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容易理解,容易理解,容易沟通。
向读者灌输思想观点的最有效途径是自上而下进行
如何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1. 归类分租
2. 自上而下表达思想,结论先行
3.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不断归纳,直到只有一个结论)
文章中的金字塔思想必须遵循三个规则
向上--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低一层次思想观点的概括;
向下--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在逻辑上属于同一范畴;
横向--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
条理清晰的关键,是把你的思想观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在动笔之前用金字塔原理加以检验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我们可以利用金字塔包含的三种子结构加快发现思想的过程。
1. 主题和子题之间的纵向关系—之所以,是因为
2. 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推理关系或并列为原因
3. 讲故事式的序言结构—读者提出的问题
第三章 如何构件金字塔结构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金字塔结构
步骤一:确定文章主题
步骤二:设想读者关心的主要疑问
步骤三: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步骤四: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步骤五:在更次一级层次上重复步骤四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金字塔结构
1. 列出想要表达的要点
2. 列出各个要点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将“情境”作为构思序言部分的起点
3. 不要省略对序言部分的思考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部分
5. 序言部分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的内容
6. 如果可以选择,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使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第四章 序言部分的具体写法
情境、冲突与读者疑问的衔接关系
写好序言的原则
1. 序言是提示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 序言部分必须具备“情境、冲突、解决方案”三项要素
3. 序言部分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第五章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
同一组中的思想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演绎关系和归纳关系
演绎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形式。(类似推理过程)
归纳关系通常表现为由若干具有相同属性的思想推导出一个上层思想的过程。
归纳法先提出“如何进行”,再提出“为什么”,直接回答了读者的主要疑问,思路清楚,所有关于某一主题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不同主题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