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宗教艺术学初探

宗教艺术学初探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0年1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 2010 第12卷第1期 Journal of SoI ltheast UniversiW(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1.12 No.1 宗教艺术学初探 于向东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宗教艺术学是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宗教艺术学需要明确自身的学科体 系定位及其不同于艺术学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意义等。宗教艺术学的研究 体系主要包括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与宗教艺术原理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宗教艺术原理 的研究成果,体现出宗教艺术学这一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此学科 的成熟程度。 [关键词]艺术学;宗教艺术学;学科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J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10)01—0062—04 宗教艺术学是艺术学学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 一批学术论文、著作,与此同时,相关的学术研讨会 分。伴随着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宗教艺 也不断举办。伴随着艺术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 术学体系的建构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关宗教艺术学的问题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 作为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宗教艺术学一方面需 野。 要探讨在艺术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明确自身的研 由于艺术学学科体系尚不够完善,宗教艺术学 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意义等,另一方面它需要探讨 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没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 宗教艺术领域一些重要的共性问题,譬如宗教艺术 是已有一些学者探讨与其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李 的起源、发展规律以及宗教与艺术的关系等。 留记先生较早关注到宗教艺术学学科建构的基础问 一、宗教艺术学建构的缘起 题,他认为:“构建宗教艺术学的学科基础是艺术发 生学和艺术发展论中的宗教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宗教艺术学的建构与艺术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笔者认为,探讨宗教艺术学的学科建构基础,还应该 密切相关。1906年,德国学者德苏瓦尔(Max 充分关注宗教艺术的性质与特点等方面的问题。陈 Dessoir)出版《美学与艺术学》一书,同年他又创办 池瑜先生提出:“艺术学还应研究艺术学科自身的发 《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德索瓦尔提出“一般艺 展历史以及艺术学科与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人 术学”概念,主张将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区分开来,为 类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建立艺术学史和艺 艺术学学科的建立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后,德 术史学,以及建立新的交叉学科如艺术社会学…… 国另一位学者乌提茨(Emil Utitz)出版《一般艺术学 等。--[3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建立宗教艺术学的 原论》一书,进一步论述了一般艺术学的性。2O 必要性。张道一先生在探讨艺术学的学科体系时, 世纪前期,中国学者宗白华、马采等在西学影响下, 则明确提出宗教艺术学是艺术学中的一个交叉学 开始探讨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等问题。宗白华充 科,与艺术伦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等处于 分认识到艺术学走向发展的必要性,马采则进 并列地位。他还进一步指出艺术学的基础学科、交 一步关注到艺术学分支学科的问题,如艺术心理学、 叉学科建立的意义:“站在艺术学的起点上,如果我 艺术社会学等[1]9,他们的学术观点对于宗教艺术学 们能群策群力,将这些学科一个个地充实、建立起 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来,艺术学的大厦也就竖起来了。’,[ 2O世纪9O年代以来,艺术学在中国取得了长 综上所述,建构宗教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足的发展,一方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目录中 已十分清晰,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充实、完善艺术学的 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一些综合性大学开 学科体系,而且有利于对宗教艺术的现象、本质、规 始创建与艺术学学科直接相关的院、系或研究所,另 律等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就整体而言,无论国内 一方面,围绕着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主题,出现了 还是国外,深入研讨宗教艺术学的理论文章比较罕 [收稿日期]20o9—1O一13 [基金项目]国家211工程三期项目“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于向东(.1972一),男,江苏盐城人,艺术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宗教艺术学。 第1期 于向东 宗教艺术学初探 63 见,这一领域缺乏全面系统、深入厚实的研究论著。 这一课题的研究亟须拓展。 3.相比非宗教艺术而言,宗教艺术缺乏强烈、自 觉的创新意识。