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问题
【例1】
(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例2】
某学校有30间宿舍,大宿舍每间住6人,小宿舍每间住4人.已知这些宿舍中共住了
168人,那么其中有多少间大宿舍?
【例3】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
各有多少人?
【例4】
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
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例5】
松鼠妈妈采松果,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
个松果,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中有几个雨天?
【例6】某商店买了儿童上衣和裤子共30件,其中一件上衣20元,一条裤子15元,一共花了515元,求买了几件上衣和几条裤子?
【例7】一些2角和5角的硬币放在同一个存钱罐里,一共50枚,总钱数是14元8角,求各有多少枚?
【例8】现有大油瓶和小油瓶一共35个,其中大油瓶可装5千克,小油瓶可装3千克,一共装了145千克的由,求有大小油瓶各有几个?
答案
【例1】
分析:假设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 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这是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如果把1只鸡当成1只兔,就要比实际多4-2=2(只)脚,那么56只脚是我们把56÷2=28只鸡当成了兔子,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我们称这种解题的方法为“假设法”。它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
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46只全是鸡,小朋友们,请你按此思路做做这道题目!鼓励学生从两个方面假设解题,更深一步理解假设法。
【例2】
分析:如果30间都是小宿舍,那么只能住4×30=120人,而实际上住了168人.大宿舍比小宿舍每间多住6-4=2人,所以大宿舍有(168-120)÷2=24间。
【例3】分析: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100—80=20(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
【例4】分析:假设租的 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 6×10= 60(人)。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 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条)小船当成大船。所以有9条小船,1条大船。
【例5】
分析:因松鼠妈妈共采松果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所以实际用了112÷14=8(天).假设这8天全是晴天,松鼠妈妈应采松果20×8=160(个),比实际采的多了160-112=48(个),因雨天比晴天少采20-12=8(个),所以共有雨天48÷8=6(天).
【例6】解:假设全为上衣
全为上衣情况下总价格:20×30=600(元) 裤子数量:85÷5=17(条)
与实际总价之差:600-515=85(元) 衣服数量:30-17=13(件)
每单位价格之差:20-15=5(元) 公式综合算式:裤子=(20×30-515)÷(20-15)=17(条)
【例7】解:假设全为2角硬币 ,14元8角=148角
全为2角时总钱数:2×50=100(角) 5角数量:48÷3=16(枚)
与实际钱数之差:148-100=48(角) 2角数量:50-16=34(枚)
每单位钱数之差:5-2=3(角) 公式综合算式:(148-2×50)÷(5-2)=16(枚)
【例8】 解:假设全为大油瓶
全为大油瓶时总容量:5×35=175(千克) 小油瓶数量:30÷2=15(个)
与实际容量之差:175-145=30(千克) 大油瓶数量:35-15=20(个)
每单位容量之差:5-3=2(千克) 公式综合算式:(5×35-145)÷(5-3)=15(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