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语文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契合(qì) 矗立(chù) 客栈(zhàn) 消声匿迹(xiāo) ....B. 友谊(yì) 潜力(qiǎn) 苍劲(jìng) 怒不可遏(è) ....C. 青涩(sè) 徘徊(huái) 狭隘(ài) 语无伦次(lún) ....D.提供(gōng) 劝诫(jiè) 抉择(jué) 气冲斗牛(d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一些出版单位急功近利,出版的童书内容良莠不齐,画面也不够精美。 ....
B.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800多天,亚运会的筹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D.网络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或许不难,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并不简单。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近年来,全国各地“古琴热”不断_________,越来越多的人学起了古琴。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是在学一件乐器,更是在抒怀育情、_________经典。深邃苍远、空灵飘逸的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_________的文史底蕴,被历代文人尊崇为修身养性的“雅器”。曲为心声,琴曲熔铸着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念、人格追求,由此撞击人心,让听者产生_________的共鸣。 A.升温 继承 厚重 浓烈 B.升级 继承 凝练 强烈 C.升级 传承 凝练 浓烈 D.升温 传承 厚重 强烈 4.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结束。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观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留恋。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 ..A. “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是并列短语。
B. 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 C. “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D. “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是转折复句。 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c.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和《背影》。
D.《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名著阅读。(2分)
我看到了罗切斯特先生几天前硬要我收下的一串珍珠项链,我把它留了下来,这是我的。它属于那位已.
经在空中消失了的新娘。我把其余的东西打成一个包裹。钱包还有二十先令,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我把它放进了口袋。我系好草帽,扣上披肩,拿着包裹和那双没有穿上的拖鞋,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间。 选段中加点的“我”是谁?这段文字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 6.古诗文填空。(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睢》)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8)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9)《<论语>十二章》中,揭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__________________”写水中的月影。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1题。(16分)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来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齕(hé):咬。⑦胁:受挟制。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此皆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每句2分,共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然 不 售 酒 酸 怪 其 故
10.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要“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每空2分,共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3题。(4分)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2.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2分)
13.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_________________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2分)
⑦
⑤
⑥
④
①
②
③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5题。(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支疫情冲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4.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2分) 15.(1)阅读材料一,选出对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 2019年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阅读量持续上升。 B. 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 C. 我国近七成成年国民呼吁举办读书活动。
D. 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三成多的国民有了听书习惯。 (2)结合材料二,将下面六个词语组合成一副最恰当的对联。(1分) 渐润 阅读路 难阻 书香 疫情 国民心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20题。(16分)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
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6.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17.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4分)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抑。(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18.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19.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20.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 ~24题。(12分)
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张凡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
③《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谚’通‘修’,粗俗,鲁莽)。”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在系统的文
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础。
④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久前,、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有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⑤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3.选文③④段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3分) 24.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3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5 ~28题。(12分)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 齐
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4月1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
大。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到预警早,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25.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
2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 ..2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3分) 四、写作(满分60分)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以“珍藏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孙正义收购的一家公司,业绩在行业内一直排第三,员工士气低落。他的要求很具体:请你们振作精神,至少当一次第一,只要是某个月的第一就行了,成为某个月的第一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大家不愿意从第一的位置上退下来,从此长期是第一。
做到第一次赢,总是难的。这种难,在你的经验之外,对你来说,是从零到一。你有各种不喜欢和害怕,总是想着要逃跑,但它是你的必要之难,无论如何,都得完成,至少赢一次。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1 ~3分);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C(2分) 2.B(2分) 3.D(2分) 4.C(2分) 5.(4分)(1)B(2分)
(2)简·爱(1分)。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格(或敢于追求有尊严的爱)(1分)。 6.(13分)(1)窈窕淑女(2)百草丰茂(3)不畏浮云遮望眼(4)弓如霹雳强惊(5)朔气传金柝 (6)燕然未勒归无计(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8)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10)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16分)
7.(4分)(1)忠良诚实的人(2)痛心、遗憾(3)有的人(4)想要(每小题1分)
8.(4分)(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参见教参译文,酌情把握)(2)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每句2分)
9.(2分)然不售/酒酸/怪其故(每断一处1分)
10.(2分)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人才。(或答: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意思对即可) 11.(4分)类比(或设喻说理)(2分);亲贤臣,远小人(2分)。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量酒很平准,待客很殷勤,酒又酿得香醇。店铺门前的酒幌子高高挂着,但是美酒卖不出去,酒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去问他所知道的乡里年长的叫杨倩的人。杨倩说:“这是因为你店铺里豢养的狗太凶恶了。”他问:“狗凶猛,但是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情说:“人们都害怕狗呀!有的人让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买酒,可是你的狗却迎上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策略想要告诉给君主,那些大臣却像恶狗一样迎上去咬人,这就是君主之所以被蒙蔽和挟持,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之所以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二)(4分)
12.(2分)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1分);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1分)。 13.(2分)侧面描写(1分);乐(1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5分) (一)(5分)
14.(2分)人们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读书越来越便捷。(意思对即可) 5.(1)(2分)A
(2)(1分)疫情难阻阅读路,书香渐润国民心。 (二)(16分)
16.(3分)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1分):带“我”看戏,给“我”讲戏(1分):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1分)。
17.(4分)(1)“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1分),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1分)。
(2)运用排比修辞(1分),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1分)。
18.(3分)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1分),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1分),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1分)。
19.(3分)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1分):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腿,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1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分)。
20.(3分))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答出3点即可) (三)(12分)
21.(3分)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只答文题得2分)
22.(3分)道理论证(1分)。引用《尚书》中的名言,论述了不体会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珍视劳动的价值(或论述了不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1分),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1分)。
23.(3分)不能(1分)。③段是从“劳动技能的提升”角度论述的,④段是从“劳动精神的培育”角度述的(1分)。二者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或答:与第④段的首句相对应),所以不能互换(1分)。 24.(3分)示例:读了本文我意识到劳动对我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学校组织大扫除,我很反感,认为耽误学习。现在我明白了,劳动不仅可以锻炼我的劳动技能,还可以锻炼我的意志品质,以后我会积极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答案不唯一,写出启示1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1分,语句顺畅1分。) (四)(12分)
25.(3分)由西昌和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极其凶险的事件(1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6.(3分)“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作用(1分),说明森林大火发生在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季节的概率很大,如果删去,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1分),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
27.(3分)举例子(1分)、列数字(1分):列举凉山地区高海拔山峰多、救援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灭火难度增加(1分)。
28.(3分)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1分);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1分);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山谷之间风向变化比较快(1分)。 四、写作(满分60分) 29.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60)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顺畅,没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类文:(48~53)符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三类文:(40~47)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能分段,条理较清楚。 四类文:(31~39)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具体,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结构较混乱,条理不清楚。 五类文:(30 分以下)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语言不通顺,语病严重,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说明:
1.书写工整美观,无涂抹现象,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1--3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150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4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低于0分。 2.无文题扣2分。
3.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 4.标点符号一逗到底,扣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