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qigongcheng yu zidonghua◆电气工程与自动化II !!!!! !!!!==!!!!! !!!!!!! ! !!!!=!!=! 浅析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吴胜华 (佛山市腾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输电线路的雷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输电电路防雷工作。首先提出了输电线路防雷常出现的问题,接着对输电线路防 雷的4种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建立进行了研究,从而为选择最佳的防雷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问题;措施 普遍存在着保护角偏大、避雷线对导线屏蔽效果不好等问题。 输电线路的分布范围较广,很容易遭受雷击。线路一旦遭受到 大,雷击后,就会发生很多问题,其中极易出现的就是输电线路跳闸, 1.3维护方面 严重的还会引起电网事故,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因此输电线路防 雷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对输电线路防雷常出现的问题以 及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进行了阐述。 输电线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出现老化,并且原有的输电 线路电阻都比较高,在遭受雷害的输电线路杆塔中经常会出现接 地电阻值偏高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设计参数 不当、电阻率偏高、施工不良等。有些输电线路接地装置存在很多 问题,例如接地装置残缺不全、年久失修、电阻不断增加、接地体被 降阻剂严重腐蚀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逐 1 输电线路防雷常出现的问题 1.1 客观存在 大气雷电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因此,人类对输电 渐下降。事实证明,雷击跳闸率升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接地装置 线路雷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另外,输电线路在大自然环境中,经 不良引起的。 常会受到大自然的灾害。目前,观测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线 路遭受的每一次雷击的技术参数根本无法准确测量和捕捉,甚至 对每次线路雷击故障的闪络类型都很难进行准确区分。 1.2设计方面 2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2-1 避雷线的使用 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需加强避雷线的运行与检修,对于地线 我国很多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220 kV及以下线路设 锈蚀等情况要重点进行检查,对接地装置电阻值进行测试,及时处 计时基本没有提供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设计值没有一定的规律。 理那些电阻值偏大的装置。在雷雨季节做好被雷击线路的检查工 这些传统的因素从源头上直接使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另外, 作,及时更换和补修损坏的设备,要打开检查发生闪络的绝缘子串 设计的电阻值是线路接地装置的改造的依据之一,在众多山区内, 的导线、地线线夹,必要时还必须对相邻挡线夹及接地装置进行检 对线路的保护很多只有采用双避雷线来进行,但由于山区面积较 查,以确保装置的完好性,极大缓解雷击闪电跳闸率。 及时进行调节,所以不能很好地起到补偿作用,仍会出现弧光不能 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成熟性和稳定性获得较广的应用,与此同时,先 自灭及过电压问题[6]。 进的接地选线装置以及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等设备已得到广泛应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存在的两大缺点,也是两大技术 用,这些都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和设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铁路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必 难题,多年来电力学者致力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随着微电子技 备保证。笔者坚信,术、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已研制生产出自动跟踪消弧线圈 然有坚实的保障,能够有效维护铁路的运行安全。尹 及单相接地选线装置,并己投入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正 处在推广应用阶段。目前,已经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计算线 路的电容电流,从而准确选择和合理配置消弧线圈的容量。 2.2.2注意事项 2009(14) [参考文献] [1]黄福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J].广东科技, [2]郑孝东,胡兴志,黄文华.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 电气技术,2009(7)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模式下,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的时候 在接地点流过的电容电流被流过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所替代"], 因此,在接地点流过的残余电流便会显著降低,最终能够让电弧自 动熄灭。此时,即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问题,也不会进一步发展成 [3]赵冉,谭伟璞,杨以涵.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继电器, 2007(4) 为相问短路故障,此时,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便会大幅度提高, 而且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对于以架空线为 主要出线的变电站,在电容电流大于l0 A的时候选择消弧线圈接 地装置作为中性点接地方式,这样在能够补偿系统电容电流的同 [4]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6I]. 第3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李玉亮,姜学娟,夏晶伟.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 [6]唐懿华.10 kV供电系统进线开关零序跳闸的分析[J].企业技术 开发,2010(1) 时,也可以发挥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我,fr]sa道。我国工程界和理论界在铁路10 kV中压 电网改造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可靠、安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 [7]陈维江,蔡国雄,等.10 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 地方式[J].电网技术,2004(24) 存在着诸多相异的地方。