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学生姓名:【单击此处输入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单击此处输入指导教师姓名】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单击此处输入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单击此处输入研究方向】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中国·哈尔滨 2016 年 5 月
摘要
把城市的信用社整合起来的,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商业银行,怎样的八自身变得更为强大,是每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最关心的问题,招商银行位于全国100多个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中上水平,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既能够使招商银行的发展加快,又能也可以是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作为参考,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人结合招商银行的实际工作, 并提出了关于发展战略的一些建议,但由于能力有限,需要在文章中加以改进请老师指正。
关键词:对策 招商 商业银行
I / 27I / 2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Abstract
The city credit cooperatives integrated, commercial bank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eight itself how to become more powerful, is each city commercial bank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Hankou City Commercial Bank in the country more than 100 city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leve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can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city commercial bank to accelerate, but also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city commercial bank development, have very strong representative. I used in th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in the study of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Hankou City Commercial Bank,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but because of limited capac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e article, please the teacher.
Key words: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commercial banks
II / 27II / 27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绪论......................................................................................................................................... 1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参考文献综述 ................................................................................................................ 2 1.4研究方案 ........................................................................................................................ 3 2 招商银行内外部战略要素分析 ............................................................................................ 4
2.1城市商业银行优势( strength) 分析 ............................................................................. 4 2.2城市商业银行和缺点(Weakness)分析 .................................................................... 4 2.3城市商业银行机会(opport unity) 分析 ....................................................................... 5 2.4城市商业银行威胁(threads) 分析 ................................................................................ 6 3 招商银行战略要素综合评价 ................................................................................................ 7
3.1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 7 3.2地域环境分析 ................................................................................................................ 7 3.3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 8 3.4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 8 4 对招商银行目前所实施战略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 11
4.1品牌的建设是重点 ....................................................................................................... 11 4.2服务渠道建设 ............................................................................................................... 11 4.3建立战略联盟 ............................................................................................................... 11 4.4加强资产质量管理 ......................................................................................................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III / 27III / 27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城市信用社,这个时期城市信用社的目的是要为城市中私营以及个体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也服务,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服务,进而不断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90年代,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已经陆续增加到了5000多家。尽管如此,但是随着中国金融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城市信用社的发展中仍然是出现了很多风险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1996年6月,由我国同意,我国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成了工作小组,最终经小组领导决定,城市合作银行将会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逐渐推进和展开。而到了1998年3月,批准人民银行与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批准了全国112家城市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从1995年第一家银行在深圳开业以后,就十分迅速的占据了市场重要的份额。