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制与其政治基础相适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法制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法制的稳定与法制的变革不是矛盾的
D.就法制而言,法律规则最不容易移植,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最容易移植
2.《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关于这个条文,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条规定不属于法律原则 B.该条规定是相对确定性规范 C.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 D.该条规定是调整性规范
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
4. 下列有关行政法律部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法部门不属于私法部门群 B.行政法部门属于社会法部门群 C.有些行政法规范包含在民法部门中 D.行政法可划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关于该原则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原则是道德性的要求,不具有法律效力 B.该原则的要求不具体,法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适用 C.该原则充分体现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D. 该原则有助于克服具体规则的僵硬性缺陷
6.关于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原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B.司法审判中,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7.王某窃听其邻居李某的隐私。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罚款400元,拘留5日。这种处罚属于( )。 A. 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经济制裁 D.民事制裁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一个国家 B.一种社会性质 C.两种制度 D.两个地域范围
9.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法律解释属于( )。
A.历史解释 B.系统解释 C.逻辑解释 D.语法解释
10.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法律调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社会监督的形式主要有(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 C.新闻舆论的监督 D.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12.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 )。 A.法律的创制 B.法规清理 C.法规汇编 D.法典编纂
1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包括(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4.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正确 B.合法
C 及时 D. 合理、公正
15. 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关于该法规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 该条例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 B.该条例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 C.该条例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D.该条例仅在该省适用,因而从效力上看不具有普遍性
16.与大陆法系相比较,有关英美法系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特别注重司法程序和法官的作用 B.法官在审判中的自由裁量权更大一些 C.普通法与衡平法是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 D.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源于大陆法系
17. 王某有祖传的国画一幅,委托某画廊予以卖出。李某以140万元的价格买到此画。有关此交易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购买行为是一项法律事实
B.王某与画廊的委托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C.在本案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因素是事件 D.该交易中所涉及的法律属于民商法部门 18.在我国,国家监督的基本形式,包括( )。 A. 权力机关的监督 B.行政机关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监督 D.新闻媒体的监督
19. 下列关于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原则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 A.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B.司法审判中,优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20.《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从这两个条文,可以看出( )。 A.道德对于法律判断有一定影响
B.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德都是法律渊源 C.法官在裁判案件时也要尊重社会公德
D.订立和履行合同,可以不必遵守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确立阶段。 22. 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叫英美法系。
23.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主要包括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24. 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看,保护性法律规范由假定一制裁两个要素构成。
25. 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叫做社会调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命令性规范:就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性命令,一项命令往往就是一个规范。 27.构成性规范: 是指以该规范的规定作为产生某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先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没有这种规范,相关社会关系也就不会存在。
28.法律体系: 是指法的内在结构,即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既分为不同部门,又是内在统一、有机联系的系统。
29.法律权利: 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一定利益所采取的、由义务人的义务所保证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0. 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的特征有哪些? 答:(1)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广泛性。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其管理的范围日趋庞杂,涉及经济、文化、卫生、教育、科技、公用事业、治安保卫、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几乎关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公民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2)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主动性。
在法的适用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同于司法机关,它不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担任“中立”的裁判员,也不实行“不告不理”。当一定法律事实出现后,行政机关必须主动适用法律,否则就是渎职。 (3)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就是在法律对有关事项仅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具体幅度和范围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在符合立法目的和原则的前提下,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取适当措施履行其行政职能的权力。
31.作为我国法治国家标志之一的“法的形式合理性”标志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法治要求法律在形式上具备一些基本品格,即要求法律在形式上合理,符合现代社会治理的形式理性原则。这要求从具体规范的构造到法律体系的建构等,都要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具体而言: (1)法的一般性。这是指法律是针对社会中的一般人而非特定人而设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同样的情况
应受法律上的同样对待。
(2)法的公开性。这是说,法律必须公布,使所有人有机会了解法律的内容。立法的公开性是法律公正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3)法的明确性。这是说,法律对所调整社会关系或行为的规定必须是清晰的,这样才能使人们能够认识到行为的界限,从而有效地指引人们的行为。
(4)法的稳定性。这是说,法律不能太过频繁变动,不能朝令夕改,这样才能稳定人们行为的预期,提高社会信任的水平。
(5)法的可循性。是说,法律只能规定和要求社会大多数人有可能做到的行为,而不能不切实际地对国民规定那些人们事实上做不到或者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事情。
(6)法的可诉性。这是指当法律中规定的权利被侵犯或滥用、义务被违反时,法律必须提供适当的救济程序和手段,尤其要提供专门的法律机制使得诉求人有可能通过专门的司法机构如法院来保障其合法权利或正当利益。
(7)法的体系完整性。从法律体系的结构来看,一国的法律制度在整体上要尽量做到体系完整、统一和科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