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设计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半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
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
教材注意从
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
认识钟面;认识各时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另外,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2)学情分析
学情,包括学生年龄的特征、
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和经验等
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要说
在内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出所教学生的知识经验、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
能力起点和学习经历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
明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
这一课程改革新的
一孩子们
“以学生发展为本”
理念。这一环节不宜靠后,因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的选择等应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
年级的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钟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知到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识整点和半时。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半时。(5)教法、学法
以学生谜语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大量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认识、认识各种时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无定法,贵在得法
对比和归纳的过程,
\"教学有法、教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我认为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班级学生的差异等方
面的情况来选择,无论用什么方法,其实质都必须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同时启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而且都必须
为了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
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索。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初步认识整时\"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
\"一系列新知--认识钟表面、
\"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情景中导出,\",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认识时刻、拨时刻等,都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善自我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自由尝试,发表意见、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6)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的录音让大家猜谜,
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
营造积极活跃向上
;探究新知;巩固新知;
总结全课。
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同桌讨论,从而初步形成
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采
取猜谜语导入,能营造出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展示各种钟表图片,能拓展学生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五大步骤来完成:1、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
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
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
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
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引孩子。
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认识清
楚了,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的认识。
2、认识整时
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
鲜活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钟面有了非常直观、具体、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师让学生学看整时刻。(出示8时)师让学生说出这是几时?你是怎么认出来的?生说自己识表的方法:8时,分针指着
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同时出示1时,2时,8时)。
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会认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基础,采用分步教学,生的初步概括能力。
3、整时的两种写法。
在教学整时的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电子表形式的写法,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
再通过练习,让学
层层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的认整时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
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4、拔钟练习借助钟面模型学具,
让学生同桌互相拨一拨、
认一认整时刻,既巩固了知识点,又能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5、认识几时半
多媒体显示9时钟面。(9时)让学生观察,(
显示:分针转到
6,时针转到9与10
6,时针转到了
9
之间)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会发现:分针转到与10之间。
我进行质疑: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
(不是)同时出示半时的钟面。(显
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让学生用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看、议、想来讨论。
(三)巩固新知: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
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连一连中,
让学
生全员参与,每个小朋友都拿着一张时间卡片(钟面、整时半时的两种写法)的学生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知识反馈
,让时间相同同时既调动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道不同的题目,总结。
(五)课堂小结
从本节课的不同角度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利用一节课40分的时间学习了很多有
关钟表的知识,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并且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资料链接
分段计时法与二十四时计时法:
【分段计时法(十二时计时法)】深夜12时是一日的开始,1天的24小时又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深夜
12时起到中午12时叫做上午,再从中午
12时起到深夜12时叫做下
午。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计时法。
【二十四时计时法】这是是广播电台、车站、邮电局等部门采用的
0到24时计时法,
按照这种计时法,下午1时就是13:00,下午2时就是14:00……夜里12时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
天文钟表
天文钟是一种特别设计的、
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天体时空运行的仪器。
利用几组齿轮系把机轮的运动变慢,
它是把动力机械使它经常保持一个
0:00。
和许多传动机械组合在一个整体里,恒定的速度,和天体运动一致。
天文钟既能表示天象,又能计时。后世的钟表即由此演变而
来。它可以显示太阳、月亮、星座在该时刻的相对位置,有的更可显示主要行星的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