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规划原理-113_真题-无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113_真题-无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城市规划原理-113 (总分13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全面准确地为可持续发展下定义。

A. 《全球21世纪环境报告》 B.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对策》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人类环境宣言》

2. 下列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法礼关系,对于城市的形制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则

B. 东周的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代,也是社会变革思想的“诸子百家”时代,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时代

C. 到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

D. 到宋代,礼制思想在城市形制中的体现更为突出,其城市形制是集中设置东西两市的格局

3. 下列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图纸的是( )。

A. 城镇体系规划图 B. 综合评价图 C. 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 D. 区域设置图 4. 下列关于管线共沟敷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道应位于其上面 B. 有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在一定条件下可共沟敷设

C. 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

D. 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严禁与消防水管敷设 5. 城镇体系的特征有( )。

A. 群体性、关键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B. 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C. 群众性、关键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D. 群众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6.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当中,( )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而制作的。

A. 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的配置 B. 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 C.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来增加群众更大需求

D. 依法建设城市建筑物,推进市容来发展经济

7. 以下四组城市当中,均属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是( )。

A. 徐州、杭州、泰州 B. 福州、漳州、沧州 C. 广州、潮州、扬州 D. 泉州、亳州、兰州

8. 保护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有关这三部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本要表达规划意图、目标和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本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B. 文本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和保护工作重点;规划实施管理措施等

C. 图纸用图像表述现状和规划内容,比例尺为1:15000~1:10000

D.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9. 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不是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A. 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B. 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 C. 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 D. 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

10. 影响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复杂多样,一般可以分为( )。 ①基本因素层 ②派生因素层 ③因子层 ④社会服务设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 航空港在满足选址的各项条件下,距城市的距离一般以( )为宜。

A. 10~20km B. 20~30km C. 30~40km D. 40~50km

12. 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多用于( )。

A. 大城市 B. 大、中城市 C. 中、小城市 D. 任何城市 13. 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不包括( )。

A. 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 B. 行政至上原则 C. 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 D. 行政公开原则

14.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区域的发展

B. 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的确定,必须避免局限于城市本身条件,而应将其放在与它有关的整个区域的开发过程中来进行考察

C. 城市规划可为区域规划提供有关区域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

D.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应与区域规划的布局骨架相互衔接协调

15. 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防灾措施描述有误的是( )。

A. 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 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C. 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D. 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 16. 在一个区域内,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物质性因素有( )。 ①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所处区域的交通条件

③所处区域的工业和农业发展

④原有生产力布局的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 ⑤所处区域的文化、社会心理、习俗、政策等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17. 在城市的规划调查中,社会环境的调查不包括( )。

A. 人口方面,主要涉及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B.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 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D. 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18. 城市用地的评价不包括( )。

A. 自然条件评价 B. 建设条件评价 C. 经济性评价 D. 城市政策评价

19. 在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关于避让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现有的让新建的 B. 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C. 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D. 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20. 能够适应“钟摆式”交通流的道路横断面类型是( )。

A. 四块板 B. 三块板 C. 两块板 D. 一块板

21. 行政合法原则的核心是( )。

A. 自由裁量权 B. 首长负责制 C. 依法行政 D. 行政公开

22. 建设城市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的要求,可分为( )两种类型。

A. 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 B. 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C.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D. 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23.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和制造、装配功能分别趋向于( )布局。

A. 空间分散;空间集聚 B. 空间集聚;空间扩散 C. 空间集聚;空间集聚 D. 空间扩散;空间扩散

24. 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A. 水土流失 B. 山体滑坡 C. 地基承载力 D. 地震

25. 在城市详细规划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

A.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B.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C. 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D.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26.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一般分为修建用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不适用修建的用地,下面用地属于修建用地特点的是( )。

A. 地形坡度在10%以下,土质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没有被百年洪水淹没的危险

B. 土质在修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地形坡度较大,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1.5m,有轻微的活动性滑坡

C. 地基承载力不小于60kPa和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层或流砂层的土壤,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

D. 经常被水淹没,且淹没深度超过1.5m。农业生产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埋藏,存在其他永久性设施和军事设施等 27. 下面对国土规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进行的战略布局

