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娥
【摘 要】现代房屋设计为突出外墙建筑特色而大量采用小线条作为外墙装饰线条,如较为常见的飘窗设计普遍采用小截面构造柱,文中通过某住宅小区项目介绍预制小截面构造柱的施工方法,以供参考. 【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 【年(卷),期】2015(022)011 【总页数】3页(P44-46)
【关键词】预制小截面构造柱;经济;节能;绿色环保;观感好 【作 者】陈丽娥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汕头515031 【正文语种】中 文 1 概述
构造柱施工属二次结构施工,通常是采用木模板安装加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现代房屋设计为突出外墙建筑特色,大量采用了小线条作为外墙装饰线条,同时考虑提高居住生活品质,大量采用飘窗形式。飘窗设计中普遍采用了小截面构造柱,相应地给施工方提出了一个难题,即飘窗部分必须进行二次构件施工,若构造柱采用传统工艺现场支模现场浇筑,因构造柱截面小,在飘板上支模加固造成一定的施工难度,即使是小型振动棒也无法插入柱内振捣,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胀
模、爆模或蜂窝不密实等现象,质量难以保证,并影响工期。 2 工程概况
汕头市谷饶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5万m2,分别由10幢22层和4幢28层的高层住宅楼组成,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14幢中各层个别飘窗上都设计有截面为100×200的小型构造柱,共需要1575根预制构造柱,且外墙竖向线条相对较多。小线条构造柱尺寸大致为100×200(mm)×2.5m,小截面构造柱从钢筋制作、模板安装到混凝土施工都造成很大的施工难度,经过项目部技术部讨论,决定采用预制构造柱后安装这项技术,预制构造柱适用于民用住宅窗台飘板和空调飘板上非承重受力的小截面构造柱、以及建筑外墙的竖向装饰线条(一般安装重量不大于100kg)的施工,本项目外立面效果如图1。 图1 采用预制小截面构造柱的某小区项目
经质量技术部研究决定,单根预制构造柱截面尺寸为 80×150(mm)×2.5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单根重量为73.4kg<100kg,满足两成年人搬抬重量。预制构造柱后安装施工技术相比常规的现浇做法收到了无法比拟的良好观感效果,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质量优势。 3 小截面构造柱预制及安装施工 3.1 工艺原理
根据需预制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柱高定制钢模板,钢模板两端留出2个约1cm的缺口便于预留锚固用的钢筋头,将钢筋绑扎完成后放入钢模内,浇捣混凝土后放置于振动台上振捣密实。安装时将构造柱上端对准事先预留的洞口,柱顶采用木箍根据图纸要求事先定位准确,安装完成后采用线锤校核垂直度再浇筑下飘板混凝土并填补构造柱顶端飘板预留洞口。从考虑采用预制构造柱进行安装施工方案开始,在主体施工阶段就做好预制柱上端洞口的预留工作,即在柱上端(通常是梁底飘板)留置比柱截面稍大的洞口,安装时柱上端插入洞口,下端嵌入下飘板与之浇筑后嵌
固在一起。 3.2 主要施工步骤
⑴ 钢筋绑扎:根据构造柱净高度+100mm事先进行制作构造柱钢筋,柱纵筋采用2φ12热轧带肋螺纹钢,拉筋为φ6@200圆钢,构造柱钢筋骨架全部提前安装完成。
⑵ 钢模板就位:将制作安装完成的柱子钢筋骨架放置于由4个柱模组成的构造柱组合钢模板内(如图 2),柱模截面按设计要求略为缩小,长度按设计柱净长+50mm,加长部分用于嵌固入上端飘板预留洞口和下端飘板。 图2 小截面构造柱钢模板就位
⑶ 浇筑混凝土置振动台振捣密实:由2人将安装完成后的组合钢模抬至振动台上,开启电源振捣约30s,直至表面呈现浮浆,再人工抹平表面(如图3)。 图3 浇筑混凝土置振动台振捣密实
⑷ 构造柱成型后养护:制作完成的构造柱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统一放置于成品堆放处浇水养护。堆放过程中应避免构造柱因相互碰撞造成缺棱掉角现象,堆放高度不得高于1.2m。