决定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以保证各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作为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得下出现的城市商业银行,是金融主管部门全国范围内整顿信用社,进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结果。以银监会的统计结果分析,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存在147家城市商业银行,全部银行的总资产为7.9万亿元,同时每年都一38.25%的速度增长,占据了全国银行总资产的8.53%。而在盈利方面,到2010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最终达到了税后利润767亿元,同比增长 55%,而资本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8.31%。对于不良贷款,到2010年底,不良贷款的总额为325.6亿元,贷款率为0.9%。这一数据与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是偏高的。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金融改革的脚步也不断加快,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改革邮政储蓄的逐步深入,很多外资银行也陆续进入了中国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对资本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商业银行在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同样面临着同行竞争的以及国外金融巨头冲击的挑战。相比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的科技能力、支持、资产规模等诸多方面有时缺乏,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将会以怎样的战略发展,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金融研究者们的重要问题。
1.1.2. 研究的意义
银行的发展战略,有着如下特征:指导性、长期性、计划性、全局性等,这些因素都是银行合理配置资源方案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不断的增强竞争力,引导银行适合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国情,更能作为行为准则推进商业银行不断的规范自身行为。在新的监管和金融市场环境以及银行的经营理念的改变情况下,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完整的战略思想,树立鲜明的发展目标,占据有利时机,不断提高战略管理的能力。
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有益于它按照我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并且根据银行的资源整合情况,组建完整有效的发展战略,促进银行在和市场因素的调节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提高自身实力,最终实现金融崛起。
本文试图在招商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入手,对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呈现出的规律,从招商银行改革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建议在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本文希望能为现存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提供补充,并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1 / 271 / 27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戴维斯经过实际验证制定了优秀的银行实行标准,进而找到了优秀银行成功的原因。经过不断的研究得到,战略发展的方向是银行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只有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的银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而戈莫尼则对银行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种战略:一是推行征服的策略,这一战略需要具备一定的信仰;二是推进多元化战略,最大程度开发新的金融业务,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占据新业务优势;三是不断推进巩固战略,在自身基础上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做大做强。这三种发展战略,适合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者马莎和肯约已经在上世纪80年代14家国际商业银行的运行总结中总结出:最为银行管理者必须了解自身银行的优势,从而促进利润最大化。研究者玛莎和肯恩也发现,当银行进入全球竞争则可以通过五大策略来发展:地区差异化战略、扩张性战略、客户差异化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全球化战略。该银行的战略理论都是基于实证分析, 对于以后发展银行的战略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学者也开始重视研究它的发展战略。张吉光,韩文亮(2006)以为WTO的时代,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更多的是要面对更多的调整和新的经营环境,根本上来说,只有提高其业务尽可能快地设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吴章兵,朱正宝等(2006) 表明, 要想更好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要分三步来实现发展战略:第一步,规范运作;第二步,细分市场, 第三步,扩大市场跨地区业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胡礼文(2006)则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三方面: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企业文化。魏灿秋,刘孝刚 (2007)进过SwOT分析方法, 提出了以下策略:(1)在发展中,引进上市、战略投资者,更多的引进民间资本,推进股权更加的合理化发展;(2)拓展中间业务,努力开发自身独特产品;(3)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制度建设;(4)推进人力资源体系的框架建设;(5)加强银行间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研究者陈敬拢(2008) 通过管理学SWOT分析方法得到结论,在当前外部形势和条件都不乐观的情况下,银行的内部优劣势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的时候就要十分准确的认识自身优势和劣势,在市场定位中找准方向,才能求得发展和生存。黄清松(2009) 阐述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战略发展中转型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确保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转型的措施、策略,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完成多元化的发展和构建经营新理念。姣李杨和陈雪(2009)解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引入海外投资,促进联合发展,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构件来推进一系列的发展战略。
1.3参考文献综述
自1960年以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已经在西方管理学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安索夫和安德鲁斯代表性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战略管理竞争定位理论的理论基础阶段:(3)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阶段。这些理论作为优秀的银行戴维斯模型, 马莎和肯约的竞争战略“金融模型”以及赫夫•戈莫尼的银行全球化战略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3.1 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人物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研讨的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钱德勒做出的结构伴随策略假说,对企业的战略进行了定义,从而为企业战略奠定基础。二是根据安德鲁斯、安索夫、安东尼等对企业战略深入研究的结果,安东尼将企业战略细分为了高水平的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组织和管理层次组织管理管理控制和低水平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三个方面。而安德鲁斯和安索夫则不断深入研究战略规划,进而发现战略规划