B. 考虑的问题更加宏观和长远,并不涉及到具体的建设方案和计划安排 C. 能为国民经济长远计划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D. 国土规划受到国民经济计划的影响 28. 一类用地的具体评价要求是( )。

A. 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采取人工加固措施

B. 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修建建筑物时,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 C. 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得超过1~1.5m,否则需要采取防洪措施 D. 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9. 大量研究表明,北美城市的社会空间的分异在主要表征及其空间分布模式上具有共同特点,下面不是其中的共同特点的一项是( )。

A. 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一表征是经济地位,其空间分布呈扇形模式,即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扇形区域

B. 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二表征是社会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即各个不同社会类型的人居住在不同的核状地域

C. 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二表征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即不同人口结构居住在不同的圈层地域

D. 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三表征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即不同种族背景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核状地域

30. 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排的原则的是( )。

A.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业用地 B. 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C.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D.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土地的需要,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1. 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其作用主要是( )。

A. 由政策导引和信息供应来支撑,将影响到整个土地市场

B. 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C.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D. 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规划目标相一致 32. 在城市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行政机制的法律基础在于( )。

A. 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及自由裁量权限 B. 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C. 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 D. 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

33. 城市商业服务中心的规模与职能、作用强度及影响半径,是由( )确定的。

A. 区位理论 B. 土地经济性原则 C. 中心地理论 D. 级差地租

34. 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确定供热标准 B. 确定用电量指标 C. 估算供热负荷 D. 确定供热方式

35. 下列有关道路系统规划图,正确的是( )。

A. 道路系统规划图包括平面图及横断面图。平面图的比例为1:20000至1:5000。横断面图的比例为1:500或1:200

B. 平面图要标出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干道网中心线线形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及高程,交通节点及线路的平面形状规划方案

C. 横断面图要标出道路红线控制宽度、断面形式及标准面尺寸、道路标志牌

D. 平面图及横断面图的比例分别为1:20000至1:5000、1:500或1:200,不能使用其他的比例

36. ( )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工具。

A. 完善的城市规划文件 B.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 C. 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规划 D. 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

37. 防洪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水位( )以上。

A. 0.5m B. 0.8m C. 1.0m D. 1.5m

38. 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可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 )城市。

A. 港口 B. 轻工业 C. 疗养 D. 海洋科学研究

39. 衡量城市化水平标准的是( )。

A. 城市数量的多少 B.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城镇规模的大小 D. 工业化程度的高低

40. 关于佩鲁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平衡但不同时进行的 B. 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 C. 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但能同时进行的 D. 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平衡也能同时进行的

41. 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本系统的实况和特性,明确各自的规划任务。其中主要任务不包括( )。

A. 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和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B. 城市建设工程系统和城市交通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C. 城市通信工程系统和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D.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42. 一般来说,同样的投入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大体比例为( )。

A. 1:50:100 B. 1:100:1000 C. 1:100:10000 D. 1:1000:5000

43. 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以( )为原则的。

A. 价高者得 B. 等价交换 C. 自愿等价交换 D. 市场导向

44. 美国的城市规划史,(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A. 奴隶制被废除 B. 社会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 C. 公共工程建设 D. 政府对私人财产权利实行控制的权力演变 45.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B. 取水工程、排放工程、污水处理 C. 净水工程、污水处理、取水工程 D. 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 46. 铁路编组站的业务范围包括( )。

A. 解体、汇集、甩挂、改编 B. 改编、汇集、甩挂 C. 分解、合成、甩挂、编组 D. 整备、汇集、更换

47.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是( )提出来的。

A. 墨子 B. 周旦 C. 管子 D. 老子

48. 地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盐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的溶解与侵蚀之下,岩石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 )。

A. 岩溶 B. 滑坡 C. 冲沟 D. 崩塌

49. 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 现场踏勘或观察 B.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 文献资料的运用

50. 规划人口超过( )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A. 50万 B. 100万 C. 200万 D. 400万

