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国初期北京行政中心选址工作简介 申予荣 1949年初,北平解放之后,中共 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由河北省平山县 西柏坡进驻了北平香山。 梁思成先生等一些专家,主张把 置的建议》中论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第一,应早日确定行政中心区的 位置。第二,发展京西城郊、建立新 首都的行政中心放在北京西郊的新市 区。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先 生在《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 当时,由于正在筹备召开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主席和其他 一的行政中心区,比拆改旧城区更为经 些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经常频繁地 往返于香山与中南海之间。考虑到工 作方便和确保安全,当时的北平市市 长叶剑英同志,于1949年7月给中央 写了报告,请毛主席搬进中南海居住 和办公。 起初,毛主席觉得中南海原来是 封建皇帝和旧军阀们游乐、居住的地 方,一直不肯搬进去。为此,中央政 治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家还是请毛 l 主席搬进中南海。最后,按照少数服 从多数的原则,中央政治局正式决 图1梁思成、陈占祥方案(一) 定: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其他部门的主 要领导,一起搬进中南海。 行政中心与晒城之关系 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决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将北 平改名为北京。 ===: 一 一 ,Hi 建国初期,在研究讨论首都北京 的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时,首先遇到的 :l 8氍 可lr1凫龋 嚣l l l聪 I I . —-j{ —■~ 新 T q ]r 1r—1 l j;=l 问题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中心放 在何处?如何建设首都?这个问题在 当时的城市规划、建设界专家中引起 了激烈争论。 豳i ’ 一 图2梁思成、陈占祥方案(二) 59 北京规划建设 BEIJING CITY PLANNING&CONSTRUCTION REVIEW 4/20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ISCUSSIONS BY EXPERT 济合理。第三,西郊行政中心区的发 展可逐步实施,以配合当时财政状 况。 梁思成、陈占祥先生在上述建议 中还指出:经过半年时间对种种客观 事实的反复分析和缜密研究,我们认 为无论是为了全面解决北京的城市建 设问题,还是只为了解决目前政府的 办公房屋问题,都应该采取向城外拓 展的政策;政府行政中心区最合理的 位置,是西郊月坛以西至公主坟以东 的地区。 图3朱兆雪、赵冬El方案 1950年4月,朱兆雪、赵冬日两 位同志在《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 中指出:北京旧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 古城,是几千年保存下来的财富与艺 术宝藏,具有无比壮美的城市规模与 近代文明设施,因而具备新中国首都 的基础条件,应以北京旧城为中心建 设国家首都。 朱兆雪、赵冬日同志还指出:把 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区内,不仅是合理 而又经济的打算,而且可以更好地保 护文物古迹,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历 史文化,同时也比较顺应城市自然发 展的趋势。 1949年9月,前苏联城市建设专 图4巴兰尼克夫方案 向,这是任何专家也没有理由来变更 的。 观、考察了旧城和西郊的许多地区, 又经过了反复分析、研究后,才提出 了《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问题的 报告》。专家组组长阿布拉莫夫及巴 兰尼克夫,在和彭真同志会谈时曾经 提出了五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 是:梁思成博士的“新北京计划”, 家组抵京。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前苏 联专家巴兰尼克夫,就中央行政机关 的房屋建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在《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问题 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将来旧城的外 貌不受损坏,最好先改建城中的一条 巴兰尼克夫的报告提出后,立刻 引起了关心首都建设的各方面人士的 广泛讨论。北京市建设局的曹言行、 赵鹏飞两位同志对此提出了他们的看 法。他们指出:目前的基本分歧主要 集中在首都行政中心的位置上;苏联 专家的意见是将行政中心设于原有的 城区内,而另一种意见是将行政中心 设于西郊新市区。对于这一分歧,曹 言行、赵鹏飞同志表示完全同意苏联 专家的意见。 对于行政中心的选址问题,前苏 是否是根据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 意见提出的? 干道或一个广场,比如具有历史意义 的天安门广场。 彭真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 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是北京市政府 巴兰尼克夫还进一步指出:该处 曾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阅 兵式及人民游行,其重要性非比寻 常,所以这个广场理应成为首都的中 的一个下属部门,该委员会的主任由 市长兼任,市建设局局长任副主任, 梁思成先生是常务委员。成立这个委 心区。由此来确定首都主要街道的方 60 北京规划建设联专家在1949年9月抵京后,曾经参 员会的目的,是团结全市的建设和工 BEIJ1NG CITY PLANNING&CONSTRUCTION REVIEW 4/20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可以利用。而在西郊地区,当时只有 几万平方米日伪时期的旧房子,其余 都是农田,如果重新建设必须投入大 量资金,而且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中 央机关办公的需要。 此外,1949年时国内解放战争尚 未结束,国民经济经过八年抗战和三 年解放战争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的 生活非常困难,工农业生产急待恢 复。刚刚建立的各地人民政府,既要 筹资支援战争,又要设法度过严重灾 荒。因此,当时毛主席一再告诫全 党:要随时“准备应付困难”。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对北京的 政策是包下来。但当时北京有几十万 人的失业问题要解决,考虑到实际的 经济能力,只能适当降低职工的待 遇,“i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房 子挤着住”。 当时,北京市政府的首要任务就 华南圭方案示意图 是要肃清反动势力残余,防止敌人的 破坏和捣乱,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程技术人才,从事北京城市建设计划 的编制与设计。 在谈到“新北京计划”时,彭真 同志还说:从前的新北京建设计划是 这个问题,彭真同志在一次市委常委 会上说:过去毛主席曾经指示,首脑 稳定社会秩序,恢复与发展生产,解 决几十万人的失业问题。因此,从财 力上讲北京也不可能投入巨资去兴建 新城。 机关在城内,其他在城外;周总理曾 经提出,中央办公区从中南海往西发 展,关于中央(政府)和市(政府) 机关的布局另行设计。 对于首都北京是否要另建新城的 问题,周总理曾在一次国务会议上指 出:不搞新城建设后代子孙不会骂我 们,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是在旧城基 日本人搞的,梁思成博士的“新北京 计划”也还是学术上的研究,没有成 为政府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北京市 委、市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 首都建设以旧城为中心、逐步向四郊 发展的方针。这一原则的确定,为首 都总体规划的编制定下了基调。以后 几十年的首都规划建设,就是按这个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 苏联专家提出的把行政中心放在旧城 区的方案,是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 按当时客观条件办事的必然选择,也 础上建设起来的,这样对后代子孙有 教育作用,可以让他们比较一下。还 是不要平地起家好。 从北京当时的实际情况看,那时 的市区主要集中在旧城内及城外关厢 一方向实施的。 是中央领导的决策。据苏联专家说, 把行政中心放在旧城这个决定,是由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 彭真同志请示了毛主席以后作出的。 毛主席对行政中心选址曾有过明确指 示:政府主要机关在城内,政府次要 机关设在新区。 (责任编辑:李洵) 带。在此范围内有165万人口,有 2000多万平方米的旧房屋,市政设施 对于中央机关放在城内还是城外 北京规划建设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等相对较好,尚 61 BEIJ1NG CITY PLANNING&CONSTRUCTION REVIEW 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