2 / 272 / 27
是十分独特的高级管理组织活动。安德鲁理、安索夫、安东尼论一致认为战略管理实际上就是管理者对长期目标、组织框架以及成长方式进行制定、实施、研究、控制的过程。在这一理论中重点是根据可靠的预测来对策略进行制定,但是缺陷是仅仅是框架和方向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方提出。
1.3.2 波特的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波特提出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定位。供应商的议价力量,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力量,潜在的竞争者以及现有的竞争者,形成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决定力量。基于战略理论,波特提出了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但是在这一理论中却没有看到企业内部是存在差异的。
1.3.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理论等阶段
哈默和普拉哈莱德在1990年发布了《公司核心能力》,这里对于核心竞争力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这成为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然后经过富克斯和朗格卢瓦(1995)发展,其中强调核心能力或竞争能力的核心能力理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得到巨大利益的最有力的工具。这种特殊的力量还在于从企业的一开始就产生致胜竞争对手的能力。因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性,所以它是在企业的优势更加对权力的知识或技能积累的表现,使核心竞争力不仅成为竞争优势的根源,也是竞争的来源。
1.4研究方案
1.4.1.研究目标
本文选取招商银行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招商银行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适合招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并针对招商银行目前所实施的战略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性建议,同时为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1.4.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分析招商银行当前的发展战略还存在哪些不足,并为其提供改进性建议。
1.4.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归类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
技术路线:本文坚持从理论到实践,在研究将管理学原理、决策学、经济学原理、金融学以及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研究,加上对招商银行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研究,提出适合招商银行战略发展的策略与方案,并在分析招商银行目前实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建议。
3 / 273 / 27
2 招商银行内外部战略要素分析
自1995以来,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深圳,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当地经济建设得到了大力支持,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更让人值得高兴的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成功挣脱了单一城市制运行模式的枷锁。完成了跨区域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12家股份制商业后的第三梯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湖北省的城市商业银行面所面对的形式,既有利又十分严峻,一方面,财政正在逐渐 “宽松”,带来了做大做强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发展不够迅速,那么将不仅受到的排挤“边缘化”,更是由于行政“洗牌”从而失去存在的资格。在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把握优势和劣势,准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才能生存和发展。本文将使用管理学SWOT 分析方法,研讨城市商业银行在如今外部威胁和机会情况下,它的内部劣势和优势,并探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2.1城市商业银行优势( strength) 分析
2.1.1地理优势
首先,追溯招商银行的背景,它的起源是来自地方,这种和地方的骨肉至亲,使他能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带来了方便。他们不但了解本地客户的经营态势、资信状况等信息,而且在与企业长期的业务往来中建立合作的稳定的业务关系,从而解决了因为信息不对成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一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小中型企业和普通公民。其次,城市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建设到成长,再到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因为与当地经济的这种关联,因为地方经济又与地方财政密切相关,使当地给予在存款等方面的较大支持,
2.1.2经营优势
作为一级法人的城市商业银行,有着灵活的经营手段,决策链短,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并调整经营策略,对于那些对资金迫切需要的企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对信贷资金有较强的自主性,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灵活的劳动力就业,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2.1.3成本优势
相比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支少, 而且一般仅限于小范围,对成本的控制实现更为有效,扁平化的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简化的管理结构,有着极为凸显的人员成本优势。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从而似得湖北省的城市商业银行普遍表现良好,在07年上半年,湖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平均利润率达到1. 51 %,资本平均利润率达28。3%,资产质量总体良好,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1.16%,拨备覆盖率145.8%,资本平均充足率8. 45 % , 10个在全省城市商业银行监管指标都以基本的标准。
2.2城市商业银行和缺点(Weakness)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传统理念和银行约束了其发展, 缺乏足够的金融产品和创新人才,又直接影响进步的速度。
2.2.1机制劣势
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不是根据市场主导模式建立,而是根据领导模型构建, 这导致了矛盾和利益冲突。因为当地的影响力,使城市商业银行变味了当地的银行,严重扰乱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其次,一部分, 城市商业银行存在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整, 董事会因有的作用,兵美的有得到发挥,“三
4 / 274 / 27
会一层” 在实践中还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内部人”控制是一种普遍现象。
1.2.2人才劣势
