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209000 A(43)申请公布日 2021.01.12
(21)申请号 202010959196.2(22)申请日 2020.09.14
(71)申请人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耀华路251号(72)发明人 何娇 王町 张少伟 谷志旺
王伟茂 蔡观生 张波 陈雪峡 孙沈鹏 任瑛楠 王佳伟 (51)Int.Cl.
B65G 11/02(2006.01)B65G 11/18(2006.01)B65G 11/20(2006.01)E04F 17/1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12209000 A(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包括能够将脚手架各层的建筑垃圾快速的运输至地面指定地点的垂直运输通道总成,所述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包括数量与脚手架的层数相对应的多个投物管道,多个投物管道一一对应设置在脚手架的不同建筑层上,在上下相邻的投物管道之间设有至少一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投物管道共同对接成一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的垂直通道。本发明能够将建筑垃圾垂直清运至地面指定地点,不但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效率。
CN 11220900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包括能够将脚手架各层的建筑垃圾快速的运输至地面指定地点的垂直运输通道总成,所述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包括数量与脚手架的层数相对应的多个投物管道,多个投物管道一一对应设置在脚手架的不同建筑层上,在上下相邻的投物管道之间设有至少一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投物管道共同对接成一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的垂直通道;
在地面指定地点设有一用于盛放通过垂直通道运输的建筑垃圾的封闭收集箱,所述封闭收集箱与垂直通道的下端通过出物管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闭收集箱内壁顶部与出物口的上方各设有一用于检测建筑垃圾整体体积的红外感应器,且在其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建筑垃圾重量的称重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物管道包括内外径均与主管道的内外径相同的投物主管道,在所述投物主管道靠近脚手架的一侧上设有一投物口向上且与投物主管道成一定夹角的投物支管道,所述投物支管道的内外径均小于投物主管道的内外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物主管道上下端分别通过固定环扣和连接环扣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固定环扣通过固定盘扣固定连接在脚手架的横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物支管道与投物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30-4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道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用于降低建筑垃圾运输速度的主减速挡板,在所述投物支管道的出物口的下侧设有一延伸至投物主管道内的辅助减速挡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投物管道、出物管道以及封闭收集箱的外侧设有采用隔音吸声材料制成的隔音吸声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投物管道、出物管道以及封闭收集箱的内侧设有采用减震防撞材料制成的减震防撞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通道的上端盖设有防止灰尘从其顶部漏出的顶盖。
10.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脚手架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对应的投物管道从投物口投入;S2:通过投物口投入的建筑垃圾在垂直通道内从上至下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主减速挡板以及辅助减速挡板对其进行减速处理;
S3:经过减速处理的建筑垃圾最终通过出物管道运输至封闭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
2
CN 112209000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S4:建筑垃圾在封闭收集箱堆积至需要进行处理的重量时,操作人员打开封闭收集箱的密封门进行集中清运。
3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1/4页
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0003]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建筑垃圾的清运是一项简单但却又不可忽视的工程,特别是在既有建筑改造领域,拆除工程占比非常之大,快速安全环保的将建筑垃圾运出施工区域是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部分。[0004]目前,现有的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垃圾的运输,一般分为机械运输及人工运输,高层建筑一般利用施工电梯或专门设置的垃圾清运电梯及塔吊来运输建筑垃圾,但很多高层建筑建设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并未安装电梯,因此绝大部分建筑垃圾只能通过人工进行运输,而人工运输则采用人工手推车运输的方式从脚手架通道向下运输施工垃圾,采用人员运输不但提高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人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效率,给建筑垃圾的运输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建筑垃圾垂直清运至地面指定地点,不但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效率的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7]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包括能够将脚手架各层的建筑垃圾快速的运输至地面指定地点的垂直运输通道总成,所述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
[0008]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运输通道总成包括数量与脚手架的层数相对应的多个投物管道,多个投物管道一一对应设置在脚手架的不同建筑层上,在上下相邻的投物管道之间设有至少一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投物管道共同对接成一垂直布置于脚手架的外侧的垂直通道;
[0009]在地面指定地点设有一用于盛放通过垂直通道运输的建筑垃圾的封闭收集箱,所述封闭收集箱与垂直通道的下端通过出物管道相连通。[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封闭收集箱内壁顶部与出物口的上方各设有一用于检测建筑垃圾整体体积的红外感应器,且在其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建筑垃圾重量的称重装置。
[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投物管道包括内外径均与主管道的内外径相
4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2/4页
同的投物主管道,在所述投物主管道靠近脚手架的一侧上设有一投物口向上且与投物主管道成一定夹角的投物支管道,所述投物支管道的内外径均小于投物主管道的内外径。[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投物主管道上下端分别通过固定环扣和连接环扣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固定环扣通过固定盘扣固定连接在脚手架的横杆上。[0013]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投物支管道与投物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14]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主管道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用于降低建筑垃圾运输速度的主减速挡板,在所述投物支管道的出物口的下侧设有一延伸至投物主管道内的辅助减速挡板。[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投物管道、出物管道以及封闭收集箱的外侧设有采用隔音吸声材料制成的隔音吸声层。[001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投物管道、出物管道以及封闭收集箱的内侧设有采用减震防撞材料制成的减震防撞层。[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垂直通道的上端盖设有防止灰尘从其顶部漏出的顶盖。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19]S1:将脚手架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对应的投物管道从投物口投入;[0020]S2:通过投物口投入的建筑垃圾在垂直通道内从上至下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主减速挡板以及辅助减速挡板对其进行减速处理;[0021]S3:经过减速处理的建筑垃圾最终通过出物管道运输至封闭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
