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潍坊农业概况

潍坊农业概况

来源:筏尚旅游网


潍坊农业概况

潍坊市是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是山东省农副产品的集中产区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次。

1998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79 .6亿元,农业增加值161亿元。

境内建有全国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8亿元,业务涉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日本、南韩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1992年初,在国家“星火计划”实施的第六年,潍坊市率先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 “星火计划”使潍坊企业成为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倍增器和孵化器。 潍坊的大农业,在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上突飞猛进。

潍坊也从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始创者,一跃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国际化的探路者和领头羊。 潍坊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蔬菜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还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狠抓龙头企业打造大农业品牌,拥有寿光蔬菜集团、诸城外贸、得利斯、乐港、新昌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龙头企业。

全国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交易中心、安丘姜蒜批发市场、昌乐西瓜批发市场等,成为超级农产品的集散基地。

潍坊,也由此成为全国众多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

1 / 9

潍坊善用农业节会经济,搞农业品牌效应。

充公利用农业节会,搞展销、对接、洽谈等形式,积极推介潍坊农产品,以质优价廉品质占领农产品市场,像寿光蔬菜、青州花卉、诸城畜禽养殖、昌邑苗木……等大品牌大市场,都在全国起到了轰动效应,极大地促进了潍坊农业的大发展——目前,潍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20多家;建成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471万亩,优质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认证面积和比例都是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最大的。

潍坊市已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与68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直供直销关系;全国2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高端消费机构,在潍坊480多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企业挂牌,建立了固定的直供直销关系,蔬菜、禽肉等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已占到北京市场的1/3和上海市场的1/5,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肯德基总部等已把潍坊确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并销往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培植高产出支柱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植体系发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产出率高的支柱产业,让农民靠种养也能富裕起来,全市形成了17个主导产业,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潍城和奎文特种动物养殖等都形成了独特优势。

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业工厂化、农场化、集约化经营,使农产品合格率平均达到96%以上,培植起了得利斯食品、乐义牌蔬菜、乐港肉鸭等531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建成了3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471万亩。

发展高附加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来抓,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其中国家级的有12家,省级44家,年销售收

2 / 9

入过亿元的120多家。

此外,我市通过引导和扶持,把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培植高科技、高附加值上,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转化增值水平。

目前,全市已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

5。

潍坊市有277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主要农产品货畅其流。 一是建立健全了市场体系。

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辅助,遍布全市、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目前建成各类农产品市场1300多家,其中新建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1888亩,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中国最权威的蔬菜标准形成中心、最权威的蔬菜价格形成中心、最大的蔬菜物流配送中心、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年蔬菜交易量60亿公斤。

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上,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了的菜,可谓“买全国卖全国”。 三是强化了对农民的科技教育。 该市共有21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

2.5万青年农民参加了新世纪青年农民工程系统培训,13万农民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80%的青壮年农民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

如今寿光市有3300多名农民被省内外聘去担任技术指导员,其中28人被聘为科技副乡镇长、4人被聘为科技副。

3 / 9

5、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农业商品基地。

他们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建设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高科技、高创汇、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农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潍坊肉鸡、肉鸭饲养量全国第一,占全国饲养量的40%。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果品、水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6、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他们探索出了一系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

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顺势而生,目前已发展到5200多家,直接带动农户156万多户。

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发展订单农业。

目前全市共建成合同基地360多万亩,带动全市农户的70%。 潍坊是全国最早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地区之 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潍坊市按照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融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组织形式及科技信息等新的元素,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化”联动战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潍坊市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认真筛选和确定具有潍坊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品牌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粮食、果品、花卉、苗木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并把这些产业打造成潍坊农业的“名片”。

4 / 9

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品牌,寿光蔬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高密酿酒葡萄、临朐大棚果、坊子中药材、寒亭水产品、诸城肉鸡和生猪、昌乐西瓜和肉鸭、潍城和奎文特种动物养殖等,都成了闻名全国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产业。

为提高规模效益,按照生态区域,搞好产业规划布局,实行成方连片开发,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一县一品甚至多县一品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区域。

仅蔬菜产业就形成了以寿光为中心面积400多万亩的规模。

另外,还有500万亩优质粮食、100万亩优质果品、40万亩优质西瓜、20万亩优质苗木、5万亩高档花卉生产园区。

形成了年出栏3亿只肉鸡、2亿只肉鸭、700万头生猪、70万只水貂、60万只狐狸的规模。 这些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高效产业群,构成了潍坊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多年来,潍坊市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升级,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来抓,培植起了一大批势力强、水平高、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

全市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35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00多家,形成了有主导产业就有龙头企业带动的现代农业格局。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年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产值600多亿元。

近几年,潍坊瞄准世界农产品加工的最前沿,广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到潍坊投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目前,全市已建成肉类熟食加工、粮食精深加工及FD生产线120多条,精深加工产品1000多种。

2002年以来,潍坊市适应国内外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把推行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

5 / 9

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构建起了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日趋完善。

先后收集整理了61项国家标准和24项进口国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了24地方农业标准规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标准体系,全市绝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投资

2.2亿元建成了农业、畜牧、水产三个市级检测中心,20个县级检测站,120处乡镇检测点,730处企业、市场检测室。

形成了市、县、乡、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推行了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和质量通报制度。 各级检测机构每半月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一次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示。

同时,在全市88个主要农产品经营单位设立了举报电话,从社会各界选聘了500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迅速。

目前,全市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480万亩。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9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83万亩,有机食品基地5万亩;建成标准化畜禽饲养舍

6 / 9

2.3万栋。

获得认证的优质农产品553个。

全市80%以上的蔬菜、果品生产基地获得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80%以上的饲养小区通过了省级以上验收。

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07年10月25—26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农业的希望在科技。

潍坊市十分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每年引进、试验、推广农业新品种1200多个。

先正达、瑞克斯旺、孟山都、海泽拉等世界知名种子公司纷纷落户潍坊,建立了十多个良种繁育基地。

目前,全市种养业良种率达到95%以上,而且90%以上的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全市建立蔬菜、花卉、苗木、雏鸡、生猪、奶牛等工厂化育苗中心100多处,80%以上的种苗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潍坊市建设了536处农业科技示范园,这些园区汇集了全国乃至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和高科技人才,30多个院士和专家、16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园区。

现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全省第一个农业国家级企业

7 / 9

技术中心——诸城外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省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潍坊华裕实业有限公司,拥有最多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被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寿光建立了中国农业种子研究院。

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对各类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集成、配套、研发和推广,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潍坊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潍坊已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哈尔滨等60多个大中城市的2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到潍坊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挂牌,实行直供直销,一大批优质农产品进入了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

北京人民大会堂已把潍坊确定为农产品直供基地,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禽肉出口量占全国的1/3,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1/10,色素出口占全世界贸易量的1/ 2。

在农产品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潍坊市农产品出口实现了高门槛下的高增长,年出口创汇10亿美元以上,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农业内部潜力,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2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8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

8 / 9

9.8%。

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1900公里,940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自来水受益村数达71个,占

76.2%。

涌现了寿光三元朱村、诸城得利斯村、青州南张楼村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

为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打造潍坊农业品牌,今年,潍坊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农技“110”服务、新型农民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决心把潍坊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把最好的农产品打入国内外最好的市场!我们坚信,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860万勤劳的潍坊人民,在和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产品龙头企业近200家。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