城市商业银行从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重组改制而来, 从业者大多是在原信用机构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相比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有很大差距。此外,目前的工资机制,也难以与大中型银行相比较,不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人员素质不单单影响现有业务的有效发展,也很大程度上了企业的创新,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2.3 技术设备劣势
IT 系统基础性平台将会成为现代银行业务中强大市场竞争力,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单一的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开发建设具有综合功能较强计算机系统,成本无法摊薄,平均运营成本是比较高的,只有通过降低业务系统需求才能满足。
2.2.4 产品劣势
城市商业银行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功能和类型单一,业务范围狭窄,清算通道缓慢, 中间业务收入较低(见表1)。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上的劣势, 使大量的优质客户的流失。这就是一些小规模的企业与当地商业银行关系非常好, 一旦这些企业发展壮大后,往往成为大银行的客户的原因。
2.3城市商业银行机会(opport unity) 分析
2.3.1未来几年保持良好的经济环境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02-07年这五年间,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67%,这一趋势将继续。尽管,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的影响,增长略有放缓, 然而,约占全球经济一半增长的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都以非常强劲的经济速度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 保护全球经济在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不会急剧下降。
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快,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2007甚至高达11.4%。这造成了许多问题,如通胀压力的增加,出口与投资比重过大,国际收支失衡明显, 过度的能源消耗等,今后的宏观的第一任务是制止经济增长偏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发展,然后, 宏观经济将适度紧张, 我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下滑。然而,由于固有的力量使国内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和的总体,所以,经济增长率将不会有较大的下降, 在未来三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是能够预料到的。目前,民营经济作为主体的湖北,其发展“快中见好”。在一方面,湖北GDP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 -2007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4.2%。在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呈现良好态势,优化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同步, 万元GDP能耗比全国低得多,消费、投资、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日益得到改善。在未来的几年里,尽管它会受到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影响,但要保持GDP的增长在10%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3.2金融环境总体向好
1. 小额信贷监管倾向于宽松,依靠现有的,从2008年开始,只要是能够满足三类行的城市商业银行, 可以申请省级跨地(市)的发展。这就给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一个很好的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中国银监会有关规定小额贷款监督趋于宽松,特别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说非常有利、
2. 存贷款利率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目前,我国的银行贷款利率差别很大,存在5 - 7百分点的实际利率。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宏观,货币紧缩, 实际利差可能会减少,但按照现有的银行体系,特别是对金融风险依然“兜底”,所以,利差的减小不大,就整体而言,仍将维持实际利差较大。
5 / 275 / 27
2.4城市商业银行威胁(threads) 分析
2.4.1金融竞争加剧的挑战
伴随着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改革不断加快,服务地方经济,小中型企业,城市居民不再是中小银行的特色, 大银行业务集中化、经营商业化和机构扁平化是大势所趋。此外, 城市商业银行将不断受到外资银行的挑战。在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合理竞争之下,除了运行良好少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外,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当一部分将面临“边缘化”的威胁。
2.4.2“行政性洗牌”变数存在
城市商业银行由负责建立和拥有大量股权, (特别是省) 负责减少金融风险的责任、。因此,省,市的控制力非常强,有着“生死予夺”的权利。近年来,许多省份在重组合并城市商业银行,安徽江苏完成了合并,湖南,山西,湖北,吉林,云南等省正在建设或有意向。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如果缺乏特色,规模小,所以,他们可能会失去生存资格
2.4.3 宏观对规模拓展有一定影响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的势头明显,所以货币紧缩。特别是2008年, 不仅决定实施“从紧的货币”,以及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开展强大的“窗口指导”,这显然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有一些负面影响。
6 / 276 / 27
3 招商银行战略要素综合评价
3.1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3.1.1中国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支持,目前,中国政通人和, 国力日益繁荣, 为银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但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银行业的发展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宏观经济稳定, 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全年GDP增长保持在7%以上,相比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是独树一帜。与此同时,自1997年以来基本处于低运行的物价水平,几个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连续下降。高增长,低通胀,说明了居民的财富正在快速的增加。到2002年底,居民储蓄存款达8.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5%。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初见成效,民营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良好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给我国的银行业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规模扩张,提高资产的质量,和利润增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为我国的银行持续增长做出基本保证。但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今日, 中国经济将逐渐深入和世界,外面经济波动会通过投资,汇率,贸易引入中国,中国的经济想要走出这个圈子,是很困难的。竞争加剧, 市场的波动和投机升温,将直接威胁到我国脆弱的金融业。
