张琦琦
()临泉县城关街道中心学校阜临小学 安徽阜阳 236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有效教学的思考,得出只有学生
进步或者得到发展,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教学的5条策略,即:整体把握,拎出主线;追问目标,削枝强干;立足儿童立场,巧设情境;寻找原型,抽象模型;鼓励学生反思,促进课堂交流.通过这些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
现状分析1.
目前,我们看到的课堂教学一般为常态课堂和
出现错误.而这些与我们所提倡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大相径庭.
有效教学3.
公开课堂.常态课堂中,教师在既定的40分钟课时内,可能不足以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计划,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有拖堂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反感.有时为避免拖堂,教师便加快节奏,但教学环节就如蜻蜓点水一般,使得学生缺少思考、探究和感悟,教学难点难以突破,学生思维难以展开,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公开课堂非常耐看,但是往往在上完课之后,任课教师又会重新上一遍,或者在教学中再做一些补充,导致学生实际学习的效果不佳.
存在问题2.
(笔者认为,当下课堂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对1)
笔者所理解的有效教学,是指课堂教学有效率、
有效果、有效益.一堂课的时间内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称为有效率;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称为有效果;立足学生长远的发展,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具备学习的能力,积淀核心素养称为有效益.所以,学生有无发展(或进步)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整体把握,拎出主线1.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每堂课都需要
小学数学教材整体把握不够全面,难以制定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有些知识点2
凸显核心知识以及内在的思想方法,要想真正做到数学课程中的本质教学,需要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拎出一条主线展开教学.我们在小学整个体系教学中,会发现许多相同主题的知识点在不同学段都有体现.比如:三年级第一次接触分数,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再学分数的意义.两次教学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研读教材,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层次递进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17
(与本节课无关,学生学起来费劲并且浪费时间;3)由于多媒体的过度使用,课堂变得花哨,这与课堂教学中倡导的“返璞归真,突出本质”的教学理念背道()而行;在教学中,忽视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原本应4
由学生深入的思考性学习变成了教师的个人独秀;()“,许多课堂让人感觉是在“跑马观花”隔靴搔痒”5
学生看似积极主动的背后没有反思,缺乏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透彻,从而在做题时会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把分数意义教学分为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4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经历“平均分”的活,积累分数学习的经验.比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苹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同时,通过折纸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成几份,取出其中的几份,就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阶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直观地认识分数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意义的多样性.比如说在教学“比大小”时,通过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不同图形的四分之一,提问:它们表示的大小相同吗?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因为它们的整体不同,所以即使分数相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第三阶段: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表示的度量和比率的意义;分数和除法关系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商的关系.比如,五分之四里面有次的结果4个五分之一,就是用分数五分之一作单位,度量.完成第二阶段的教学之后,
再理解比率就很容易了.比如,小明有糖果,小明糖果的块数是小强的四分之七倍7块糖果,小强有.学生4块
理解比率之后,可以很容易完成分数基本性质以及通分和约分等有关的内容.第四阶段:在“比”的学习中,探索分数与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教学“比”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先从生活的比出发,但学生可能将足球比赛中的比分和我们所要学习的比搞混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足球的比分只是表示相差关系,这个比分是可以变化的,它只是即时记录得分情况的一种形式,与我们所要学习的比有区别,从而更好地探索比与除法和分数的联系.
笔者相信,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更准确、更容易地把握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及难点,为有效课堂提供方向.
2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
追问目标,削枝强干、具体的、有效的.
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课时目标,并
18
2019年12月上 第23期 (总第39期)
经常性地追问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期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标”.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堂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所以要精选教学素材,让学生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图1出示的练习题.
图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中的课后习题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而学生在做第()问的时候就需要用1做对,导致后面的考查本节课知识点的题目也不能3—5分钟的时间,有些还不一定做准确.再看第()问中的第一小问,也不是针对本节课目标练习的题目3,学生也会花费时间.笔者在教学中就对此做了删减,把第(,直接出示表1:
1)问和第(3)中的第一问去掉表1
年龄段小于20岁20—29岁30—1739岁40—49岁人数
人9人
人
3人
让学生做第()问和第()问的第样的改编,学生不需要在表格中找数据232问.通过这,一方面避免了错误,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多练几道优选的题目,这样学生新知识学着不费劲,提高了课堂效率.
4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3立足儿童立场,巧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是创设了情境就都是高效的课堂.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教学情境,通过情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首先以一首英文字母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紧接着提问:字母怎么表示数?它有什么用?用这两个问题引领全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接着课件出示扑克牌、验体会字母CCTV、K,F可以表示确定的数字或标识C等标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此时,笔
者出示一个红包,让学生猜数量,提问: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应怎样表示红包里钱的数量呢?通过“猜一猜”这一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学生通过探究提出不确定的数可以用字母来代替.接着又拿出一个黄包,出示“黄包比红包少关系,提问:黄包里的钱该怎样表示?如果黄包里的
5元”这样的钱用Y表示,红包里的钱又该怎样表示?最后又拿出一个蓝包,出示“蓝包的钱数是红包的的关系,提问:蓝包里的钱怎样表示?若蓝包的钱用
5倍”这样表示,
红包的钱数该怎样表示?四个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字母式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还能表示出数量关系.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还体会到字母式的用处.创设这样站在儿童立场、从多角度提出问题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诱发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很轻松、很快乐,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
4寻找原型,抽象模型小学数学的学习.
,注重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寻
找数学原型.把数学问题和生活情景相结合,就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新知的立足点,为课堂提供了学生熟悉的原生态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
比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时,通过厨房贴瓷砖的问题情境,把学生从不熟悉的“乘法分配律”的研究,带回生活中熟悉的情境.通
过解决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个数学问题,学生在呈现出来的多种解法下,探究、发现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出自己发现的规律;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实践,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的公式.看似很抽象的知识,只要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寻找模型,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探索习得新知,课堂自然变得有效.
5鼓励学生反思,促进课堂交流很多学生存在一听就会.
、一做就错的现象,这并
不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知识,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反思,促进课堂交流.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们可以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学生的回答会有以下几种可能:(1)原来只知道它们的名称,现在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是一样长.(2))长方形的两条长是一样长正方形要比长方形特殊,它的四条边,两条宽也都一样长.学生只要回答都应给予肯定和评价3,并问:你们是怎样学习到这些知识呢?学生可能会说,通过数一数的方法,通过折一折的方法,通过摸一摸的方法,通过量一量的方法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学的过程,掌握了新知,也促进了课堂交流,实现高效课堂.
三、结语
教学过程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知识的还原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和特点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形式,只有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形式下,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对有效课堂进行研究,立足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第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丁 蔚
19
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