宗教艺术创作不重视创作者个人情 二、宗教艺术学的研究对象 宗教艺术学是以宗教艺术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 感、观念的个性化表现,宗教艺术的赞助人对艺术创 新的需要也不强烈,由此导致宗教艺术的程式化特 点更为明显。宗教艺术中的一些典型样式能在不同 科。具体而言,宗教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宗教艺 术概念的界定、宗教艺术的分类、宗教艺术的起源与 的时代、区域得以长期延续,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从宏观视角来看,宗教艺术缺乏强烈、自觉的创新意 发展规律、宗教艺术的创作与鉴赏,等等,此外,还涉 及宗教艺术学的研究方法、目的、意义以及研究体系 识,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一些宗教艺术家个人杰出 的创新成就。中外宗教艺术史上,一些具有较高天 等。 宗教艺术是人类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它是相对于非宗教艺术(或世俗艺术)而言的,后者 则包括民间艺术、宫廷艺术等。宗教艺术与非宗教 艺术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宗教艺术的创作目的主 要是为了宣扬宗教教义,传达宗教观念,它的创作作 品一般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紧密的关联。宗教艺术 包括宗教美术、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类型。宗教艺 术与非宗教艺术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清晰,因此,在 研究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 在把握两者界限时,一般需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问 题。 1.原始宗教艺术具有混融性特点。原始宗教艺 术处于人类艺术起源与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原始 社会的宗教艺术与非宗教艺术之间的界限十分模 糊,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说这种二元划 分的方法还无法有效应用。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通 常与原始宗教崇拜仪式联系在一起,而美术、音乐、 舞蹈等艺术手段常被运用到这类活动中。原始宗教 艺术的混融性特点十分明显,一方面,原始宗教艺术 活动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另一方面,原始宗教美术、 音乐、舞蹈几乎都是交融在一起,还缺乏相对的 性。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曾对原始宗教艺 术活动的混融性做过深入的阐述[5l』9 。 2.宗教艺术与非宗教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创 作目的、艺术功能方面。宗教艺术与非宗教艺术的 艺术形式会相互借鉴,表现的题材内容等有时也比 较相近,因此,仅从艺术形式、题材内容等方面,难以 判断一些艺术是否为宗教艺术。而从创作目的、艺 术功能等方面,则比较容易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宗教艺术具有比较明确的为宗教服务的创作目的, 宣扬宗教教义,表现宗教的观念在宗教艺术创作中 得以充分体现。宗教艺术的创作、表演或宗教艺术 作品的摆设一般都与宗教仪式活动密不可分。宗教 艺术具有明显的教化功能,这种功能只有在特定的 宗教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非宗教艺术则不具 有明显服务于宗教的创作目的、功能。 赋的艺术家,能在达到宣扬宗教教义,表现宗教观念 目的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推陈出新, 从而留下了不朽的宗教艺术作品。 充分把握宗教艺术的特点,认识宗教艺术与非 宗教艺术的区别,对于宗教艺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三、宗教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宗教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源于艺术学与宗教 学。艺术学与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宗教艺术学都 具有借鉴价值,但是鉴于宗教艺术学研究对象的特 点,图像学、文化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等几种研究方 法,可以视为宗教艺术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宗教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造型 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等,主要靠生动形象 的视觉艺术图像得以表现。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的 目的,主要就是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象征意义,揭 示图形在各个文化体系和各个文明中的形成、变化 及其所表现或暗示出来的思想观念。20世纪30年 代以后,西方一些著名的艺术史学者致力于艺术作 品的主题研究,尤其注重同一母题作品的艺术形式 变化过程,进而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阐释其 中的视觉含义。潘诺夫斯基的《视觉艺术的含义》可 以视为图像学中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他对图像志与 图像学进行了系统论述[6jl3 。。 图像学研究方法比较适合于佛教美术、教 美术等宗教美术的研究。宗教美术中,根据同一部 宗教经典的某个题材创作而成的图像比比皆是,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图像,尽管会在基 本构图等方面采用相似的表现形式,但是在人物形 象等具体细节方面则可能有较大的区别。譬如,基 督教美术中,圣母怀抱圣婴题材的图像十分流行,马 萨乔笔下的圣婴形象就与中世纪同类作品的艺术处 理手法迥然不同,马萨乔描绘的圣婴,有时将右手食 指放在嘴里,人性化的特点更为明显。从图像学角 度来看,马萨乔想表达的似乎是神性与人性之间并 不存在截然的矛盾,神性的光辉可以藉人性得以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现。 