3.1.2 城市商业银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在中国把城市商业银行分为两大类:一是北京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为代表的一类,他们的资产均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可以在多层次的业务与当地其他银行竞争,全国各地的不超过5个这样的银行;第二类,是其他大中型城市商业银行,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资产规模,力量相对薄弱。根据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框架的决策,五力分别是:潜在进入者,银行行业竞争者,替代品,消费者和资本提供者。利用波特的分析框架,从这五个方面简要分析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背景:
(1)银行间的竞争,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的景观划分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外资银行等多个层次。在市场结构方面,目前来讲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较高,小程度的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高,具有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特征。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在金融网络技术和下金融解除管制背景下,银行的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一些工商企业,IT公司,开始尝试金融服务业,其新的操作模式为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伴随着不断发展得资本市场,越来越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资本的需求使银行的结构和客户群的变化,招商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产品开发能力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都比较弱,会出现客户资源转移。
(4)资本提供者(卖方)谈判力,因金融资产的稀缺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提供者有更大的选择。城市商业银行在实力、规模和品牌声誉都不能与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和资本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弱。
(5) 客户(买方)的议价能力,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可替代性增加, 对特定金融机构的依赖持续下降,以及银行服务的信息,适用范围,质量,收益率需求量增加,银行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因为缺少战略意识,市场定位不清晰和本身所存在的缺点,致使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怎样建立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优势互补,应该是探求商业银行发展道路的基本立足点。
3.2地域环境分析
(1)区位和资源优势,人口241万(2010年),面积144.07平方公里,十年的建设后,招商在我国
7 / 277 / 27
已成为重要的机械工业城市,电力设备和机械制造,以及化工,石油,食品产业构成招商产业的支柱产业。招商是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水路交通枢纽之一,成为南北经济和贸易重要的港口。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2.012十亿人民币,同比增长n.2%,这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03.1亿元人民币,增长1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6%。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3n.8亿元人民币, 22。9%的增长。达到了503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10.6%。在2002年上半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1%,2773元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加快了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实施工业120个重点项目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9.3%。作为重点培育的汽车、信息、医药、食品和电子产业总产值,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6%。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综合指数和利润总额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动取得进展, 绿色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34%,高质量的粮食作物覆盖率提高8.1%,作为大灾之年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农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41.8%元。旅游总收入增长23.6%。非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长的附加值3%,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58.2%,区街企业、乡镇企业达到产值分别增长24.5%和15.8%,分别为18.2%和18.2%的利润增长。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7亿元, 同比增长25.3%,投资的带动作用显著,投资率比上年增长了2.4%。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27.4亿元, 同比增长19.2%,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9.1亿元, 增长27.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亿元,增长45.2%,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程,在棚户区改造进展快速,年内完成7212000平方米的住宅区,比去年同期增长574000平方米住宅区。
3.3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3.3.1业务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从20%高质量的客户手中得到利润的80%。加入WTO后,高品质的客户可能损失,成本低,风险小,高利润的在中间的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压力将加大,中资银行的业务收到挑战,在每个阶段不同。在刚开始加入WTO时,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由于目前中资银行外汇头寸充足,影响不会太大。在入世两年后,外资银行可以办理人民币业务,会给中资银行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由于中资银行人民币的资金充足, 能够承受的挑战;参与世贸组织五年,中外商业银行实行相同的国民待遇,中国的商业银行将受到全面而严峻的挑战。
3.3.2经营机制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挑战
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业务创新能力有限,再加上资产人均盈利能力低。加入WTO后,由于激烈的银行竞争,毛利率将有所收窄,利率逐渐市场化;商业银行利差最终将由市场竞争决定,对部分中国商业银行有可能亏损。此外,在入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些行业经营状况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将提高竞争力,但汽车,农业这样的弱势行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在竞争力较弱的行业中也会相应增加。加入WTO后,透明度的要求也增加,信息披露后实行公开,将会对中国的银行信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优秀管理人才争夺的挑战。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人员薪酬体系仍然是有缺陷的,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较小的分配差距,这并没有对员工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外资金融机构高薪,对于国内金融业业务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巨大的吸引力,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培训和和更透明的职业发展规划等
