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健美运动 丰富校园文化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祁伟洪 【摘要】健美操作为现代体育的一部分,能够为学生提高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学生开展健美操运动 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教育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等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当前的体育 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作为体育文化的健美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能力,使 其终生受益,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体育。 【关键词】健美运动校园文化综合素养特色体育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动作, 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它节奏快、时代感强,贴 近生活,适应各种社会层次、年龄结构。健美操运动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富于艺术性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学生们对此 更是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而且健美操的动作特征有节奏性、幅 度件√J度性、放松性、动 性、静力性、重复性、对称性,其中节 奏、幅度、力度、动力性及对称、重复性为主要特点。其对人的素 质,特别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健美 操教学,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可以激发 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审美情趣,对启发智力,净化心灵起到积极作 用。学校通过开展和普及健美操运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 极性,从而推动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升学校的办学 品味。 一、开展健美运动。丰富校园生活 1.体育与校园文化 伟大导师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人的伞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 以及各种各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 因此培养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 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 导思想。其中体育教育是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也无一 例外地将体育作为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人们从事体育的基本 目的是为r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自 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体 育文化与政治、伦理、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学校校园 文化体系。体育,承担着使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之重 任。 2.健美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 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财身体各 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 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 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 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 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健美操课程,不但 都市家教182 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学生 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 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运动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的功能。健美操 本身就是一种健力美的艺术创造,其练习过程就是一种美的展 示与体验。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 美的情感与能力也得到培养,提高了主题审美意识。 健美操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 “文明病”蔓延的历史背景下,人类为保护自身健康而创造的一 种健身体操。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 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造型,而注入力 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 感,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 到健身、健美和健心日的的新型体育项日。它还具有很强的群 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而成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 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 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校校园体 育文化的——枝鲜艳之花,给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开展健美运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 过个人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潜在的品质条 件以及所达到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健美操运动的本身特性 和功效既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又有利于他 们的主体性、全面性、协调性、发展性、实践性的发展,从而为提 高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索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健美操与思想道德素质 健美操是一种群体运动,对于学生来说,一个班集体就是学 牛活动的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他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充分表锫差异性,在练习中还能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 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作用。 健美操在练习过程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需要完成一套 动作,强度较大,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学生都会产生肌肉酸 痛、疲劳、出汗;同时,对于初学健美操的学生来说,在练习过程 中还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如动作不协调、柔韧差、节奏跟不上等 等,这都街婴大家能够控制白 ,坚持不懈,从而培养学生坚强 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不怕困难和克服阑难 高人的动作记忆力和再现力,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 使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在健荚操锻炼过程一fI学 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持之以恒的锻炼还 以培养学生朝气蓬 的进取精神。健荚操运动既有个人练习又有多人练习和集体练 爿,练爿时做剑动作一致和协调, 肯乐的伴奏下一气完成,这 就需要学生们 柑团结和帮助、共同协作,相瓦学爿和鼓励,从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健美操 培养学 的思想道德素质 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健美操与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牛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克 服各种困雉,适应各种环境。健美操是表现美的人体运动,要求 动作美观大办,身体各个部位的姿势 确,身体匀称 调的发 展,既有外在美义有内在美,给人以健美的体形和良好的气质, 通过健美操训练而使休形变得健美,从而让人的心理七产生一 种满足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优美动听、节奏欢快的音乐进 行练习,可以产生愉快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排除了因学习而造成 的心理卜的压力。冈此,健美操训练所带来的形体美、姿念美、 C质美,会使学生克服自 感和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变得 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在锻炼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同 时还对美育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3.健美操与美育素质 健美操一般都是由头颈、四肢和躯干、跳跃等动作组成。它 能发展肌肉力黾、速度和弹性,发展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心 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同时,健美操讲究造型美、动作美 观大方、活泼奔放、甯有力度、准确到位。其每一个动作都能有 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高雅的风 度,塑造健荚体型。 健美操利用优美的现代音乐和舒展的节律化运动能陶冶情 操,使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存体育课I{1用音乐伴奏,随着节 奏的变化, 同身体的动作,表现学牛申富的想象力,使动作更 有韵味和活力。这样,促使参加运动的身体各环节运动节律化, 调 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减轻疲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磨 砺体育行为,陶冶体育情操,对培养学生的人格美起到积极作 丌J。从而培养J 确的审美观。健美操是一项审美价值很高的运 动项目,在健美操表演或比赛时,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练习者表 现j{{连贯流畅、舒缓优美的动作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表演,可以给 人们以美的感受,使其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蓐享受。 4.健美操与身体素质 健美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反过来健美操 锻炼义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它能提高神经过程的 强度和集『fl能力提高均衡性和灵活性使人视野开阔、感觉敏锐 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同时还r叮以提高人体的全面素质健美操是一 项要求力度和幅度的身体练习它町使肌肉的力景得到增强肌 膛、切带、肌肉的弹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力量、柔韧性、耐力水平 健荚操运动的方向、路线、速度、类型、力度等的不断变化可以提 勃、不怕 难、勇于拼搏的顽强毅力。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健荚操的教学,使体育课形式丰 甯多彩,打破了以往那种间定教学内容模式的,能 锻炼身体的 同时,发展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自信。健 美操活动不受时问、场地、器械的约束,它的运动范围很广泛,可 成为终身运动。 三、开展健美运动。创建学校特色体育 健美操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如何融人到学校体育中 ,对 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促进教帅要善于借鉴和吸收 各种教学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拓展教学改革的思路,小仪要 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还要积极涉猎 与体育相关的其它领域科学知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和具有鲜 明的个性知识特征的知识结构。每位教师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 色和风格。 构建健美操特色体育,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 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体育课真正地而向全体师生,因体施 教。把过去“教师为主、教材为主、技术为主、课常为主”的旧观 念与做法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为中心,课内外卡H结 合,重视锻炼方法教学”的新概念与做法,逐步形成“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课内外相结合、生理心理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 合、观察与参与相结合、学以致用、终身体育”的整体化体育课 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 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健美操运动在学校文化lfl的 作用和影响是全而的、丰富的。它使得学生强身健体,使校尉气 氛L牛机勃勃,充满活力。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校园文化的蚕要 内容。融健美操于学校体育,推动学校“伞民健身活动”,提高 学 身体素质水平,培养学牛终乍体育能力。具有人本化、校本 化的健美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向卜、朝 C蓬勃,在校园义 化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大众健美操的特点及魅力[J].辽宁工学院学 报,2002(2):68—69. [2]李先雄,周健社,谭成清.大众健美操的社会文化价值 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7. [3] 杨.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R]. 2005.1 [4]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浙江体育科学. 2000.4 [5]潘义田.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2001.2 183都市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