⑸ 构造柱的定位:根据构造柱平面位置,确定柱顶位置,利用一块300×400木模板锯出柱截面尺寸大小的缺口,用铁钉固定于柱顶位置作为柱顶定位箍,柱脚采用吊线方法将柱顶4个角吊至柱脚位置的飘板上,用笔标识。
⑹ 构造柱的安装:由2人将构造柱抬至窗台飘板上,根据已定位的柱脚及柱顶位置进行安装,另由1人进行辅助安装,柱脚预留的钢筋要与飘板上的板负筋绑扎一起,柱顶预留钢筋锚入上飘板内。
⑺ 构造柱校正、加固:构造柱安装完成后,用吊锤检验其垂直度,校准完成后构造柱柱脚处采用木箍进行加固,柱顶上口正侧面同样采用模板钉牢。
⑻ 浇筑飘板混凝土、填补柱顶预留口。混凝土采用人工浇捣,为确保构造柱不产
生移位偏差,浇捣过程中应严禁碰撞构造柱,柱脚处要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混凝土初凝前用吊垂线再次检查柱子垂直度,对有偏差的采用小锤轻敲柱脚或柱顶进行微调校正,对柱上端部填补的混凝土应进行复振密实,以提高混凝土对构造柱预留钢筋的握裹能力。
⑼ 清理柱脚。单个飘板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约0.5h,浇筑后应立即将构造柱根部外侧混凝土抹平修整,对柱顶下口漏出的混凝土泥浆刮平清理干净,如图4。 图4 施工现场
3.3 预制小截面构造柱的质量控制
预制构造柱制作过程中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避免蜂窝麻面和缺棱掉角,柱脚、柱顶平整;钢筋下料尺寸准确,避免出现柱子两端预留钢筋过长或过短情况;成品要及时浇水养护;安装构造柱时,柱脚处的空调飘板下端应做好支撑以确保能承受上层荷载;构造柱安装前应由测量员对构造柱做好准确定位和标识,确保安装时构造柱位置准确。
3.4 预制小截面构造柱的安全措施
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应严格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钢筋制作时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绑扎时要戴防护手套;使用混凝土振动棒和振动台过程要严格遵守用电要求,带好防电手套;搬抬、安装构造柱过程应确保两人同时操作,禁止一人搬抬安装,以免过重砸伤;在外脚手架上进行操作时应注意脚手架与飘板间的间隙,避免踩空;严禁同个垂直点同时进行安装,应错开工作面;遵守项目部其它安全规定。
4 预制小截面构造柱安装效果及效益分析
预制构造柱安装施工的竖向线条垂直精度高、承载力高、观感效果好,如图5。 图5 小截面构造柱安装完成后的效果
本工程应用预制构造柱的安装费用包括模具材料费0.2万元,人工费3.15万元,
总费用3.35万元;传统方法现浇混凝土构造柱的模具材料费0.6万元,人工费6.3万元,总费用6.9万元,节省费用超过50%。此外,预制构造柱安装简易,可提高工效至少3倍,安装施工时减少工程对木材的使用量,造价低且避免了现场振捣敲打引起的噪声影响,对促进节能环保具有积极意义。 5 结语
采用预制构造柱代替现浇构造柱,具有节能、绿色环保,且成型后观感好;不需要辅助机械设备,人工安装即可,安装简便,技术要求低;小截面预制构造柱采用定制钢模板浇筑而成,成型精度好,安装定位精度高;小型预制构造柱批量预制,且安装时间短,相比现浇成型大大缩短工期;采用预制构造柱安装施工相比一次现浇成型避免了上下楼层垂直度偏差大的现象;小截面预制构造柱2~3人即可抬起安装,安装前采用木模板块制作成定位箍钉于上层底飘板上将柱顶位置准确定位,再对预制构造柱进行安装,预制构造两端分别预留50mm钢筋头,安装时作为上下飘板的钢筋锚固。安装完成后,浇筑柱脚处飘板,柱顶预留安装的洞口用同标号混凝土进行填补。构造柱安装完成后上下垂直,且省时省工。 参考文献
[1]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2]GB 50214-2001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S]
[3]CECS 40:92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定[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