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范文

来源:筏尚旅游网
 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夜色》教案范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色、外、看、爸、晚、笑、再”7个汉字,认识两个偏旁。

3、培养学生养成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7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生共做反义词对对碰的小游戏:大对小,高对矮,快乐对

希望能帮助到您

孤单,白天对夜晚。

2、出示词语卡片:夜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预设:夜晚天很黑,人们的活动很少,在黑夜中走路让人感到害怕等)。

3、师过渡:是啊,说起夜晚,人们总是把它和黑暗、害怕联系起来。有一位小朋友,也很害怕天黑,可是后来他却改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4、师板书课题:9.夜色,相机认识生字“色”,口头组词:颜色、景色。理解课题的意思:“夜色”指的是夜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师明确本文是一首小诗,共有两个小节。)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胆子、不敢、往外瞧、勇敢、看、窗外、乱跳,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并强调:“勇、往、窗”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 ②正因后再次指名认读。

③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勇敢”一词,并用“勇敢”练习说话。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说说第1小节的主要内容:“我”

希望能帮助到您

从前胆子很小。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爸爸、晚上、偏要、散步、原来、像、微笑、再,指名学生认读,正音指导:“爸爸”的第二个“爸”要读轻声,“晚上”的“上”也要读成轻声,“散、再”是平舌音。正音后再次抽读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②辨析“再”和“在”这一对同音字:

出示相关词语和短语:“再见、再一次、再也不说了、在家、在干什么、在哪里”,引导学生自主认读,体会“再”与“在”用法上的区别。

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偏要”的意思就是“非要”。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说说第2小节的主要内容:“我”不再害怕夜晚。

4、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学生读,师范读并适当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位互相练读。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生字。

希望能帮助到您

3、单独出示本课生字,再次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学生认读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进行识字方法的指导:“胆、敢、往、外、乱、偏、散、像”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加笔画的方式来记忆,“勇”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力”,“原”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厂字头下部不是“泉”。 5、鼓励学生为这些生字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这些汉字。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色、外、看、爸、晚、笑、再。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重点指导:“外”右边的“卜”略高,左右要写紧凑;

“看”字结合动作来记忆字形:上半部分是“手”的变形,“手”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的动作;

“晚”右半部分是“免”字,第十笔撇要从扁“口”中穿过; “笑”下半部分不是“天”,是“夭”;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并注意最后一笔横写长,要穿过整个字。

4、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认真观察书空。

5、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强

希望能帮助到您

调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夜色》这首小诗,在诗中交到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还认识了一位小朋友,知道他从前胆小怕黑可后来却不再害怕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一探究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

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体会:

(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担心有鬼: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等等。害怕的时候心跳就会加速,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在被窝里等等)。 (3)练习表达:

“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总是担心

---------------------------------------------。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押韵,通

希望能帮助到您

过朗读表现“我”的胆小。

三、学习第2小节,感受“夜晚的美好”

1、师过渡:妈妈讲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没有让“我”变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让“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2小节。

2、学生轻声朗读第2小节,交流爸爸有什么办法:偏要拉“我”去散步。(引导学生体会“偏要”是指在“我”胆子很小、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导学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学生朗读“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句话,引导学生从“原来”一词中体会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时的惊讶心情。 (2)拓展想象: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晚上散步的时候还能看到什么。

(3)师出示有关美丽夜色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体验夜色的美丽。 (4)练习表达:

在夜色中散步,“我”发现,原来

---------------------------------------------。 4、师小结:夜色中其实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只要我们敢于走出去,就会发现黑夜其实并不可怕。正是有了这种发现,文中的“我”才会说道(师引读,出示):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5、鼓励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希望能帮助到您

引导学生从“再黑再黑”这个词语中体会“我”的胆子变大了:拓展想象“我”还能看到了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 6、指导血红色呢过朗读第2小节,读出略带惊讶的兴奋心情。 7、师生配乐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学习了这首小诗的收获。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美丽的夜色中藏着许多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们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会有惊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独立,收获更多精彩的发现。(再次配乐朗诵全文。) 板书设计 9.夜色 勇敢 独立 从前 现在

胆子很小,心会乱跳 不再害怕,夜色很美 篇二

设计思路:

1.利用轻柔的音乐、美丽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丰富具体的说话平台,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色”。

2.设计“我由怕黑到不怕黑”的情感路线,学生一路走过,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用“我”的“勇敢”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的行为,影响他们的成

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

教学目标:

1.文中“胆、敢、勇、事、窗”等10个生字;会写“再、讲、拉”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内容,通过理解“我”从“怕黑”到“不怕黑”的转变,鼓励学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重点、难点分析:

1.掌握两个偏旁“扌”和“夕”。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美丽的夜景图 教师:这样的夜晚景色怎么样? 学生畅谈感受。

谈话:是啊,美丽的夜色是那么吸引人,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

他和大家一样也十分喜欢夜色,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标出文中不熟悉的字。

希望能帮助到您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 3.展示读词,教师适时指导。

(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胆子、勇敢、讲故事、睡觉、原来、从此、微笑

问:你能说一段话,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吗? 例:(1)睡觉前,妈妈给我讲故事。 (2)原来,他是个勇敢的孩子。 ……

4.重点学习“讲、故、事、”。

讲:“讲”与“井”比较。把“讲”与“说、读、话”放在一起找规律。

故:提醒学生注意“攵”旁在“古”的右边,不要写成“夂”旁。 事:教师书写“事”字,学生认真观察,记住“事”的笔画顺序,第六笔是长横。注意中间是“竖勾”,不要写成“竖提”。 5.教师带学生读课文。

6.讨论交流:课文一共有几节?每一节讲了什么事?

