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滋养人的文化环境,置身其中,你会感受到一种让人怡然自得的文化气息,法国的宗教气氛,法国的绘画、雕塑、音乐和建筑,法国的哲学、文学和美学,法国的葡萄酒、香水和时装,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文人和艺人。
【关键词】
浪漫 红酒 咖啡 饮食 建筑艺术 哲学
一、关于对法国的初印象
当说到法国,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脑海中最先蹦出的词就是“浪漫”,在第一节课老师就问我们“浪漫是什么”,那时我才发现之前对于法国文化的了解只是几个粗浅的概念,那便是香水、红酒、以及埃菲尔铁塔,自己并没有理解法国文化的精髓。
二、关于法国人的生活节奏
法国人的生活节奏舒缓,在追求快节奏的当今世界,法国的生活节奏总是显得比其他发达国家慢半拍,这在《重返普罗旺斯》中写得很确切:“在普罗旺斯,时间不像世界其他地方那样受到崇拜。向那些最终无法避免的事情低头,摘下手表将时间锁在抽屉里,这花了我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单从准时上看,时间已没有任何重要意义,而瞬间倒有了独特
的意味。显然,去餐馆吃东西;在街上闲聊;玩玩滚球;挑一束鲜花;在咖啡馆里小坐;每个小小的快乐都让人感到了收获。在这里看不到步履匆匆的人流,或许有时令人生恼,但大多数时候让人感到愉快,这是种非常有魅力的状态。我进城办事只需十五分钟,然而来回却用了两个半小时。这事让我意识到了,没有任何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去做,倒是应该尽情享受每一分钟的时间” 1。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大都市,那么法国可以说是这个都市的一个草木繁茂、曲径通幽的花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人不勤奋。他们慢而有乐,讲究生活的质量和情趣,法国人对“过劳死”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囤钱,而是工作和享受两不误,他们可以一到办公室就忙得不可开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按部就班地吃下一道道佳肴,晚上看看电影,周末团聚或者到郊外休闲一把。漫步街头,你就能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放慢着节奏,珍惜和享受着生活。
三、关于法国的红酒文化
法国人对于葡萄酒有一种特别的钟爱,每年新酒上市时,法国餐馆都会忙乎一阵,全国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出售各种牌子的新酒,而亲友、同事恋人们则会去餐馆相聚,品尝新酒。去朋友家做客时,带一瓶红葡萄酒通常是不错的选择。《重返普罗旺斯》中写到:“如果不是为了饥饿,谁会对那种连一两瓶葡萄酒都没有的午餐感兴趣呢?几年前,美食家们研究出了一个许多法国人多年前就坚信的结论,就是红葡萄酒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某些美食家们在钻研一个被称为是“法国悖论”的理念时,无意中发现法国人喝的葡萄酒比美国人多十倍。哦,这就对了!悖论有了更明确的解释:是葡萄酒使法国人变得那么健康苗条”。2《普罗旺斯的一年》中也有很多类似于“葡萄藤也覆盖上了喜人的嫩绿色新叶,不再是冬天的枯朽模样。”3这样的对于葡萄园风景的描写。 由此可见,葡萄酒文化已经渗入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研
1
《重返普罗旺斯》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7月版
2 《重返普罗旺斯》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7月版35页 3 《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5月版
究表明:喝葡萄酒可以减少动脉硬化、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几率,进而预防心脏病。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于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是法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作为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大国,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
四、关于法国的咖啡文化
法国的咖啡馆遍布大街小巷,树荫下、马路旁、广场边、河岸上、以及游船上、临街阳台上甚至埃菲尔铁塔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法国人对咖啡的嗜爱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他们每天都要喝大量的咖啡,法国人喝咖啡时,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表达着一种优雅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并不是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他们喜欢到外面的咖啡馆凑热闹,即使一小杯的价钱足够在家里煮上一壶,他们喝咖啡也并不是匆匆喝完就走,而是慢慢的品,细细地尝,即使只是一小杯咖啡也可以让他们在咖啡馆泡一上午,《普罗旺斯的一年》中写到:“我喜欢光顾过的每一家法国咖啡馆。即便对小乡村里、苍蝇比顾客还多的破烂小馆子的感情,也是如此。我特别钟爱散落在米拉波大道上的咖啡馆,其中又以“两个男孩” (Deux Garcons)咖啡馆更令人留恋。”4从中可以看出以作者为代表的法国人对于咖啡以及咖啡馆近乎迷恋的特殊感情。据说海明威曾在一家名为德•马格的咖啡馆捕捉灵感,在上世纪20年代,一批超现实主意作家、画家长期在那里进行思想的交锋,燃烧着艺术思想的火焰,终于又开创了一个以这个咖啡馆起名的“德•马格文学奖”可见咖啡已经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关于法国的饮食文化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饮食文化大国,法国人有着严肃的“治餐”态度,他们把烹饪誉为