51. 城市消防队在接警后( ),到达责任区的边缘。

A. 3分钟 B. 5分钟 C. 8分钟 D. 10分钟

52. 在制定交通调查方案时,必须首先明确交通调查的目的。对交通调查目的的概括包括( )。

A. 了解和分析城市交通的现状

B. 预测未来交通量;由调查的数据和收集的资料,可以预测未来交通量

C. 便于交通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改进交通管理,从而获得较高的安全率,增加交通利润 D. 制定交通规划:目前大规模城市交通调查主要目的是增加交通利润 53.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是( )。

A. 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B. 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 C. 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D.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54. 在索里亚·玛塔提出的“线形城市的基本原则”中,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 )为前提。

A. 城市运输 B. 城市工作 C. 城市居住 D. 城市道路

55. 对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城市规划完全依据“计划”进行空间部署 B. 城市规划也是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 C. 城市规划要做出更长远的预测与布局 D. 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56. 赖特提出的广亩城的设想,将城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下列对这一设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 B. 他的这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是建立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前提下的 C. 是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种的新形式 D. 这是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来的

57. 对城市布局现状的分析,应着重于( )。

①城市结构用地布局是否合理 ②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要求 ③城市用地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城市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8. 城市的用地规模指的是( )。

A. 在规划前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B. 在规划时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C. 在规划完成一段时间后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D. 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59. “空想社会主义”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

述不正确的是( )。

A.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T.More)的“乌托邦”概念

B. 莫尔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他认为是不合理的社会 C.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Rober Owen)和傅立叶(Charleo Fourier)等人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

D. 傅立叶于1817年提出“协和村”的方案,并用自己4/5的财产,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购买了 12000公顷土地建设他的“协和村”

60. 对于有关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探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索里亚·玛塔(Soria Y Mata)的线形城市探讨了现代城市内部生长的潜在可能 B. 戈涅(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则展现了现代城市的基本组织原则 C.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则强调了城市空间组织上的艺术性原理 D. 格迪斯的有关现代城市的发展学说,建立了现代规划理论方法 61. 城市交通调查时,被调查对象是指( )。

A. 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B. 城市建成区内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C. 年满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D. 年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62. 为了便于了解工程管线的具体编制方法,先要制定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原则,其中不包括( )。

A.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B. 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 C. 规划中各种管线的位置可以不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

D. 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条件下节约用地 63. 关于行政公开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政立法程序、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诉讼公开

B. 除地方政府外,一切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必须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布者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直到公开为止

C. 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进行行政处理时,必须公开一切处理过程,并接受监督,告知相对人不服处理的申请和起诉时限和方式

D. 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了解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时,行政主体不必提供解释权 64. 行政机制发挥作用,产生应有的效力,需要的条件有( )。

A. 法律、法规对行政程序和行政权限有明确完整的授权

B. 行政管理事务的主体明确,行政机构结构完整

C. 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支持和服从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 D. A、B和C

65.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本质差别是( )。

A. 城市社会是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而农村社会是不同家族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B.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特有的生活方式不同 C.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乡村社会

D. 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基础 66.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

A. 以人为本,功能分区 B. 物质空间决定论 C. 综合多功能 D. 大众参与

67. 在城市布置中,下列有关客运交通枢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A. 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无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冲击和影响客运交通干道的畅通

B.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

C. 铁路、水运、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 D. 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

68.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下列不是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原因的是( )。

A.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 B. 区域中各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 C. 某城市附近重大资源的发现 D. 城市发展呈不断循环和积累的过程

69.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 )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

A. 省或国家 B. 市或省 C. 区域或国家 D. 区域或城镇

70. 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陈述错误的是( )。

A.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B.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包括了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C.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D. 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71. 豪尔的《世界城市》一书阐述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包括( )。

A. 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 B. 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

C. 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 D. 世界城市是战略中心 E. 世界城市处在发达国家

72. 城市开发中常提到的“七通一平”,下列属于“七通”的是( )。

A. 给水管道 B. 排水管道 C. 电力线路 D. 垃圾管道 E. 热力管道

73. 下列选项中,关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 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C.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就越高 D. 两者间无任何关系

E.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阻碍经济发展 74. 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内容包括( )。

A. 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B. 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C. 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D. 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 E. 城市环保调查

75. 一般来说,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机械人口增长率呈现的状态不会是( )。

