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 闻道龙标过五溪”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5.诗中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地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6、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
1.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九)《秋词》(刘禹锡)
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我言秋日胜春朝
6.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十) 《夜雨寄北》李商隐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巴山夜雨。
5、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二)《潼关》谭嗣同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
入潼关不解平。
(十三)《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5、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哪怕是个普通人必须有志向而不可轻易改变: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七上古诗词复习 七.7 胡锦旭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
(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
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 ,而“ ”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该曲的主旨句是: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
1.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两句是: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4.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九)《秋词》(刘禹锡)
1.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5.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6.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7.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十) 《夜雨寄北》李商隐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2、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4、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
5、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6、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7、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
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
(十二)《潼关》谭嗣同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十三)《论语十二章》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3、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7、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8、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15、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16、哪怕是个普通人必须有志向而不可轻易改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专项练习:古诗鉴赏
(内容:古诗鉴赏)
一、复习目标:
1、了解诗词曲方面的一般常识。
2、指导学生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提高诗词鉴赏的水平。
二、复习重难点:
指导学生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提高诗词鉴赏的水平。
三、知识梳理:
(一) 诗词曲分类梳理
按内容给诗词曲大致分为5类,即:
①描绘山川美景,赞美祖国河山;
②表达报效祖国的抱负,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
③表达思念故乡、思念友人的情愁别绪;
④抒发伤时惆怅、表达志趣心境;
⑤揭露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
(二) 把握诗词曲的思想内容和主旨
诗词是情感的产物,诗人的情感往往借助景、物来表达,这时的景和物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这就是意象。欣赏时要通过领悟诗歌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从而进入诗词的意境,领会诗词的主旨。因此,设计诗词情境鉴赏。并由此出发设计可能命题的角度:
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这首诗(词)中的某句话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题型的设计由浅到深,除了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外,也让学生明白对诗词的鉴赏要由表象到内涵的过程。
(三)赏析诗词曲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等。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用典抒情)
2、 表现手法: ①衬托;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③对比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
(四) 品味诗词曲的语言
语言是文学第一要素,在诗词中更加突显。有许多诗词因语言的精心锤炼而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文学典范。这些诗词往往因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使境界顿生,让人百般品味。语言品味对进一步理解诗词主题内容有重要作用。
鉴赏方法: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然后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效果)。
四、例题引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五、实战演练:
(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 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
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四)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共6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2.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诗词鉴赏训练参考答案
例题引路:
(1)(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
(2)(3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
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实战演练:
(一)(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钟音,若有若无。
(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二)1(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三)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四)(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五)1.(2分)燕子衔泥筑巢(1分,答:“燕子于飞”不得分),鸳鸯在恬然静睡(1分)。
2.(4分)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2分)。(答出“安适”、“喜悦”的意思即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生字词复习
第一单元
朗润(lǎ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嘹亮(liáo) 风筝(zhēng)
宽敞(chǎng) 贮蓄(zhù)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淅沥(lì) 静谧(mì) 绿茵(yīn) 黄晕(yùn)
水藻(zǎo) 济(jǐ)南
卖弄(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咄咄逼人(duō):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第二单元
瘫痪(tān huàn) 侍弄(shì) 捶打(chuí) 憔悴(qiáo cuì) 絮叨(xù dāo)
烂漫(làn) 分歧(qí) 粼粼(lín) 一霎时(shà) 根深蒂(dì)固
沐浴(mù yù) 姊妹(zǐ) 荫蔽(yīn) 祷告(dǎo)
诀别(jué):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翻来覆去(fù):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褒义) 两全其美: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匿笑(nì):暗中偷笑;掩口暗笑。
徘徊(pái huái):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第三单元
觅(mì)食 和蔼(ǎi) 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放(zhàn) 拼凑(còu)
确凿(záo):真实;确实。 倜傥(tì tǎng):形容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hǎn):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 企盼(qǐ):盼望;希望。
人声鼎沸(dǐng):沸:沸腾。形容人声喧闹。 截然不同(jié):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 kān):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恍然大悟(huǎng):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小心翼翼(yì yì):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贬义)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第四单元
希冀(jì) 狭隘(ài) 热忱(chén) 纯粹(cuì) 鄙薄(bǐ) 慷慨(kǎi)
坍塌(tān tā) 废墟(xū) 琢磨(zhuó) 酬劳(chóu) 烧灼(zhuó)
附和(hè) 突兀(wù) 怦怦(pēng) 晕眩(yūn xuàn)
殉职(xùn):指因为公务事而死亡,(褒义词)
拈轻怕重(niān):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贬义)
漠不关心(mò):态度冷淡,毫不关心。(贬义) 精益求精: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贬义)
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guǎ):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恍惚(huǎng 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参差不齐(cēn cī):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哄堂大笑(hōng):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惊慌失措(cuò):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贬义)
第五单元
忧郁(yù) 叮嘱(zhǔ) 惩戒(chéng) 蜷伏(quán) 虐待(nüè)
冤枉(wǎng) 栅栏(zhà) 胸襟(jīn) 魁梧(kuí) 蓦然(mò)
臃肿(yōng) 收敛(liǎn) 哺育(bǔ) 羞怯(qiè) 禁锢(gù)
蓬松(péng) 温驯(xùn)
怂恿(sǒng yǒng);从旁劝说鼓动。(贬义) 怅然(chàng):失望的样子。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贬义) 干瘪(biě):形容文辞等内容贫乏
而枯燥。
丰腴(yú):形容人体态丰满;(土地)丰饶;丰富。 不暇(xiá):没有空闲,来不及。
迷惘(wǎng):指因困惑而不知所措。 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战栗(lì):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发抖、哆嗦。
据为己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怪诞不经(dàn):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jìng):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神采奕奕(yì 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褒义)
第六单元
笨拙(zhuō) 赏赐(cì) 御聘(pìn)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妥当(tuǒ dàng) 呈报(chéng) 钦差(qīn chāi) 陛下(bì) 爵士(jué)
头衔(xián) 勋章(xūn) 焚(fén)烧 闪烁(shuò) 气概(gài)
掺和(chān huo) 澄澈(chéng) 庇护(bì) 爱慕(mù)
滑稽(jī):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不可救药: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贬义)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骇人听闻(hài):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贬义)
随声附和(hè):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贬义)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褒义)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杞人忧天(qǐ):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贬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