3.4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一是对外资引进有利,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到2001年n月末, 外汇贷款额达到140亿美元, 超过80%的这些贷款为国内贷款,由海外母公司的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来解决超过70%,而国际金融市场上,外资银行贷款已成为中国的外国资本流入的重要渠道之一。加入Wl,0后, 外商投资企业将抓住在中国等
8 / 278 / 27
新兴市场最具发展潜力,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增加。与此同时,逐渐的取消对外资银行业务和地域的,外资银行会更深和更广泛的程度上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致使有一个给为完善的金融服务,这将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此外,外资银行为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外资银行大多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和长期的发展在国际金融机构,具有完整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外资金融机构的优势,会对中国金融企业的造成强大竞争压力,鼓励中国金融企业采取具体措施,提高竞争力,深化改革。在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同时加强竞争,也将更广泛的合作,为中国的银行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外资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先进的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在中国的银行能产生优良的示范效应。中国的银行可以能够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银行的先进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金融创新的水平。是有利于中国的银行开拓国际金融市场。加入WTO后,依据互惠原则,准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银行向海外扩展他们的业务将主要由其自己的操作条件和东道国的金融监管的,不受市场准入条件,这对于我国有着良好的经营业绩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大舞台上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招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优势在于,预计将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外资金融机构。人才的流失,不仅会降低银行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拓展能力,同时也可以带走部分客户。所以,人才竞争是比客户,资金竞争更为严重的竞争。
3.4资产质量
截至2002年底,招商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155.07亿元, 其中包括:85.31亿元贷款金额, 20.9亿元不良贷款金额,25.03%的不良贷款率,超出标准的10.03%(见表4(3),其中,2.08亿元逾期贷款, 17.81亿元呆滞贷款, 坏账贷款金额为1.01亿元,呆滞贷款占到不良贷款总额的85.22%,结果表明,不良贷款将超过80%的无法正常收回。在不良贷款2090000000元中,大多数都是在成立招商银行的初期,在原有的58家城市信用社带来的,都是历史问题。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为哈尔滨市商业银行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积极,稳定的经济政治环境,覆盖了在银行的营运过程中的要命的弱项。但是。如果将来宏观形势一旦逆转,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在劫难逃,将直接带来致命的打击给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从目前看,仅仅依靠自身的发展,招商银行不能消化历史过程中的不良资产,大量不良贷款的同时也给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其信誉,在对其未来的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截至2002年底,招商十大客户的商业银行贷款金额是23亿元, 4亿是最大单一客户贷款金额,分别为贷款总额的26.96%和4.69%,十大客户及单个贷款比例分别为1127.45%和196.08%,和标准值相比较(50%和10%)远远超出,表现为银行的风险集中,对贷款客户的分布高度集中。在十个最大的客户的贷款,33.19%为基础设施贷款。44.48%是高科技的贷款,
3.5.1负债结构
自它成立于1997年至今,招商银行的各种存款数量显著增涨,平均增长速度为20%(见表4一1,表4一2)。截至2002年底,招商银行负债达到了1,36亿元,包括了122.45亿元存款。在存款中,39.2亿元为储蓄存款,比重38.7%,61.9亿元企业存款,比重为61.3%(见表3一l)。583万元人均存款,低于全市其他七家商业银行的人均存款695万元低了112万元。225万元人均储蓄存款,比全市的人均储蓄存款387万元又低了162万元。每个机构网点的平均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分别为3240万元和5116万元,分别高出全市的平均值3240万元和5116万元,分析招商银行的储蓄存款比重低的原因表明了:
(1)企业品牌、形象、声誉较差,得不到居民的认同: (2) 不合理的机构网点分布,存在低效网点; (3) 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人员过多,。
3.5.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一,流动充足性分析
9 / 279 / 27
流动比率是25.06%,比标准值高0.06%;6.19%的存款准备金率,比标准值高1.19%;中长期贷款比率为21.22,在标准值范围。流量充足指标表明:招商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良好的流动性。25亿元的债券资产,货币市场保持了强劲的融资能力。但由于不良资产占相当大的比重,长期资产较多,加上长期债务的金额短缺,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长期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依赖率高达83.1%,期资金被长期占用的现象严重。
第二, 资本充足率分析 经过三年的亏损,从2000年开始招商银行扭亏为盈, 当年盈利2086万元, 2001年盈利额达到11600万元, 2002上半年,继续实现盈利12300万元。到2002年底,其利率是84.87%,资本利润率51.9%,0.9%资产利润率,偏低的资产利润率是因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引起的。见表4一4, 2000年开始,招商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财务收入比重下降,中间业务收入从1.52%,微升至1.%,证明了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获得的利息收入仍然较重, 小风险,高额利润的中间业务收入比例不值得一提。利润是增加有效的信贷,增加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员工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客观上造成了招收本科及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无法进行的,较强的工作能力,年轻,高学历,专业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与客户建立人才的高级管理人员不能进入。与此同时,太多的冗员也使的银行工作的培训和发展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估,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方面都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
10 / 2710 / 27
4 对招商银行目前所实施战略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4.1品牌的建设是重点
品牌是提高效益、抢占市场,打败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一个有着竞争优势的品牌是客户忠诚度、企业美誉度、社会知名度的综合表现。城市商业银行要深刻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扩大品牌的外延与内涵,坚持以服务为后盾,通过形象宣传的手段,并着重情调可不关系要良好。要重点凸显地方银行的特点,为“中小企业银行”、“市民银行”为突破口,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心系市民福祉”的品牌推广战略。员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功能的建设和窗口形象,找准特色服务和优势业务,形成具有特点的主导金融产品和业务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提高社会意识和公众信誉,力争成为当地一个闪亮的“金融名片”。招商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完善建立品牌的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业务开发