A. 稳定 B. 不稳定 C. 很难说 D. 不变

E. 以上说法均错误

76. 城市的经济职能包括( )等方面。

A. 林业 B. 交通运输 C. 外贸 D. 金融 E. 旅游

77. 下列选项当中,属于城市发展基本理论的是( )。

A. 城市进化理论 B. 城市基础理论 C. 人文生态学理论

D. 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E. 经济全球化理论

78. 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

A. 集中式 B. 分散式 C. 环式 D. 带式 E. 星座式

79. 加快小城镇建设( )。

A. 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B.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C. 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相对集中,改善生活质量,并带动最终消费 D. 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E. 有利于城镇的规模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80.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规定性指标的是( )

A. 用地性质

B. 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C. 人口容量

D. 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E. 建筑控制高度

81. 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 )等部分。

A. 车行道

B. 人行道 C. 绿化带

D. 道路设施带 E. 分隔带

82. 下列选项中,属于避震疏散场地布局要求的是( )。

A. 靠近火灾、爆炸和热辐射源 B. 地势较高,容易积水

C. 内有供水设施或易于设置临时供水设施 D. 有崩塌、地裂与滑坡危险 E. 易于铺设临时供电和通讯设施 83. 港口由( )等部分组成。

A. 水域 B. 航道 C. 陆域 D. 堆场 E. 码头

84. 下列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表现之一的是( )。

A. 城市交通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建设问题

B. 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设施提出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 C. 城市交通规划改变了城市规划现状

D. 城市交通规划可以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 E.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 85.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

A. 城市外部交通联系 B. 城市自然地理条件 C. 人口密度

D. 城市骨架关系 E. 市内交通联系

86. 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政治背景分析无误的是( )。

A.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法礼关系,对于城市的规划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则

B. 春秋和战国时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代,也是社会变革思想的“诸子百家”时代,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时代

C. 汉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儒家的礼制思想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多元时代

D. 到宋代,礼制思想在城市形制中的体现更为突出,其城市形制是集中设置东西两市的格局

E. 以上说法全不正确

87.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包括( )。

A.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B.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C.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D.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E.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88. 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的城市住区三大目标是指( )。

A.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 B. 保证生活基本质量 C. 创造有机多功能综合体 D. 与自然协调

E. 功能的分区与联系

89.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A. 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 B. 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C. 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D. 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E. 进行造价估算

90. 城镇体系的层次性特征是指组成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在( )方面呈现出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征。

A. 规模级别 B. 功能大小

C. 担负社会经济运行 D. 作用强弱 E. 区域发展

91.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规划作用的是( )。

A.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

B.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C. 作为区域发展的依据

D. 作为对城市发展历史的总结

E. 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92.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目的的选项有( )。

A. 对城市空间资源合理配置

B. 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C. 使城市经济活动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D. 促进社会及建设活动高效、有序、持续地发展 E. 使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93. 下列选项中,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者目标一致 B. 二者目标有所不同

C. 二者规划范围、控制层面有所不同

D.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E. 城市有关研究内容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94. 豪尔提出了世界城市有( )指标。

A. 主要的金融中心 B. 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C. 区域性机构的集中地

D. 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

E. 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95. 下列选项哪些不能检验规划是否经济合理( )。

A. 城市性质 B. 城市自然环境

C. 城市总体布局能否集中紧凑 D. 城市管理 E. 城市法规

96. 可作为远离江河城市的主要水源的是( )类用水。

A. 上层滞水 B. 潜水 C. 承压水 D. 地热水 E. 地表水

97. 不同等级道路对道路红线的宽度要求不同,以下错误的是( )。

A. 快速路:60~100m B. 主干路:40~70m C. 次干路:25~45m D. 支路:10~20m E. 主干路:50~60m

98. 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要( )。

A. 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B. 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C. 加强各级城镇体系规划

D. 加强和改进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E. 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研究

99.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内容为( )。

A. 现状调查 B. 保护规划 C. 保护规划实例

D. 提出实施管理建议 E. 确定近期保护目标

100. 戈涅的工业城市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区别有( )。

A. 重视铁路的发展 B. 工业城市以工业为主

C. 工业城市更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 D. 重视城市空间艺术性 E. 强调入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