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D JSCUSSION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郝时远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 1 疆民族地区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变——从历史 上的边缘地区、改革开放的后方地区转变成为前 沿地带,而这个前沿又是一个既要对内开放,又 要对外开放的双向开放“中心区”。共建“一带 一中华文化多样性源远流长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 体,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多样性意味 着差异,差异也意味着矛盾,而差异是人类社会 路”的基本理念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 最普遍的现象。 一化、文化发展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即坚持和谐和包容的准则。 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斑 斓色彩,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 在“一带一路”建设愿景和行动的文件发布 中,特别强调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 发展的问题最为突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 就要保护好中国自身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 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 J 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 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这实际 上是一种文化观。我们一方面要理解文化的多样 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区别 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 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化如伺共生共荣。一个 1 的,都要坚决克服。 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它的发展模式也属于政治文化 I 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不仅仅体 范畴,同样要得到尊重和相互的兼容、宽容、理 l 现在文化上,而且还体现在多民族的“家底”上, 解,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讲,也是可以求同存异、 包括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优 l兼容并蓄、和平共处的,那么从这样一种角度出 l 势。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尊重差 发,具有示范效应的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应该说 l 异、缩小差距,这是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确立的 相当重要,因为对外开放本身不仅仅是经济方面 1 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民族观在民族事务方面的 的内容,而且是文化方面的内容。边疆民族地区 的示范效应和文化优势十分重要。具体可以从三 个方面来看。 重要体现。缩小差距,就是缩小经济社会发展的差 距;尊重差异,尊重的就是广义的文化的差异一这是我们民族政策最核心的东西。 日 ETHNIC TODAY 68/69 中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立足于在 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加强中华民 族大团结,构筑多元一体大家庭各成员之间平 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精神纽带,即共 有的精神家园。 发挥国内民族政策优势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 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做民族团结重在交 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在国际比较中坚定自信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 度自信“三个自信”,这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当中, 必须要强化的一个自我意识。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 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传统的交往关系,其中 包括语言相通、文化相通、习俗相通、宗教相通 等因素。例如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多文化、多语 言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与中亚几个国家都能够相 通,跟西亚的国家也能够相通,甚至与其他穆斯 林国家也能够相通。这是我们的优势。承载这些 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我们的民族 政策,既有尊重历史、顺应人心的一面,又要体 现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则。一个国家在解决民族问 文化的少数民族,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开 放中,应该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开放,使边疆 题上,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是基本国情、历史演进、经济社会状况、文化传 统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在处理统一 和多样的问题上,我们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是非常 先进的。我们强调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 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 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转换,同 时也面对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备民族 人民发展进步的艰巨任务。作为双向开放发展 的中心区域,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还要 应对敌对势力、 “三股势力”的渗透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 题的正确道路问题。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 问题的正确道路,使中国民族政策的先进理念 首先在国内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同时,培养边 正确道路,开拓创新,这是*在2014年中 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深刻阐释的重大政治 原则。这条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尊 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在解决我国民 疆地区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产业工人队 伍和各类人才,使少数民族人民成为开发者、 建设者、双向开放的实践者,这是民心相通的 重要优势。中国的民族政策理念突出了尊重差 族问题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伟大成果。对这个成 果,我们要万分珍惜。如果说实现程度不够. 是因为支持这种制度优越性的经济基础还未 达到那个水平。所以,必须正确看待我们的国 情,不能因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而自以为是,也 不能因为制度还没有充分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 支撑下的优越性而认为技不如人。 异、缩小差距的基本指向,贯彻落实党的民 族政策,是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根本保障,也是使我国民族政策的先进理念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延伸的基础。 我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属于我国 内政的民族政策中的观念和原则,同样可以延伸 到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例如在土库曼斯坦,我国 观点DISCUSSlON 的石油企业实行企业在地化、职工本土化,确定 l “新空间”就包括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 了中一土职73:7的比例,花大力气为所在国培养 1 性优势,也包括了承载多样性文化因素的备民 企业管理人才和工人队伍,尊重当地的文化、风 l 族人民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发挥的对 俗>--j惯,学习当地语言,为当地民生等公益事业 I 外“人心通”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 作LI:I贡献,实现了民心相通基础上的经济效益和 ) 民族政策中尊重差异、缩小差距的基本理念, 社会效益。这些实践,正是属于我国内政的民族 J 与“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 政策的基本内涵。这些成功的实践,也证明了我 l 共赢,是完全相通的。 l国民族政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这也要求 1 总之,中国构建“一带一路”大棋局,目的 我们在国内、在边疆民族地区更好、更充分地贯 l 是建设内通外联、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内在 彻落实民族政策,要做得更好,使“墙里”的民 【 的机理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而不是谋求 族政策之花,更加广泛地飘香于对外开放的“一 1 地区事务或地缘政治的主导权。沿线沿带国家不 带一路”建设中。 *总书记指出: “一带一路”建设, f 是棋子,都是棋手。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内政的 l 成效关系到对外开放的成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 l“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四个全面”战略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 l 布局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边疆地区的人文 l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这一 l 优势是最重要的“软实力”。 (本文摘自2015年9月出版的《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这本书基于《光明日报》“光 明讲坛”有关“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外交、安全 等角度,全面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文/中共石林县委党校唐丽芬 石林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S.8万,县内居 l 树密寨村、圭山镇小圭山村委会糯斗村,共259 住着汉、彝、苗、壮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 l 户895人 族人口8-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4%。其中, 壮族主要聚居在鹿阜街道麦地庄村委会小滑坡 村,共lO6户346人。苗族主要聚居在鹿阜街道 1 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 螺蛳塘村委会大塘子村、大可乡岩子脚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