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榴发展现状
(一) 发展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有石榴面积1.7万亩,产量0.7万吨,产值0.12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二是产业化水平不高,石榴的采后处理、贮藏技术较落后,商品化程度不高,未能使产业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三是无公害生产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 产业抗风险能力弱。
二、石榴发展目标 (一) 发展思路
在扩大面积的同时,加强提高果品单产,增加果品商品率,以无公害生产为核心,在兼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二)阶段性发展目标(见表1)
表1 单位:万亩、万吨
面积 攀枝花市
2007年 产量 0.7 1.7 2010年 面积 2 2 产量 1 2015年 面积 3 产量 2
仁和区 米易县 盐边县 1.56 0.06 0.08 0.69 1.86 0.97 0.019 0.02 2.86 1.6 三、建设内容及效益分析
(一) 建设内容(见表2): 表2
建设内容 新建石榴基地 品种改良 建设地点 仁和区 仁和区 建设规模 1.3万亩 0.7万亩 0.2万亩 100亩 建设年限 具体内容 2008-2015 包括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种苗等 2008-2010 包括科研推广工作经费 推广新品2008-2010 种试验示范、设施栽培、无公害栽培、节水栽培、商品化处理示范 2008-2015 包括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肥料、品牌引进及管理研究经费等 科技示范园 仁和区 石榴品种园 气调保鲜库 批发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 市县乡村的互连信息网 仁和区大田镇 1 全市 全市 2008-2010 储存能力为500吨 1个 2008-2011 设计日吞吐量500吨 2008-2015 小型水窖、山坪塘等小型水利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 2008-2015 包括技术培训等
(二) 投资与资金筹措(见表3)
表3
投资计划 (万元) 内 容 合计 新建石榴基地 品种改良
备 注 政府投入 340 50 企业自筹 500 150 农民自筹 1500 100 2340 300
科技示范园 石榴品种园 气调保鲜库 批发市场 基础设施建设 市县乡村的互连信息网 2040 434 300 1000 1800 600 1040 200 100 1800 600 100 100 1000 1000 134 100 进入挂果期后平均每年农资投入需1326万元 2008-2015年合计 8814 4130 1850 2834 备注:政府投入指中央\\省\\市\\县政府项目资金投入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预计到2010年,全市石榴产量达1万吨,比2007年增长0.3万吨,产值增加1200万元;到2015年,全市石榴产量达2万吨,比2007年增长1.3万吨,产值增加5200万元。(详见:表4-投资与收益计划)
表4-投资与收益计划
单位:万元
投入 产出 科技示范园 新基地 品种改良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2815 2096 2383 1916 1802 1726 1726 1726 16190 480 560 640 800 2480 2080 2600 3120 3640 11440 1680 1960 2240 2240 2240 10360 产出合计 1680 4520 5400 6000 6680 24280
项目经营8年经济效益 项目经营8年总产值2428万元
净利润=总产值-总投入=24280万元-16190万元=8090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到2010年,带动项目区农户纯收入增加200万元,到2015年,带动项目区农户纯收入增加2000万元,同时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及包装、动销等发展。
3、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可提高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 四、区域布局
攀枝花石榴基地规划在仁和区海拔1400-1800m范围内,该区域年均温16.5-20℃,≥10℃年有效积温5011℃以上,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降雨量760-1000mm。该区域内气候温暖干燥,是石榴商品化生产的最适宜区. 主要以仁和区为主,其他县零星发展,2015
年在仁和区发展石榴2.86万亩,其中大田镇发展石榴1.56万亩,大龙潭乡0.5万亩,前进乡0.4万亩,太平乡0.4万亩。 五、发展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重点加强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建设,以提高石榴基地抗自然风险的能力、市场介入能力和产出能力。 (二)政策优惠。为了促进产业发展,财政资金应向石榴产业倾斜并逐年增加。同时银行贷款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提供支持,并给予农民无息、低息或政府贴息政策优惠,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动力。
(三) 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围绕石榴产业,加强对农民和业主的技术培训力度,大幅提高农民石榴种植的技术水平。重点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石榴生产常规技术、果品商品化处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宣传。
(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大户。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大户的扶持力度,使其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提高整个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五)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加强青皮软籽石榴市场宣传和市场开拓,创立品牌,提升攀枝花石榴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以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