4
《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5月版
“文明的无名先锋”,法国的厨师们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他们对美食料理都抱有高度的热爱,把追求高度的创作表现与艺术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手艺更是精益求精。在法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饮食。法式菜肴总体来说呈现出这几个特点:
1、选料广泛,食材丰富,蜗牛、鹅肝等都是法式菜肴中的美味
2、加工精细
3、烹调考究,滋味有浓有淡,花色品种多
4、法式菜肴还比较讲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鲜嫩为特点,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烧烤鸭一般6成熟即可食用
“第一道菜是自制比萨,不是一块,而是三块,上面分别铺满鱼子酱、蘑菇和乳酪,每个人都有义务各吃一块。餐桌中央摆了一大篮面包,我们刚撕下面包把盘子擦干净,下面的菜便一道接一道地紧跟着上了。有兔肉馅饼、野猪肉馅饼,有水果酱点缀的猪肉沙锅,还有点缀着胡椒粒的香肠片和一种需要蘸新鲜蕃茄酱吃的小洋葱。盘子再次擦干净后,鸭子端上来了:鸭肉切成长条形,成扇状排列,浇着油亮的酱汁--这种新式菜肴,是别处见不到的。蘸着浓黑的肉汁,再配上野蘑菇,我们吃了整块胸肉和整条鸭腿。”5由此对法国菜肴的丰富性、广泛性和法国菜肴的烹饪方式略窥一二。
六、关于法国的建筑艺术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
5
《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5月版
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法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国家性的、纪念性的大型建筑比 十七世纪显著减少。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当时的著名建筑有和谐广场(又译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等”6总的来说法国的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式建筑常常用精美的大理石石雕,特别是用表现人文主意的立体雕像和浮雕装饰立柱和墙体,用表现人文主义的人体绘画装饰穹顶和墙面。代表建筑:巴黎市政厅、凡尔赛宫
2、古典建筑: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以水平、垂直、平衡抗衡曲线和斜线,讴歌王权。代表建筑有荣军大厦
3、现代建筑艺术:在建筑材料上以钢铁代替传统石料。代表建筑:埃菲尔铁塔、蓬皮杜中心、拉德芳斯大拱门
4、宫殿和城堡:功能上,城堡兼具居住和保卫功能,而宫殿主要用于居住”在建筑结构上,城堡兼具住房和堡垒,而宫殿具有宽敞奢华的奢华空间。宫殿代表建筑:凡尔赛宫、卢森堡宫、卢浮宫、爱丽舍宫。城堡代表建筑:尚博尔城堡、舍农索城堡、瓦朗赛城堡。
七、关于法国的哲学教育
在法国,哲学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但法国中学哲学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造就哲学家,
6
百度百科
而是为了培养公民的哲学思维和塑造具有自由精神、批判意识和政治责任的“开明公民”,同时,学习哲学是公民的权利,自由思考和发展批判理性的权利属于每个公民,而哲学对于培养自由思考和批判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的哲学教育反对知识性的灌输,因此不采取哲学史的教育方式;学生不需要花时间去掌握哲学家的思想和哲学观念的演变,而是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围绕某些概念和文本来对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法国中学哲学教育没有任何正式教材,教师依据一个内容宽泛的大纲来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可以说是这一教育的主宰,他的个人风格和能力往往决定了哲学课成功与否,而学生在学习中也享受充分的自由。”7另外,法国的哲学训练和考试通过作文来进行,没有国内考试中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等。这就为学生的自由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就学会去思考的能力,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保留了孩子天性,自由成长为具有思想的人,这在《小淘气尼古拉》中尼古拉怕爸爸妈妈因为弟弟的到来会遗弃他后的第一想法就是找人绑架弟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又恰恰是中国那些对孩子的新奇思想、行为不支持,用各种规则束缚孩子思想的父母应该学习的。
参考文献:
《普罗旺斯的一年》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年5月版
《重返普罗旺斯》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7月版
《永远的普罗旺斯》彼得•梅尔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1月版
7
《法国中学的哲学教育》(《南方周末》)作者:崇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