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燕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
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天空是蓝色的科学道理。学生能掌握把枯燥的科学道理如何讲解的生动有趣。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科学知识;
2、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究精神; 3、了解天空呈蓝色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散射”等科学原理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难点:从杯子的另一个侧面观察的时候,手电筒方向要成90°角的侧面。 四、教学准备: 准备实验工具:
一个玻璃杯 纯净水 牛奶(全脂) 滴管 玻璃棒 手电筒 一张黑色的纸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蔚蓝的天空!可是你知道天空为什么这样蓝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2、实验步骤:
在玻璃杯里,灌大半杯水,用滴管滴一滴牛奶,并用玻璃棒将牛奶搅匀。
拿一只手电筒,用黑纸遮住手电筒的玻璃,在黑纸上挖一个小孔,手电筒的光可以从小孔中射出去。
把手电筒紧贴在玻璃杯的侧面,打开开关。你从杯子的另一个侧面观察,也就是和手电筒方向成90°角的侧面。 细心观察:乳白色的溶液变成一片浅蓝色。 六、实验原理
大气本身是无色的。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了。
同样的道理,滴入了牛奶的玻璃杯中也有许多微粒散射着手电筒的光,所以滴入牛奶的水看起来是浅蓝色的了。 七、总结:
天空会呈现蓝色,是因为空气中有许多微尘颗粒没有规则地散射太阳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