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差异化教育

浅谈差异化教育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浅谈差异化教育

有人曾经问我这个化学老师:“你认为幼儿园的孩子最应该接受哪方面的教育?”我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对差异或差距的认识和理解方面的教育。同属世界上的人类,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国外有一种教育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说,任何人都有潜在的八种智能,每种智能又有多种组合方式,组合而成的每种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每个人在每种能力上表现的强弱是不同的。

我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自以为是或绝对权威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或学生,比如,邻居家一个孩子,父母都是理科老师,一直想让孩子在学校里功课好,招人喜欢,然后考上好的大学,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可他们谁也没有办法给孩子讲清所谓的数学上的算理和化学上的变理,孩子对数学和化学还是一窍不通。后来他们改变了原有的思路,从孩子自身的优势特长出发,来加以教育。孩子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喜欢手工编织,美术感觉好,但是在数理思维方面上始终欠缺,他们便走向美术、设计、艺术欣赏方面的教育,现在这孩子早已完成了艺术类的大学课程,干上了室内装潢设计这行,现在在业界已小有成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固有的天赋,选择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教育。著名作家郑渊洁也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保护好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尊严地活着,这才是对合格教育最起码的要求,一刀切是要出问题的。

古人云:滴水能穿石。化学上讲这句话是正确的,它属于一种化学变化,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氢钙,使石头溶解。这句话用在教育孩子上,是指一个人如果去努力做事的话,事情就会向着他想的方向发生改变。这千年来的古训一直激励着人们通过去努力做事,实现自己理想的改变,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在哲学上讲这是量变质变规律。可是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另一类差异,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不管你怎么努力,就是不能实现改变的差异。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生来就有的差异或差距,有些就是不能通过努力去实现改变或实现完全改变的。世界上物与物、事与事是不尽相同的,化学上讲的变化包括物质可以改变形状的变化和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变化,但那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最起码两物质之间的元素组成要完全相同或部分相同,其次才是如何创造条件促其实现变化的事情,如果缺少了“组成元素”相同这个前提条件,在

化学这个层面上,无论你怎么改变条件也是不可能实现转变的。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改变是受条件限制的。同样,差异也不是通过努力就都一定会实现改变的。

那么,对于那些我们无法通过努力来改变的差异我们如何去理解它、接受它,利用它从而赢得幸福人生呢?众所周知:玫瑰,热情似火,含苞待放,为世人喜爱;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为世人仰慕,它们在一样的春天里拼命绽放争春,如果玫瑰无视自己的热情而只想要牡丹的高贵,牡丹也是只想要玫瑰的热情而不庆幸自己的华贵,那它们谁也不会幸福,因为它们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它们谁也不会变成谁。如果它们不明白这种差异,一直在嫉恨中、痛苦中、明争暗斗中,暗无天日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直到突然有一天,秋风像扫落叶一般席卷而来,吹残了它们美丽的花瓣,吹走了它们枯萎的黄叶,结束了它们绽放美丽生命的花季,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如果是这样的话,凋零着的玫瑰和牡丹会怎么总结自己的一生呢?但是如果换种活法,牡丹珍爱自己的拥有,也欣赏玫瑰的风采,知道每种花都有差异,每种花都有自己的使命,每种花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的理由,它们何苦还要去无谓地折磨自己,虚度美好时光呢?这个比方是告诉我们:每种生命之间的差异都是上天的赐予,都是值得我们小心呵护、倍加珍惜的,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让我们能如此珍贵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不但不珍惜它却拿它去悲天悯人,那是违背天意的。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如何使人在现有的条件下变得幸福,而不是使亲人陷入不幸之中后自己也没有变幸福。父母或老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慢慢明白这种差异或差距,要教他们学会怎样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世界,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己与别人不同,要学会做出判断和选择,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个世界因为差异才丰富多彩,也正是因为丰富多彩我们才要去选择。差异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无可替代,我们应该感谢存在于我们身上的与别人不同的这些差异,小心呵护它,倍加珍惜它。让我们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去适应、去理解、去承认,更去珍视我们不能改变的,让我们都能顺应这个世界的法理去改变。 编辑 韩 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