随着银监会的成立,保险、证券、银行——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结构最终完成。在未来一个时期,目前的金融体系框架,不太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传统的银行业务将继续成为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的主体,还会是银行的盈利基础。所以,招商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深化发展和巩固传统银行业务形成品牌,总得构想应该是: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做到业务特色。银行中间业务要努力发展,投资和融资业务的稳健发展。工作区,使资源倾斜和流向高收益地区。
第二,中间业务
自从20世纪80年代,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间业务成为如今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通过中间业务收入的发展已经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务一起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因此,中间业务自然成为商业银行的竞争重点。招商银行的中间业务经历了五年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正在步入系统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4.2服务渠道建设
服务渠道是商业银行对于客户提供服务 (产品)的方式和途径。这几年来,招商城市商业银行有形服务大大发展, 为各种业务顺利和完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相比于同行业,电子虚拟银行服务渠道相对较弱, 缺乏基本的服务运和产品。对于品牌建设, 银行应建立以对抗传统的服务渠道有形物理网点为基础,与看不见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发展的多元化服务渠道体系。当前,招商银行的公司银行业务服务渠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客户与业务经理“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柜台服务;个人银行业务的服务渠道主要包含了分支行网点的业务人员的“一对一”中期和长期贷款 √ 代收(缴)费 √公司银行业务是招商银行的主导性业务,这不仅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发展,甚至生存有关。在处理营销控制、协调关系的基础上的公共业务和其他业务风险的关系, 招商城市商业银行应采取的产品策略: ①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当下有的产品做出升级,完善,不断增加附加价值; ②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要客体,将招商银行的资产和结算业务等各项业务化结合,营造“市民银行,中小规模的银行”的市场形象,为了市场的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③积极研发和参考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④在基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将资本市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融入客户营销过程之中,为了反映的整体优势。
4.3建立战略联盟
由于单一城市制的组织模式有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从战略的眼光看,突破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域,通过相互间的联合,实现组织模式的创新,既可拯救一些处于困境中的银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又可突破市场进入障碍和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的效益。
招商银行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来借鉴相对“先进”的城市商业银行(如上海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共同进步的目的;反过来,也可以从相对“后进”银行的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同样的漏洞。通过战略联盟,可以积聚有限资
11 / 2711 / 27
金,以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 2002 年由招商银行牵头的东大街银团贷款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战略联盟,招商银行可以发挥规模效益,加速金融创新,在金融电子化建设方面,利用“易于移植、可以共享”的特点,分担建设成本,共享运行平台,以突出整体优势,发挥规模效应,切实提高效益。
4.4加强资产质量管理
质量是银行发展的前提和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基础,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招商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管理机制,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极大降低新的不良资产的发生率;通过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清收管理,强化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与清收,争取使不良贷款率降至 15%以下。
12 / 2712 / 27
结 论
利用四大战略解决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第一, SO 战略,即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的外部机遇,通过不断做大规模来扩大发展空间。首先,面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和严峻的外部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出特色,与大银行实行错位经营,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因为以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力很难与大银行在“正面交锋”中取胜,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学会放弃与退出,实行利基战略,选择最能整合自身优势的目标市场。其次,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争取取得当地的支持,支持力度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势态。第四, WT 战略,即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由于湖北省内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普遍良好,完全有条件发展,同时,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是民营或准民营性质的银行,所以不宜进行战略重组。走合作发展之路将是一种理想选择,可以以资本联合为纽带,互相参股形式实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间进行,也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银行间进行,这种“抱团出击”的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其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人才既能带来新的理念,也可带来竞争。同时完善用工激励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内动力,尤其是市场人员。再次,切实抓好明晰产权关系与完善法人治理工作,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商业化进程。
13 / 2713 / 27
参考文献
1.乔海曙.聚变打造增长圈: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J].上海金融,2002,3:4. 2.周正平.试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的重新定位一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战略[J].经济师,2003,6:47.
