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暨开题报告
泸州市城北学校 王位敏
一.课题实施的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 二.课题实施的对象
泸州市城北学校2015级三班(即二年级三班)。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1.现实需求
2010年9月,我接手了二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对本班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家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访问后,我发现除少数优生以外,该班绝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主动读书、大声读书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即使教师要求读书,往往也显得消极被动,读得吞吞吐吐,声若蚊蚁,面无悦色,如嚼枯草,干瘪无味。二是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无论是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只是按部就班,机械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点作业,其余时间不是看电视、玩玩具,就是和小伙伴追逐打闹。即使偶尔看书,也充其量看看《奥特曼》《大怪兽》等动漫书籍而已。三是课堂上不能完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件事情。更有甚者,不能完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句话,即使说得清楚,一旦动起笔来,也写不清、说不明、道不通,如果再要求用上一两个词语,那情况会更糟。四是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语文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响应者寥寥无几。但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很多孩子喜欢在课间画画写写,做一些精美的小卡片,送给老师或者同学。于是,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开展“读·写·绘”的实践研究,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引导
1
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理论依据
(1)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在小学三年级(9岁左右)之前,儿童都处于粉红浪漫期。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述,儿童早期(换牙之前)是浪漫、混沌、整体,是“我与世界不相分享”的儿童,这一阶段儿童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生命方式。而到二三年级后,随着“自我概念”和“他人概念”同时出现,世界概念相伴而生,儿童对于这个世界就需要既分享又整合的认识了。因此,与此相适应的,是要对儿童进行既符合又能引领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课程:以特殊的阅读为核心的“读写绘”。
(2)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十三岁前的语文》中指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而不是以理解为主!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3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
四.课题的界定
“读写绘”的核心首先是“读”。人类的经验证明:绘本、故事、儿歌童谣是儿童在这个生命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读绘本、讲故事、唱儿歌童谣,然后要求孩子在专门的写绘本上为每首儿歌配画。而对听到的故事,则要求孩子回去自述或者再续编故事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在写绘本(或老师在课堂上发的写绘纸)上画下来,从而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整体而系统地学习语言、文字、图画语言、情感、思想、人类故事。
五.课题研究即将投入的具体措施 1.坚持晨诵、晚读、课前诵。
(1)晨诵。利用每周一、三、五的早自习时间,带领学生进行
2
晨诵。晨诵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的精美课文和抄写的儿童诗、童谣等。晨诵的形式有师生齐诵、教师领诵范诵、学生领诵、师生轮流诵、学生上台表演诵等。晨诵时师生自然站立,双手捧书,大声朗诵。
(2)课前诵。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进行领诵。领诵的主要内容为抄写的儿童诗或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从1号学生开始,一个学生负责一天,依次进行。当天领诵不好的,第二天必须重来。
(3)晚读。每周发放学生朗读情况记载表给家长,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在家至少诵读课文10分钟,家长将学生晚读的情况进行如实记载。周五放学发放晚读记载表,第二周周五早晨收回检查,对晚读做得好的要及时鼓励,做得不好的及时弄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2.坚持抄写儿童诗,并进行诗配画。
每周三、五早自习之前,我将儿童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写在专门的写绘本上进行诵读,并配上图画。一周两首,一周检查一次背诵和诗配画情况。抄写的儿童诗主要根据时令、节气、节日或结合当前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3.坚持一周一节读写绘课
(1)二年级上期:每周五给学生上一节儿童诗的读写绘课。上课时重在进行诵读指导、语言感悟,兴趣激发,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补白式仿写,然后依据自己仿写的内容进行配画。
(2)二年级下期:坚持每周五给学生上一节绘本故事的读写绘课。
4.坚持每周开展两次集体读书活动。
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的语文活动课时间,给学生读主题系列书籍,每天至少读两节。
5.坚持日常读书活动。
3
利用班费为本班学生购买一些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书籍,主要是童话、寓言、绘本等,每天早上到校后,组长就到办公室把书抱来,分发给本组组员,让孩子们利用课间、午休进行自主阅读,放学由组长清点归还。
6.坚持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读写绘训练,使读写绘训练经常化、生活化。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 3.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4.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