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冲孔桩全岩面判定标准

冲孔桩全岩面判定标准

来源:筏尚旅游网
冲孔桩全岩面判定标准

1 对于岩溶发育地区来说,冲孔桩全岩面判定是十分重要的,是控制成

孔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关键,经过分析影响全岩面判定的因素,制定以下相关标准:

(1)根据桩位以及相邻桩的超前钻探资料揭示的地质特征判段全岩面的标高;

(2)泥浆中灰岩岩渣含量在65%以上,且颗粒细小;(3)桩机冲击钻进速度较慢,一般为10-15cm/h;(4)桩机钢丝绳反弹明显且无偏离桩孔中心现象。

注:文中所述全岩面,是指桩孔全截面接触完整微风化岩的位置,且往下的完整微风化岩厚度>=3D1.1 岩土勘察资料的利用

基岩面起伏特征:若基岩面平缓且起伏不大,则全岩面容易判断,一般根据钻探揭示的岩面即可初步判定;但若基岩面起伏剧烈、相邻桩位岩面高差大且无规律,则全岩面不容易确定。仅凭勘察资料无法判定其位置标高。1.2 岩渣特征

岩渣含量是判定全岩面的重要标志,影响因素包括如下:

(1)护壁工艺:采用泥浆护壁时岩渣含量相对较低,而钢护筒护壁(成本高,一般用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先压后拔)则相对较高。

(2)清渣工艺:泥浆循环清渣一般岩渣含量低,而掏渣筒清渣则较高(清渣效率低,已基本淘汰)1.3 冲击钻进速度:

冲进速度是判定全岩面最直观的标志,且较容易监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机械设备的新旧程度(2)冲击的高度(3)岩性差别

(4)桩孔大小:桩孔越大,冲击速度则相对较慢

1.4 钢丝绳的反弹及其偏离现象:该标准容易把握,一般用眼可以从钢

丝绳的升降中观察

2. 在岩溶发育地区影响桩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如下:

(1)桩端下持力层范围内存在洞顶厚度不大而又未被发现的溶洞,则

会对桩基基础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2)溶沟(槽)、石柱、落水洞等的边壁,有的会在桩侧形成临空面

而影响桩的侧移稳定性;

(3)在桩低标高下溶隙发育,岩体破碎,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厚度为

3D(D为桩径)的完整岩。

3. 注意事项

勘察资料是判定全岩面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在分析勘察资料时不能停留在某一桩位上,而要考虑邻区桩位甚至整个场区的资料,从宏观上把握岩面埋深的趋势。

参考文献:DBJ15-201-91(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

4.1 岩面的岩溶形态图

4.2 桩基在岩溶发育地区全岩面的位置示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