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牡蛎养殖能够改善沿海水质
作者:莫未民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16年第05期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近几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牡蛎养殖在减轻海洋氮污染方面的作用,该研究第一次对该州的牡蛎养殖业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分析了牡蛎养殖在减少海洋水体氮污染方面的作用。这项研究受到美国农业部的资助,有助于人们理解牡蛎养殖如何影响河口地区海洋水体的氮含量变化。
该研究由雷·格里兹尔主导,他是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系的教授,他说:“人们收获的每一只牡蛎,意味着减少了环境水体中氮含量。我们开始具体研究海洋水体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牡蛎养殖场对海洋水体的影响。”
美国的格莱特海湾向内陆延伸大约24公里,该海湾的海岸线长达230公里。根据新罕布什尔州水资源研究中心的数据,格莱特海湾近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的含氮量增加了,影响了附近海域的生态平衡。研究表明,2009年格莱特海湾水体的氮含量比5年前增加了42%。从1990年到2008年,海洋水体中的大叶藻类减少了64%。成年牡蛎的数量从1997年的12.5万只减少到2009年的1万只。
“牡蛎以含氮有机物为食,这些含氮有机物大多是浮游植物,多是一些单细胞植物。当牡蛎食用这些植物后,其中营养物质被牡蛎消化和吸收,还有一些废物被排出体外。但是,大部分含氮有机物参与牡蛎的身体构成,包括牡蛎的壳和软组织。”格里兹尔说,“我们研究目的是想知道养殖场的牡蛎体内含有多少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牡蛎体内氮含量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方法相比,养殖牡蛎在减少海洋水体氮含量方面有何优势?”
研究人员发现,养殖场牡蛎体内的含氮量与牡蛎个体的大小、养殖场的位置、牡蛎的年龄、季节、水质和收获时间有关。他们还发现,体内氮含量较高的牡蛎存在于那些水体含氮量较高的水域。研究人员想通过对牡蛎氮含量变化的研究,来确定牡蛎养殖场在减少海洋水体中含氮量的作用。“我们现在拥有约50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的牡蛎养殖场,正在模拟不同的牡蛎养殖规模,对减少海洋水体中的含氮量方面起作用。”格里兹尔说,“海洋水体中的含氮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我估计格莱特海湾海水体中的含氮量低于5%,但5%已经足够多了。”
据格里兹尔介绍,格莱特海湾天然牡蛎礁的破坏,大大增加了该海域水体中的含氮量。格莱特海湾过去曾经有较多的天然牡蛎礁,但在20世纪90年代,有两种牡蛎疾病在该处海域蔓延,导致许多牡蛎死亡。目前格莱特海湾的天然牡蛎礁的数量只有30年前的10%左右,并且许多还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我们的牡蛎礁的数量增加10倍,牡蛎就会使用它们的身体过滤周边水体,也会去除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对水体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据估计,有些地方的净水效率能达到90%以上,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净水效率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就不错了。因此,当牡蛎在过滤水分时,会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会大大地改善水质。”格里兹尔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天然的牡蛎礁以外,现在还存在着许多牡蛎养殖场。我们需要对牡蛎养殖场和天然的牡蛎礁系统进行对比研究,主要考虑它们对生态栖息环境的影响,比如过滤多少水分,以及它们如何产卵等。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生态化的眼光来研究牡蛎养殖场。“格里兹尔说。
虽然格里兹尔并不认为牡蛎养殖是减少海湾氮污染的实质性解决方案,但是他认为牡蛎养殖在减少海湾水体氮含量方面确实有贡献。利用浮床法在格莱特海湾进行牡蛎养殖是一个可行方案。格里兹尔强调,牡蛎养殖能够提供宝贵的生态服务功能。“当谈到减少周边水体的含氮量时,人们一般认为,养殖牡蛎不会起多大作用,我们不应该寄予太多的希望。其实,养殖牡蛎确实可以改善生态栖息环境,牡蛎能够过滤、净化水源,使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上来,鳗鱼草的生长可能会扩大,进而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繁盛。牡蛎养殖场会带来很多生态服务功能。”他说。
展望未来,格里兹尔准备着手研究如何增加牡蛎养殖场的产量,比如如何促进牡蛎更快更好地生长。杰伊·贝克是美国一饲料公司的老板,他说,格里兹尔的最新研究证明了人们过去一直坚持的错误观点,其实合理养殖牡蛎是能够改善沿海水质,以及减少人类活动对敏感河口生态影响的。
“虽然研究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牡蛎如何去除环境水体中的含氮量,实际上,当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野生种群的数量也会扩大。格里兹尔博士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告诉人们,全球的牡蛎养殖产业能够使我们的沿海水域更加清洁,并为其他有价值的生态物种创造栖息环境。”贝克说,“牡蛎养殖业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产业之一,格里兹尔的研究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量化,这是一个有据可查的事实。格里兹尔博士的研究不仅提醒我们恢复格莱特海湾牡蛎种群数量的重要性,还对人们重新认识牡蛎养殖的价值有所帮助。其结果将会造就‘新罕布什尔州牡蛎产业的复兴’,我们感谢格里兹尔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所做的伟大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