第12卷 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存有壁画、雕塑的490多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与研究 人类体质特征的自然人类学并列存在,着重是从文 化的角度研究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文化人类学是在汲取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 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较多应用于原始民族 个洞窟进行了比较科学的断代等工作,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则为敦煌石窟美 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宗教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有两个方面的问 题需要阐明。首先,以上列举的图像学、文化人类 学、艺术考古学,只是宗教艺术学研究中有代表性的 研究方法,除了它们以外,艺术分类学、艺术心理学、 艺术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宗教艺术学的 的文化现象研究。迄今为止,文化人类学已经取得 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集中于原始艺术、有史 时期野蛮民族和现存少数民族的艺术创造方面,另 一些集中于古代人类生活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宗教 信仰等人类意识形态方面。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适合于原始宗教艺 术、有史时期野蛮民族与现存少数民族的宗教艺术 研究。文化人类学依据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文化 相似性原理,通过对现存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状况 的实地调查,在对记录的民族志材料深入研究的基 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原理。宗教 艺术学的研究中,可以充分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方法,通过对现存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活动的实地调 查研究,结合文化人类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 结出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艺术原理。这些研究经验 成果,可以进一步运用到对原始宗教艺术、有史时期 野蛮民族宗教艺术的研究中。 艺术考古学为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于 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孙 长初在《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一文中,已做了比较 深入的探讨。艺术考古学的核心部分应是美术考 古学。夏鼐先生最早提出:“美术考古学是从历史科 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 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8]1 美术考古学的 研究对象主要是考古发掘和调查获得的美术遗迹和 遗物,它运用考古层位学、类型学等方法,充分结合 古代历史文献与传世的有关遗物,阐述美术的产生、 发展过程等有关问题。运用美术考古学等研究方 法,可以有效地为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等研究工 作提供帮助。宗教艺术志是宗教艺术学理论体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第一手宗教艺术资料 进行客观的调查、整理研究。 宗教艺术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古代宗教美术 的遗迹和遗物,其中有些作品的创作年代等已难以 断定,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运用美术考古学中的类型 学等方法,就可以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年代等做出比 较科学的推测。只有在比较准确把握这些作品创作 年代等信息的基础上,才可能运用文化人类学、图像 学等方法对它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譬如,敦煌莫 高窟美术的研究中,近三十年来,一批学者就运用美 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宗教艺术学的 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需要,综合运 用上述诸种研究方法,以便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宗教 艺术学的研究目的。 四、宗教艺术学研究体系的 基本组成部分 宗教艺术学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必须逐步 建构比较合理的研究体系,这样有利于形成本学科 的特色,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宗教艺术学研究体系 主要包括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与宗教艺术原理 三个组成部分。 宗教艺术志是宗教艺术研究的起点,也是宗教 艺术学研究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宗教艺术志的主要 任务是搜集、记录、整理、编写宗教艺术资料,这些资 料包括宗教艺术的作品、分布、传承、流派、制作或表 演等方面情况。宗教艺术志可以凭借美术考古学、 艺术文献学等方法,详细调查、整理宗教艺术的作 者、作品、创作过程、存在空间、管理机构等方面的资 料。宗教艺术志最终成果的编写体例,一般可以按 照时代、区域、类型、品种等进行记述,选题的范围应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宗教艺术志的编写是宗教艺术 学中的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资源,因此,这项工程需要系统策划,统筹安排。 宗教艺术史是宗教艺术学研究体系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艺术志侧重于客观的记录、 整理等工作,宗教艺术史的编写、研究工作,则需要 在宗教艺术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宗教艺术史料 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思考。宗教艺术现象不是孤立 的,任何一种门类的宗教艺术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 过程。宗教艺术史在描述宗教艺术在不同时空中传 播与流变、继承与创新的同时,需要把握宗教艺术发 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因此,宗教艺术史的编写不 能根据时代、区域的体例,简单地罗列宗教艺术史 料。 宗教艺术史的编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从纵 向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宗教艺术通史与宗教艺术 第1期 于向东 宗教艺术学初探 术本质与规律的目的。 