[0022]S4:建筑垃圾在封闭收集箱堆积至需要进行处理的重量时,操作人员打开封闭收集箱的密封门进行集中清运。[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对在建筑垃圾进行运输时,只需将每层的建筑垃圾放入投物管道内,并由主管道将建筑垃圾向下输送,最终运输至封闭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不但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效率和减少了扬尘;另外,运输管道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组装,使运输管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还可使本发明的垂直运输通道能重复利用;同时在垂直运输通道的外侧设置隔音吸声层,且内侧设置减震防撞层,可降低施工垃圾掉落时的噪声,并对运输管道进行有效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封闭收集箱内壁顶部与出物口的上方各设有一用于检测建筑垃圾整体体积的红外感应器,且在其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建筑垃圾重量的称重装置,采用红外感应器与称重装置共同监测已收集建筑垃圾量,并可对垃圾清运量进行统计,且通过称重装置实现统计。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5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3/4页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26]图2为本发明纵向剖视图;
[0027]图3为本发明封闭收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固定安装在脚手架上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5为本发明投物管道结构示意图;[0030]图6为本发明投物管道的纵向剖视图;[0031]图7为本发明固定环扣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8为本发明固定盘扣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9为本发明连接环扣的结构示意图;[0034]图10为本发明顶盖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11为本发明出物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37]参照图1-图11所示,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通道,包括能够将脚手架各层的建筑垃圾快速的运输至地面指定地点的垂直运输通道总成100,垂直运输通道总成100垂直布置于脚手架200的外侧。
[0038]垂直运输通道总成100包括数量与脚手架200的层数相对应的多个投物管道110,多个投物管道110一一对应设置在脚手架200的不同建筑层上,在上下相邻的投物管道110之间设有至少一主管道120,主管道120与投物管道110共同对接成一垂直布置于脚手架200的外侧的垂直通道。
[0039]在地面指定地点设有一用于盛放通过垂直通道运输的建筑垃圾的封闭收集箱130,封闭收集箱130与垂直通道的下端通过出物管道140相连通,垂直通道的上端盖设有防止灰尘从其顶部漏出的顶盖170,能够有效的减少了扬尘。[0040]出物管道140包括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第一段管道与第二段管道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35°,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将建筑垃圾有效的运输到封闭收集箱130内,避免建筑垃圾堆积在出物管道140内,避免堵塞。
[0041]在封闭收集箱130内壁顶部与出物口的上方各设有一用于检测建筑垃圾整体体积的红外感应器133,在红外感应器133的外侧扣盖设有保护罩134,且在其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建筑垃圾重量的称重装置132,通过称重装置132称量封闭收集箱内部的建筑垃圾的整体重量以及通过红外感应器133检测建筑垃圾的整体体积,只要有其一到达需要进行处理的设定值,操作人员打开封闭收集箱130向上开启的清运门131进行集中清运即可。[0042]投物管道110包括内外径均与主管道120的内外径相同的投物主管道111,在投物主管道111靠近脚手架200的一侧上设有一投物口向上且与投物主管道111形成一定夹角的投物支管道112。
[0043]投物支管道112的内外径均小于投物主管道111的内外径,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保证投放至主管道内的建筑垃圾不会被其堵塞,进一步提高了该垂直运输通道的实用性能。
6
CN 112209000 A[0044]
说 明 书
4/4页
投物主管道111上下端分别通过固定环扣160和连接环扣150与主管道120相连通,
固定环扣160通过固定盘扣180固定连接在脚手架200的横杆上,采用此可拆卸方式进行组装,使运输管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能够使该垂直运输通道能重复利用。[0045]投物支管道112与投物主管道111之间的夹角为30-45°,在本实施例中投物支管道112与投物主管道111之间的夹角为45°,采用此种结构能够确保将建筑垃圾较为方便的投放至主管道内。
[0046]在主管道120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用于降低建筑垃圾运输速度的主减速挡板121,在投物支管道112的出物口的下侧设有一延伸至投物主管道111内的辅助减速挡板113。
[0047]辅助减速挡板113与主管道120的内壁之前的角度为45°,采用此种结构不但能够降低建筑垃圾的运输速度,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在主管道120内扬起的灰尘通过投物管道110扩散至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中,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的舒适度。[0048]主管道120、投物管道110、出物管道140以及封闭收集箱130的外侧设有采用隔音吸声材料制成的隔音吸声层300,主管道120、投物管道110、出物管道140以及封闭收集箱130的内侧设有采用减震防撞材料制成的减震防撞层400,采用上述结构可降低施工垃圾掉落时的噪声,并对运输管道进行有效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0049]一种用于多层建筑施工垃圾的垂直运输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0]S1:将脚手架每层的建筑垃圾通过对应的投物管道从投物口投入;[0051]S2:通过投物口投入的建筑垃圾在垂直通道内从上至下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通过主减速挡板以及辅助减速挡板对其进行减速处理;[0052]S3:经过减速处理的建筑垃圾最终通过出物管道运输至封闭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
[0053]S4:建筑垃圾在封闭收集箱堆积至需要进行处理的重量时,操作人员打开封闭收集箱的密封门进行集中清运。
[0054]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对在建筑垃圾进行运输时,只需将每层的建筑垃圾放入投物管道内,并由主管道将建筑垃圾向下输送,最终运输至封闭收集箱内进行集中处理,不但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运输效率和减少了扬尘;另外,运输管道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组装,使运输管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还可使本发明的垂直运输通道能重复利用;同时在垂直运输通道的外侧设置隔音吸声层,且内侧设置减震防撞层,可降低施工垃圾掉落时的噪声,并对运输管道进行有效保护,提高其使用寿命。
[005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7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8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3
图4
图5
9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6
图7
图8
图9
10
CN 112209000 A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10
图11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