3.韩文亮.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银行家,2006,7:3.
4.薛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5,12:45.46.
5.向力力.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3-34. 6.朱建武,李华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效应分析[J].金融论坛,2007,l:27. 7.关景春.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四个建议.中国金融网,2009.4.12. 8.黄建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0(5):24—30. 9.赖淑珠.美国社区银行模式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J].中国企业家,2005(14):102—103. 10.李明.徽商银行模式: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一条新出路?[J].中国新闻周刊,2006.1. 11.陆桂娟.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金融,2006(7):50—51. 12.邱兆祥,赵丽.城市商业银行宜定位于社区银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4—6. 13.延红梅.实现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访上海银行行长陈辛[J].中国金融, 14.2006(2):29—30.
15.杨书剑.跨区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美梦还是梦魇[J].银行家,2006(7).
16.姚建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战略选择与市场定位[J].中国金融,2009(22):—55. 17.张娟.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0(4):173—175. 18.虞群娥,郭扬.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再思考[J].湖北金融,2010(1):24—25. 19.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五年总结:现状、特点及问题[J].银行家.2011
20.顾海兵,米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国内外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9,6
14 / 2714 / 27
致 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15 / 2715 / 27
东北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选题结合实际,应具有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符合专业方向; 2.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能基本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中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3.论文格式符合“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基本规范”及“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补充规定”; 4.结论与建议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论文字数在10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与技术参数 【单击此处输入内容】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论文题目】 【专业】 班级 【12?】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1.2015年10月中旬布置论文题目; 2.2015年10月-12月查阅、整理资料、论文写作; 3.2015年12月30日前交论文初稿; 4.2016年1月-4月修改论文; 5.2016年4月25日提交正式论文。 接受任务日期2015年10月15日 要求完成日期2016年4月25日 学 生 (签名) 指 导 教 师 (签名) 院 长 (签名) 2015年10月15日 16 / 2716 / 27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满分20分):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 月 日 【姓名】 所在班级 【论文题目】 【专业】 【12?】 17 / 2717 / 27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意见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评阅人评语: 成绩(满分20分): 评阅人签字: 2016年 月 日 【姓名】 所在班级 【论文题目】 【专业】 【12?】 18 / 2718 / 27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评语: 成绩(满分60分): 答辩委员会签字: 学院意见: 最终等级 院长(签字或盖章): 2016年 月 日
19 / 2719 / 27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指导教师用)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6 年 月 日
等级 评分指标 内容的科学性、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文格式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评分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撰写水平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对论文观点的分析能力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文献综述、基础知识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成绩(合计) 此项折合后的成绩(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20%)
指导教师(签字):
20 / 2720 / 27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评阅人用)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6 年 月 日
等级 评分指标 写作能力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评分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论文水平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论文工作量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成绩(合计) 此项折合后的成绩(评阅人给出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20%)
评阅人(签字):
21 / 2721 / 27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答辩委员会用)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6 年 月 日
等级 评分指标 内容的科学性、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文格式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评分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20>X≥18 18>X≥16 16>X≥14 14>X≥12 X<12 撰写水平 25>X≥23 23>X≥21 21>X≥18 18>X≥15 X<15 对论文观点的分析能力 语言表达水平,答辩时的反应能力 15>X≥14 14>X≥13 13>X≥11 11>X≥9 X<9 15>X≥14 14>X≥13 13>X≥11 11>X≥9 X<9 成绩(合计) 此项折合后的成绩(答辩委员会给出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60%)
答辩委员会(签字):
22 / 2722 / 27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表(论文等级用)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6 年 月 日
各项成绩汇总 指导教师给出的折合后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20%) 评阅人给出的折合后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20%) 答辩委员会给出的折合后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60%) 综合评定成绩(合计) 论文等级 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 评分
答辩委员会(签字):
23 / 2723 /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