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 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 (2)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 (4)精诚所加,______。

(5)这样的山______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__,山间______,江上_____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______,真是“______ ,______”。

(6)科学家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3. 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________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

A .东风不与周郎便 B .但使龙城飞将在 C .桃花一簇开无主 D .洛阳亲友如相问

4. 填空。

(1)昨夜雨疏风骤,______。(《如梦令》宋·李清照) (2)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3)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毛泽东)

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 )

A .梅花 B .梨花 C .荷花 D .桃花

6. 课内阅读与积累。

(1)你用甘甜的乳汁,______;你用______,挽起高山大海。你用______,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很多富有哲理的文章:《最大的麦穗》告诉我们______;《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______。另外我们还接触了一些托物言志的诗文,如: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______,______。”(填诗句)的志向。 (3)按要求填名言、诗句或八字成语。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面对循循善诱的老师,我们会这样感激:______,______;面对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我们会这样赠言:______,______;面对自己未知的人生道路,我们会这样告诫自己:______,______。

7.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大渡桥横铁索寒。( )

8.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罢了,只有______罢了。 (3)______,万事成蹉跎。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会锻炼出______。

9. 日积月累。

(1)破坏环境的地方我写上口号或标语:______。 不爱祖国的人我用名人名言劝说:______。 (2)描写菊花引用古诗句:______,______。 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______,______。 想念家乡时吟古诗句:______,______。

(3)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______,______。 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瞥句:______,______。

(4)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______,______。 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______,______。 山峰是______,世界最低的盆地是______。 (5)世界最高的(6)补写《论语》。 ①______,患不知人也。 ②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______ 意思: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1. 课外阅读

江上渔人

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 但:______ 美:______ 君看一叶舟 , 出没风波里 舟:______ 出没:______

12. 横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儿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

A .明日落红应满径 B .小园红入春无际 C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小园幽径独徘徊

13. 填空。

(1)“______,______海流。”这是诗人______写的《______》中的诗句。 (2)“飞流______,疑是______。”这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中的诗句。

(3)“墙角______,凌寒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_。”这首诗是______写的《______》。

14. “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______,______”告诉

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5. 补充句子。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陆游《示儿》) (2)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王充《论衡·量知篇》) (3)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6.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_ 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

17. 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1)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2)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______”。 (3)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______”。

18. 古诗词联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2)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 (3)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5)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6)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7)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8)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19.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

A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 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浣溪沙》)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己亥杂诗》)

(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_____,天下物无全美。”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 ,______ 。柳浪闻莺,名副 其实啊!

2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

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22. 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胸前飘动的红领巾,犹如火苗在闪动。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2)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了人们的心里。

这句话用______来比喻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4)《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演化成了成语是鹬蚌相争,______,这一成语用来比喻______。

23. 课文大舞台。

(1)秋月白,______。雨中山果落,______。 (2)______,眼见为实。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_____节。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读书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都不例外。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为______而读书”;大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______。”《三字经》中也提到:“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

(5)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邮来了______。

24.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5. 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第一句中______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______ ______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二、三句中______ ____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6. 按课文填空 (1)补充古诗。

①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②毕竟西湖______,风光不与______。

③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垂下绿丝练。

(2)______节,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传统节日》) (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了______。

27. 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选择其中的句子写下来。 (1)慈母情深:______,______。 (2)节日习俗:______,______。 (3)高尚情操:______,______。 (4)依依惜别:______,______。

28. 古诗填空。

(1)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2)泉眼无声______,______。 (3)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4)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2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

30.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