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方针,共同做好学校预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组织机构。
xxxx)
三、防灾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部署校园台风、暴雨、寒冷、地震等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和教学工作。
2、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防灾的批示,传达防灾信息。
3、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台风、暴雨、寒冷、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地下排水道、配电房、消防安全设施、运动器械、树木、宣传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监督整改。
5、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四、防灾应急方案。
1、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防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预防自然灾害领导小组应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3、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应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廊道悬挂物,检查旗杆、宣传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
4、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5、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疾病,做到大灾后无大疫。
6、灾后要科学安排学习科目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
2、在遭遇不可预见的洪灾、火灾、地震、战争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3、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4、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
5、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组建稳定的教师护校、护生救护队,学校拨付专项资金,加强救护队的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