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馆藏西汉时期T型帛画
今天介绍:一幅画在帛(bó)布上的画,它的名字叫做“湖南长沙马王堆汉代T型帛画”,名字是不是很长?整幅画呈“T”字型,上面宽92厘米,下面宽47.7厘米,全长一共205厘米,画面完整,形象清晰。它是画在绢帛上的。据记载,它叫做“非衣”,因为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非常像一件长袖欲舞的衣服。
这副帛画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是出殡的时候举的旌幡(fān),就像旗子一样。入葬时,作为随葬品覆盖在棺椁上。这是目前发现的汉代陪葬帛画中,最精美的一幅。
这幅画的构图分三部分,分别表示天上、人间还有地下。天上画有传说中的烛龙神,周围有仰首而鸣的立鹤、俯身飞舞的鸿雁,它们都是天上的瑞鸟仙禽;还有太阳、月牙,月亮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有一女子凌空飞舞,双手攀住月牙,这应该就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人间部分画的是墓主人在三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告别人间、缓缓升天。地下呢,则有一位赤身裸体的巨人托举大地,还绘有神话中的大鱼和异兽。画的主题是让去世的人灵魂升天、入土为安。
画面以朱红、土红、暖褐为基调,石青、藤黄、白粉等丰富的色彩运用服从于统一的色调,产生了华丽、热烈的效果。这幅2000多年前的帛画,已经没有韧性了,既不能把他卷起来,又不能把他折叠,1972年发现之后,考古学家费了很大的心血,才把它发掘出来,现在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