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集中一切可利用时间看完了军旅作家王树增写得《解放战争》一书。厚厚的两本,看的眼花缭乱,却又欲罢不能。读完后,有一些感想。
一、有什么样的军队就有什么样的群众。中原突围时,王震率领的一支部队走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几天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一名警卫员实在支撑不下去,到农民的菜地里偷了一点东西充饥。王大胡子知道了,二话不说,拿起皮鞭就打,逼着这名战士立即到老乡家里去赔礼道歉。看到这,似乎可以找到淮海战役中为什么上百万支前民工宁可毁家也要支军,沂蒙的红嫂为什么会用乳汁抚育受伤战士的答案了。人民军队真正为人民,人民反过来当然会全身心地帮助人民的军队。从这里是不是也可以得到一点有关于现实的启发: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群众。现在个别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源,可能还是出在领导身上。
二、人民是最伟大、最有力量的。自从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后,小弟一面充满崇敬之情,一面又有点不服气,老问我,哥,还有什么人比解放军更历害吧,我想了想说,人民。什么是人民,8岁的小弟不太懂,但从解放战争发展的历程来看,没有人民支持的军队再怎么强大也要走上毁灭之路。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力量相差悬殊。国民党方不仅兵强马壮,而且一样将星如云,像杜聿明、卫立煌、陈立明、陈诚、李宗仁、薛岳、孙立人等等在抗战期间都有赫赫战绩、出色表现,但为什么在国共战争中却一败再败,偶有胜仗,也是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领导的是一支被人民抛弃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再有什么美式装备,先进武器,武装到了牙齿,都是打不赢胜仗的。
从这里又可以引起另外一个思考,为什么人民会抛弃国民党军。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暴政苛政所致,其不仅导致人民不满,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基本生存。 三、既得利益集团是不会自己放弃利益的。国民党中有很多中高层人士其实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包括蒋介石自己。所以才有了1949年的蒋经国上海“打虎”。但问题是,意识到问题,不等于能痛下决心解决问题。批判别人容易,批评自己往往总要手下留情。国民党权贵想改革、想新生,但改来改去,到了关键时候,对自己却下不了手,舍不得与既得利益分割。于是,最后“崩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