尽管如此,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在综合多年电网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铁路10 kV中压电网中 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存在的种种技术难题都被攻克,而且许多 收稿日期:201卜O3—18 作者简介:李翔(1978一),男,北京市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铁道 电力。 机电信息2011年第12期总第294期41 羹 堇三 三 2.2完善测试方法 Dianqigongcheng Yu zldonghua 要目标。(2)准则层。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准则、子准则都存在于这个 接地装置的完好性对雷击闪电有直接影响,因此,对杆塔接地 层次中。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评估需要考虑的技术经济性指标包括 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降低是减少雷击跳闸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 跳闸率降低效果、工程费用、改造目标、改造难易度、维护难易度、 从导泄雷电流的角度来讲,接地电阻是接地体电阻、接触电阻和接 运行寿命。为了实现改造目标越好的防雷措旌效果越好,因此要针 地引下线电阻的总和,它应对整个泄流通道的电阻进行考虑。接地 对防绕击还是防反击来建立改造目标的判断矩阵。(3)措施层。实 电阻的测试方法主要有ZC一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和CA6411型电 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旖都存在于这一层中。根据目前输电线 阻测量仪。ZC一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优点是测量方法简单、性能 路防雷治理的工程经验,防雷改造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稳定、测量准确,唯一的缺点是只能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进行测 减小保护角、架设耦合地线、加强绝缘水平、加装保护间隙、安装可 量,且在测量时必须把所有的接地引下线拆开,展放几十米的导 控针、安装防绕击侧针和安装线路避雷器。其中大部分在文中已经 线,对于所展放的电压线和电流线还要求必须与接地体布置方向 进行了分析。有效的防雷措施能够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只有 平行,否则易发生测量系统误差。囚此,传统的测量方法不仅工作 通过对防雷措施的评估,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佳的防雷措 量大,而且对布置方式复杂多样的接地体布置方式要进行充分考 虑,从而使得测量系统误差能够被避免。CA641l型电阻测量仪具 有以下优点:接地系统接触良好时,对于接地体布置方式可不用进 行考虑,就能对整个泄流通道的接地电阻进行准确测量,其使用方 法较简单且效率高。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弊端,接地系统生锈 或者接触不良时,会影响测量结果,使其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对 超标电阻值产生的位置不能准确判断出来,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其 与整个泄流通道的接地电阻进行了测量的结果。由此可见,这2种 方法如果单独使用,其优缺点共存,为了减少其不足,可将二者结 合起来,让他们发挥出各自的优点,弥补对方的缺点。例如,可先用 CA641 l型测量仪测量,如果接地电阻合格,则进行下一级的测量, 如果测量不合格,再用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 2.3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要合理 经验证明,一股情况下,线路遭受雷击往往都发生在线路的某 些地段,即易击区。防止雷害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强对易击区线段的 保护。实践表明,易遭受雷击的地段有:(1)四周是山丘的潮湿盆 地,例如杆塔周围有山坡森林、水边等;(2)地下有导电性矿的地面 和地下水位较高处:(3)雷暴走廊;(4)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 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 位高的地方;(5)具有不同电阻率上壤的交界地段。 2.4防雷采用绝缘避雷线 避雷线不仅仅只是起到了避雷的作用。避雷线按照其用途的 不同,悬挂方式有2种,一种是直接悬挂于杆塔上,另一种是经过 绝缘子与杆塔相连,即是避雷线对地绝缘。由于避雷线至各相导线 的距离一般是不相等的,使得它们之间的互感就存在差别,因此, 尽管在正常情况下三相导线上的负荷电流是平衡的,但在避雷线 上仍然要感应出一个纵电动势。如果避雷线逐杆接地,这个电动势 就要产生电流,其结果是增加了线路的电能损失。因此,目前我国 新设计的超高压线路为了减少能耗,一般采用绝缘避雷线。虽然避 雷线是由绝缘材质制成的,但在雷击时,避雷线的绝缘在雷电先驱 放电阶段即被击穿而使避雷线呈接地状态,因而不会影响其防雷 效果。 3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建立 各种防雷措施的应用目的及实施后的效果各不相同。在实际 工程中,大多数的地区对防雷改造管理仍采取粗放式管理,根本不 考虑线路和防雷措施的特点,没有针对性的选择防雷措施,从而使 得效果不明显,甚至有时还需要进行二次改造,造成了人力和物力 极大的浪费。因此,要对防雷措施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决 策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必须把所要分析的问题条理化和层次化,构 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分为:(1)目标层。仅有一个 元素存在于这个层次中,一般情况下,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 理想结果。根据输电线路各基杆塔风险来源以及各防雷措施的特 点,保证对防雷的改造采用最优的措施,这就是防雷措施评估的主 施。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如图l所示。 措施层 图1防雷措施评估模型 4结语 本文提出了“避雷线的使用”、“完善测试方法”、“输电线路路 径的选择要合理”、“防雷采用绝缘避雷线”这4种输电线路防雷措 施,但在实际中输电电路的防雷措施不只是文中提到的这4种措 施就能彻底解决的,其还需要电力系统各个部门予以配合。防雷措 施的选择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本文通过对防雷措施评估进 行分析,来选择最佳的防雷措施。总而言之,要想把雷害所带来的 损失降到最低,除了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及成熟的管理经验 外,还必须加强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尹 [参考文献】 [1]井红卫.11O kV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口].大众科技,2005(1o) [2]石昂,殷学伍.配电变压器雷击损坏原因及防止措施[J].安徽水 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E3]丁智平.浅谈220 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J].科学之友,2010 (24) [4]张战彬.邢台西部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旖研究[D].河北:华 北电力大学,2009 E5]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l lO(66)kV~5OO 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Beijing,China: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2005 收稿日期:201卜03—31 作者简介:吴胜华(198 ),男,江苏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 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