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以及他们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责任以及合作、计划等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在计划制定、合作分享、行为监控和管理以及认识和评价自身变化等方面存在不足,这需要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英语;学习策略 一、引言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始终没能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突破性的改革,大学英语“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的现象长期未能得到改变。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了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1]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2004年实施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均有很大改变,其基本模式

就是大班授课(读写)+小班实践(听说)+网络自主学习,这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自主学习要求。该模式中网络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新增加的一个模块,它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

但是新模式的推行并没有理所当然地带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开始感到迷茫。他们在中学习惯了依赖教师的应试教育模式,无法很快适应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模式。徐锦芬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也表明,现阶段中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他们已经适应以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依赖老师。[2]64-68因此,很有必要调查了解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及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建构过程只能由学习者本人来完成。

Holec首次将自主学习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领域,他将自主定义为“管理自身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能够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

容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3] Dickinson认为,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全权负责有关他本人学习的所有决策和这些决策的实施。他还举了自主学习的五大特征:意识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能形成自身的学习目标;选择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监控使用的学习策略;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4]330-336Hedge列举了对自身学习负责的学习者的特点:学习者能够制定学习目标,知道如何有效使用语言学习材料,能够精心安排学习时间并积极发展学习策略等。[5]76

结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徐锦芬(2004)等认为自主学习者,特别是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者应做到以下几点: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监控并评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6]77-79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南京某高校542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分别为 227人和315人。他们都是来自教改班的学生,接受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根据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中被安排了有老师指导的课堂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后自主学习。

2.调查问卷。本研究设计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除个人信息外,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看法、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和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使用情况,每部分包含10道题。问卷采用莱克特五级记分制(1-5 Likert-Scale),要求学生从五级选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即1:完全反对;2:基本反对;3:不确定;4:基本赞同;5:完全赞同)。通过问卷调查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以及他们在课堂、课外的自主学习状况和策略使用情况,从而比较客观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现状。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适用性,我们在平行班进行了预测,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并作了适当的调整,保证了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42份,回收问卷542份,均为有效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中的第1至10题调查了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看法,11至20题调查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21至30题调查了学生课外学习情况,31至40题调查了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使用情况。下面我们对每个题项进行了具体统计和分析,通过这些数值的分析,基本可以得知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

(一)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认识

表1列出了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认识,其中前三题是关于学生对自主学习和教师关系的认识。从表中可以看出,多达74%的学生都

不认同自主学习是不需要老师的学习,平均值只有2.15。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离不开老师的介入和帮助,这与第四题只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脱离老师的正常课堂教学自主学好英语是相一致的。学生对于第二题“自主学习使教师的责任减轻了”和第三题“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者,学好英语还得靠自己”的反应可以看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与第九题94%的学生赞成“自主学习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责任感”是一致的,说明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责任。

第六题是“自主学习较适合于中高学习者”,有62%的学生表示赞同,另外有30%的学生认可第五题“自主学习往往使学习停留在表面”,这说明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意义和本质的认识还不清楚,特别是低水平学习者相对缺乏胜任感,他们不能通过自主学习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对最后四题的认可度都很高,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认同自主学习及其带来的益处。91%的学生赞同第八题,即“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交流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反映了学生意识到合作与共享在自主学习中的意义。

(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自主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从第十一到第二十题,调查结果见表2。前三题是关于学生课堂回答

问题时的表现,数据显示只有20%的学生赞同他们在课堂上会主动提出或回答问题,相反有64%的人表示他们不会这么做。第十二题是“回答问题之前不担心自己回答错”,也只有29%的学生表示赞同。第十三题有47%的人表示他们不敢当众发言,另有20%的人选择不确定。学生对这三题的反应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信心,不愿主动提问或发言。

第十五到第十七题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与分享。77%的人表示他们遇到问题会与同学讨论,93%的人认为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对自己有很大帮助,69%的人表示他们喜欢参加课堂讨论活动。另外第二十题也有78%的学生表示他们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这些充分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并且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甚至喜欢这样的教学活动和方式。另外有73%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或选择,86%的学生表示自己有重点有选择地听课做笔记,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需要,他们知道有选择地听课记录,并且希望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以满足个人学习差异的需求。

(三)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自主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分是了解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其结果见表3。第二十一题是“我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计划以

及时间表”。对此有51%的学生表示赞同,有过半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接下来的三题关于具体的学习计划安排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是这么做的。例如,对于第二十二题只有29%的学生表示他们每次课前都会主动预习;32%的学生说他们课后会及时复习、归纳整理和巩固;第二十四题关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另外找一些习题做”,也只有42%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到了。对这三题选择“不确定”的学生的比例也很高,分别为48%,44%和35%。这说明学生似乎有目标计划意识,但由于缺乏策略能力和教师的指导、监控和帮助,他们普遍缺乏计划执行力,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目标和计划还不是很明确或不是很具体可行。第二十五题是“我会到图书馆借阅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书”,只有38%的学生表示他们会这么做,这说明在课外学习计划中给自己提出更高目标和挑战的学生不是很多。

第二十六题是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或方法帮助理解课外材料”,有56%的学生表示他们会这么做。另有63%的学生表示当他们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不同时,他们会注意找出原因。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二十八和第二十九题反映了学生课外学习中合作交流相对较少,有43%的学生认为他们会把课外学的东西和老师或同学交流,40%的学生会尽可能利用身边可以练习英语的机会。对于第三十题“我会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总结”,只有30%的学生表示会这么做,这反映了大多数学生未能关注自己学习中的变化,缺乏对自己学习计划的有效管理。

(四)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使用情况

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体现就是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评估。自主学习状况调查问卷的第四部分就是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这一部分也最能反映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策略能力普遍较低,平均值都在3分以下。前六题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和控制能力。除了第三十二题外,其它五题都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不符合他们的情况,表示符合他们情况的比例最高的第三十二题也只有18%。特别是对第三十四题“我会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还要改善”和第三十五题“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的材料来学习”,选择反对的学生分别占到79%和72%。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或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

62%的学生对第三十七题“能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并能为此采取恰当计划策略和评估策略”持否定看法,另外31%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也就是说只有7% 的学生认为自己能恰当使用计划策略和评估策略。相似的第三十九题也只有8%的学生认为他们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三十八题是“我评价自己学习英语进步的情况,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和改进措施”,对此有67%的学生选择不赞成,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没有能够认识和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第四十题有83%的学生表示他们没有“借鉴优秀英语

学习者的经验,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很显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反思和管理能力,他们普遍缺乏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能力。

五、结语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自主学习状况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调查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他们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责任,但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学习上的被动和依赖性以及缺乏恰当的策略指导和培训,大多数学生未能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没有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普遍缺乏计划执行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在课外学习中未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分享;他们缺乏恰当的监控和评估策略,不能对自己学习上的变化做恰当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乏思考和控制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应有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不仅对自主学习中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支持协助等外部因素起着组织管理的作用,而且对影响自主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也起着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Littlewood在研究东亚二语习得环境的基础上,将学习者在教师指导性介入下的自主学习称为“后摄自主”(Reactive autonomy),将

完全独立于外界影响的学习自主行为称为“前摄自主”(Proactive autonomy),并且指出“后摄自主”的学习行为对东方学生可能更有效果。[7]71-94

因此,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行为监控和管理能力;加强形成性评估,指导学生认识和评价自身学习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学习中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信息反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Holec, H.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4]Dickinson, L. 1993. Talking shop: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J].ELT Journal, 47/4.

[5]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徐锦芬,徐丽.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7]Littlewood W. 1999.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