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戏教学设计

社戏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1、社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难忘“好豆”“好戏”的原因。

2、了解文中主要人物双喜的个性特点,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欣赏“月下航船”中景物美,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难忘和怀念,感受平桥村孩子们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好豆”“好戏”的原因,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难忘和怀念。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认真预习,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由《朝花夕拾.小引》中的话引入鲁迅对童年的回忆,导入课题。

二、走进文本

(一)、记住一句话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读一读:我们从这句话里读出哪些信息?(师提醒:抓住“再没有”、“也不再有”读出“我”对那夜“好戏”、“好豆”的难忘、怀念)

(二)说清一件事

1、戏好看吗?

A、阅读文中“船头看戏”的内容,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明确:看戏的内容直接写出“我”失望心情。

B、补充: 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哈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

全船的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

学生阅读理解:通过对同行小伙伴的神态、心理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戏并不好看。(侧面描写)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中看戏部分的内容,可以读出——戏并不好看!)

2、豆好吃吗?

联系我们的生活体验,说说“豆”好吃吗?(运用生活经验比较:豆并不好吃!)

3、师生合作:探究“豆好吃”!(阅读提示:豆哪里来的?怎么吃的?)

A、“偷豆”是非大家说?

(1)、补充“偷”的几种注释:①. 偷:窃取、趁人不知道拿人东西据为己有: 偷窃。 ② 行动瞒着人:偷偷。③抽出时间:~空儿。④ 苟且:~生。

(2)、调动学生生活体验,体会“偷”的乐趣,明确“偷”——童心

B、小伙伴围在一起撮着吃。明确“吃”——野趣

C、读[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阿发建议摘自家豆读出—阿发的憨厚,淳朴,真诚。明确:挑——人真

(三)共赏一处美

思考:美需要我们用眼睛来看,用心去感悟。自由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说说“景”美在哪儿?

通过赏读析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

(四)、认识一个人

思考:那夜的看戏中,文中写了许多小朋友,说出名字如双喜、阿发、桂生.....

你最想认识谁?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说说你想认识的理由。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小伙伴,结合文中句子分析人物个性,点明喜欢的原因。)

明确: 双喜:聪明、自信、考虑事情周到、善于为他人着想

六一公公: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

教师总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

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作业布置:

选择一处景,运用本文学习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把它描述出来。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