65 断代史两种类型;从横向角度来看,它可以按照国 别、民族、区域等撰写相应的宗教艺术史,如《欧洲宗 教美术史》等;也可以根据宗教的传播路线或重要派 别来撰写宗教艺术史,如佛教美术史可以分别撰写 宗教艺术学建立自身的研究体系,正是为了克 服以往研究模式的局限性,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宗教 艺术研究的目的。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的研究 工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继承以往的研究方式,也就 出《南传佛教美术史》、《汉传佛教美术史》与《藏传 佛教美术史》等。 宗教艺术原理(也可以称为宗教艺术论),是宗 是说,可以分门别类地逐步开展。但是,宗教艺术原 理的研究则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以往的研究方式,重 点探讨的是所有宗教艺术门类的共性问题,它的研 究目的是为了透过错综复杂的宗教艺术现象,更准 教艺术学研究体系的核心部分。相比宗教艺术志、 宗教艺术史而言,宗教艺术原理更偏重于抽象的理 论思辨,它需要对宗教艺术的本质与各种规律深入 论述或总结概括。宗教艺术原理的研究对象,涉及 宗教艺术的概念、分类、特征、本质、功能、价值、创 作、欣赏、起源、传播等方面,由此形成“宗教艺术特 征论”、“宗教艺术功能论”、“宗教艺术创作论”、“宗 教艺术传播论”等相对的研究专题。这些专题 的深入研究最终整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深入认识 宗教艺术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等问题。宗教艺术 原理的研究成果,体现出宗教艺术学这一学科的整 体建设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此学科建设的 成熟程度。宗教艺术原理领域虽然已产生一些研究 成果,如蒋述卓所著的《宗教艺术论》[9 等,但是总体 研究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与宗教艺术原理,可以 理解为宗教艺术学研究体系纵向层面的三个组成部 分,宗教艺术志是底层最基础的部分,宗教艺术史居 中,宗教艺术原理则位于最上层部分。它们三者之 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 五、宗教艺术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宗教艺术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明确自身的学 科定位,逐步建构有特色的学科研究体系,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全面、深刻地研究宗教艺术现象,把握宗 教艺术的本质与规律。由于突破了以往单一类型宗 教艺术研究视角的制约,宗教艺术学综合、系统的研 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宗教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重要产物。宗 教艺术虽然门类众多,内容复杂,形式多样,但它们 的本质是一致的,所有的宗教艺术都是为宣扬宗教 教义、传达宗教观念服务的。学术界在宗教美术、宗 教音乐、宗教舞蹈等方面,分别取得了不少研究成 果,这些成果对于认识宗教艺术的现象与本质等具 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以往的这些研究通常局限于单 一的研究视角,研究的对象也只是宗教艺术中的某 一类型,因此,这种研究模式就无法充分把握宗教美 术、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也 难以达到全面、深刻观照宗教艺术现象,把握宗教艺 确地把握宗教艺术的本质与内在规律。从这一个角 度看来,宗教艺术原理的研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出宗教艺术学的研究目的。 宗教艺术学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一, 宗教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推动 与完善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总体进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艺术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可宗教艺术学等分支 学科的支撑。其二,宗教艺术学学科的建立,使得全 面、综合研究宗教艺术成为可能。以往的宗教艺术 的研究成果十分零散,宗教艺术学的建立,则可以整 合已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宗教艺术学在研 究方等方面的进展,可以为推动宗教艺术领域 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动力。其三,宗教艺术学的研究, 对于宗教学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宗 教学的研究往往过多依靠文字记载的文献史料,对 于图像等史料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宗教艺术学的 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这一不足,它的研究成果 对于深入认识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宗教艺术学作为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其中 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 献] [1]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EMq.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 997. E23李留记.论构建宗教艺术学的学科基础[J].河南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陈池瑜.加强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EJ3.装饰,2006(1). E43张道一.艺术学研究之经[J].山会科学,2005(7). E53弗雷泽.金枝I-M].徐育新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 社,l 987. [-61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 宁人民出版社,1 987. [7]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3(2). Es]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 卷Es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l986. E93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