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09年中考历史复习与应考策略_6

浅谈09年中考历史复习与应考策略_6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浅谈09年中考历史复习与应考策略

09年中考即将来临,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提高复习效率,是所有初三毕业生和家长们都面临的问题。笔者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莘莘学子参考。

一、0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试纲要分析

09年考纲共分五个部分:一、编写说明;二、考试性质;三、考试内容和要求;四、五、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除考试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与08年考纲相比略有不同外,其他内容几乎无任何变化。

通过与去年的考纲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09年中考试题应能继续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注重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起来;形式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关注地方史;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适度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作为开卷考试,笔者认为尤其要重视两个原则: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和创新原则。因此考生既要轻装上阵,又要认真准备,做好冲刺前的各项工作。

考纲对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进行考查。这三个层次的考试水平的要求是递进关系,每一高层次考试水平的要求同时包括了较低层次考试水平的要求。

09年考纲规定考查的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与08年相比有如下不同:

增加的有:“识记 了解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识记 西周分封制”“ 识记 秦灭六国”、“识记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识记 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删减的有: “运用 了解秦灭六国的史实,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理解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识记 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识记 以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识记 了解张謇兴办的实业”;“识记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理解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识记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识记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识记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识记 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安徽历史部分增加的有:“识记 先秦时的安徽经济;名医华佗;‘宋画第一’李公麟、朱元璋;徽商;文学艺术”、“识记 李鸿章与淮军;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安徽的光复和柏文蔚督皖;中共安徽省委成立;近代文化的演变;近代教育的兴起”。

安徽历史部分删减的有:“识记 刘安和《淮南子》;包拯;胡宗宪与戚继光”、 “理解 秦汉时期江淮和皖南经济”、“理解 李鸿章与淮军”、 现代篇“识记 文化艺术百花齐放;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09年中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比08年要略少一些,难度基本持平。对于新增加的考点,考生们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在这其中肯定有今年中考的内容。

二、中考复习应考策略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教材。

中考历史考试的形式由闭卷改为开卷,主要目的是减轻同学大量记忆、背诵的负担,鼓励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那种认为“开卷”仅仅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而已的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随着现在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出现,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试题也越来越多,这类试题的答案都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可以依照,如果照搬照抄,只能是貌合神离,无法符合要求。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真正意义之一,就是为了减负,但减的是学生对那些复杂知识(如大量的问答题答案)的记诵之苦,而不是对知识掌握的淡化。至于历史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而且要能够熟练应用,否则,考试时会出问题。

复习时要准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打破教材课程的限制,要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梳理,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把分散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串连起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历史整体框架结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

复习美国历史时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阶段: 1.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2.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19世纪初开始)与美国内战(1861-1865年)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19世纪上半期-20世纪初)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

4.一战中的美国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大发战争财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扩展了美国在华利益 6.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先河,使美国度过了危机,保卫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后来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7.二战中的美国

先是采取孤立主义政策,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8.二战后的美国(1945年后) A.雅尔塔体系与美国霸权主义 B.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梦幻超级大国

C.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国 “世界警察”与“人权卫士”

第二,加强审题能力培养,做到审题细心和答题规范。

在题干(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和角度,从容作答。 例:有以下两个开放性问题:

A题:你认为中日关系应该怎样健康发展?

B题:你认为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何态度?

这两道题角度不同,A题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要求能回答具体性的措施;B题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要求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可以这样分别作答:

A题 答:日本应正视历史,承认侵略战争罪行,放弃军国主义思想;中日双方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中日双方应尽可能以对话、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矛盾与争端,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B题 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继承和发展两国世代友好关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后的分值来确定答题量,一两分的题目估计只要答一二点即可。答题时要注意分层答题,条理清晰,并且要注意答与问之间的对应。据笔者所知,中考中经常有考生答错位置,考完后后悔莫及。

第三、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近几年中考能力测试中,大多追求平实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风格,一般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者作为切入点来创设情境,考查同学对所学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联系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和综合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们能对近年来(尤其是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这些事件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运用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切忌在回答时天马行空,无的放矢。

笔者认为在09年中考中特别要注意以下热点:

㈠建国60年来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进展。 ㈡五四运动90周年,发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是民主与科学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㈢建设和谐社会,关注民生问题,尤其是三农问题。

㈣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疾病蔓延等),共建和谐世界。 ㈤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重点关注台湾、西藏、新疆问题。 ㈥大国关系(中日、中美、中俄、中欧关系)。

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创双赢。但在触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上决不妥协。

㈦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考场策略。

在经过充分的复习应考,到了考场,应该怎样发挥出水平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㈠准备充分,带齐七本课本,准备一到两本资料足矣。

㈡处理好开卷与闭卷的关系。遇到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不要立即依赖于翻书。只有少量难题或不能确定的题目才能查书或资料。

㈢查书定位法。

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初一两本书是中国古代史,初二上学期是中国近代史,初二下学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世界古代史,初三是世界近现代史。

其次是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来进行,平时练习应熟练;

最后是要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哪一课,并立即定位。 ㈣详略得当

答题时,也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写得多,首先浪费时间,再说也不一定得高分,一般中考阅卷都是采点给分,列举题,材料解析题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展开,问答题要注意点面结合和关键词语,碰到谈感想和启示的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切忌东拉西扯,漫天洒网。

㈤杜绝错别字

笔者参加中考阅卷时发现,考生们的错别字不是个别现象,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 ㈥合理分配时间。

中考中,历史和政治合卷。按照分值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为56分钟。考生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顾此失彼,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套试卷再做另一套。最后要注意检查,不要有遗漏的题目。

总之,我们要想在开卷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就要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在平时的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