(全文一共有两节,第一节是说“我”很怕黑;第二节是说“我”不怕“黑”了。)

7.学生分节读课文,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你认为课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读文体会“勇敢”

(一)问: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懂了“我”很怕黑? 1.学生读相关句子 2.(展示课件第五屏)

适时出示:(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2)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问:我为什么不敢往外瞧?心为什么乱跳? 学生读(1)句和(2)句,体会“我”胆小怕黑。

3.学习“外”字:偏旁是“夕”,提醒学生里面是一点,右部是“卜”。

学生随教师书空后用“外”组词,例如:外婆、外面。“外”与“里”意思相反。

4.教师:这是“我”怕黑的体会,你还有其它的怕黑的体会吗? 学生练习用“一……就……”说怕黑的感受。

5.指导读:现在,就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天黑时,胆小的“我”心里的感受吧!

(二)问: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懂了“我”不怕黑? 1.学生读相关子句

2.(展示课件第六屏)适时出示:

从此,()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学生填括号里的内容,教师指导写“再”字,提醒“再”字的笔顺。

希望能帮助到您

问:你读了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感受? (觉得“我”不但不怕黑了,而且胆子很大了。)

指导读句:“我”连小鸟睡觉的样子都可以欣赏到,心情怎么样? 3.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不胆小,不怕黑了呢?

(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1)通过“拉”的动作体验学习“拉”字,认识“扌”。 (2)“偏要”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来说说吗? (3)指导读,读出被动的情绪。 (4)但是在散步时,“我”发现了什么?

(展示课件第八屏)显示:夜间花儿绽放的情景;鸟儿相依偎,将头反

插在翅下睡觉的情形。

(5)指导读:有了新发现——夜色中,世界依然那么美妙!“我”的心情怎么样?(用轻柔声读出温馨) 二、联系生活谈“勇敢”

1.教师:有过“怕黑”故事的小朋友还怕吗?你是怎么做到“不怕”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要勇敢,要善于通过合理的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

2.总结:其实夜晚和白天一样可爱,勇敢的孩子能看到更多的美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丽。

3.齐读课文,感受“克服自身弱点”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开心。 四、朗读、背诵。适时指导长句的停顿及重音的字词。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 我/也能看见小鸟 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篇三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童诗歌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小朋友从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增强识字兴趣,让识字、写字、读课文变得和谐统一。 课前准备

希望能帮助到您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丽。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导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 (3)教师追问:在这样漆黑的夜晚,你们害怕吗? (4)学生依据平时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对夜晚的感受。

预设①:我特别害怕夜晚,因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体,只能看到一团黑影。

预设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欢夜晚美丽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过渡:美丽的夜晚让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说出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神秘与兴趣学习。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3)游戏环节——小火车过站台,每过一个站台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交流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诗歌大意的同时认读生字。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朗读中识字、认字,通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

希望能帮助到您

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变化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在第一小节中,找出描写“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读这两句时,音调放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 (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词要读得重一些。“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当“我”出去时,“我”发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这句话读出既惊讶又欣赏的语气。“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这句话读得轻一点儿、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7)指名学生朗读汇报,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情的变化,朗读语

希望能帮助到您

气也要发生变化。

(8)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夜色到喜欢夜色的心理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汇报朗读、多种形式来诵读课文,仿佛看到了夜色神秘而又迷人的景色,体会小朋友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逐段品读,突出了段落的呈现特点,又降低了读课文的难度。 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

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语言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2.指导书写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学习生字——看。

①引导学生在第一小节中找出生字“看”,并读出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学习“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运用字形记忆法识记生字。

③读出诗歌中带有“看”字的这句话,体会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学习生字——笑。

①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书空,学写生字——笑。 ②师生互动,做一做微笑的动作,体会微笑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生字——外。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生汇报识记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您

(夕+卜=外)

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学生书空。 ③注意“卜”的写法,先写垂露竖,再写点。 (4)学习生字——晚、再。 ①观察生字结构,学习书写。

②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3.比较识字法:书写带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观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①相同:上下结构,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书写“色”字,上面稍小一些。书写“爸”字,上面稍大一些。

(2)比赛书写汉字,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生字的含义,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仅记住字形,还理解生字的意义。 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夜晚美丽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带着对夜色美好

希望能帮助到您

的情感诵读诗歌。再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