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误区及对策
作者:王文明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1年第04期
摘 要:部分教师在听课活动中存在一些误区:只关注老师教,不关注学生学;只关注教学形式,不关注教学内容;主观评价多,互相切磋少。因此,我认为应该改变教学模式,关注教学内容,提高参与教研的水平。 关键词:听课;误区;对策
近段教师培训中,我们经常组织听课,主要目的是推广一些先进教学经验,或者共同探讨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发现,教师们在听课活动中存在一些误区,简单概括如下:
一、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较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较少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听课教师大都目不转睛地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语言是否流利,吐字读音是否正确,他们都很注重。教师的评价语言的变化,甚至教师摸了几下学生的小脑袋,提问了多少个同学,重复提问的有几个,都看得十分清楚。可以说,执教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尽收眼底。在评课时,对这一切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们在课堂上是怎样学习的,往往关注不够,评课中也很少提及。我们知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正进入了有效的学习状态,是否能真正地互相传递有用的信息,学生与老师是否真正能进行有价值的交流沟通,学生中间新生成的很有价值的东西能不能通过教师的折射再返回到学生中去,引起新一轮的碰撞,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这一切,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我们思考问题,分析、讨论问题的基础。我们去听课,目标一定要明确:如果去学习别人的经验,经验就表现在师生的交流之中;如果去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也一定是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去探讨,共同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只有研究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思路。优秀教师的课堂表现,值得我们学习,它的价值也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如果眼睛只停留在教师身上,肯定不能收到好的听课效果。
二、对教师教学过程关注较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关注较少
听课者对执教者的整个教学过程十分关注,几乎都要全部记录下来。怎样导入,怎样分步骤、定环节,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用多长时间,怎样过渡,提问了哪些问题,做了怎样的练习,板书了哪些重点,布置了哪些作业,都很感兴趣。对那些步骤清晰,结构严谨,善始善终的课特别赞赏。执教者向别人展示一节课,追求完美,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圆满的课不一定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好课。作为听课者,我们一定要有重点。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执教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篇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学生应该从中学习什么,老师一定要清楚。一定要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学段,根据教材编排意图,把握单元重点,来选择教学内容。这也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不看教学对象,不理解教材特点,遇到什么教什么,面面俱到,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例如有一次我们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老师将“让学生学习怎样修改作文”作为教学重点,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前几段后,又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并提示了修改符号,然后发放了一篇作文让学生修改。课后评课,老师们也没提出什么疑问。我认为通过这一篇课文了解一些修改文章的方法也无不可,但将此作为本文教学重点是不妥当的,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也是不正确的。优秀教师上课,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我们听课时,一定要特别关注,并多加思考。
三、听课者主观评价较多,执教者进行课后反思较少
听课后就要议课,互相开诚布公地交流、切磋、探讨,这对我们的共同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发现大家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执教者备课、上课很认真,课后交流却很空乏,设计意图谈得粗枝大叶,缺乏理论支撑,课后反思似作检讨,自我否定;听课者主观评价较多,认为执教者应该这么教,不应该那么教,不作深度分析,或者避重就轻,大唱赞歌,不愿揭示问题,形不成真正的有价值的切磋。我们所听的课往往是一些较成熟的教师的课,他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大都是动了脑筋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将这些加以整理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对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上课也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各人有各人的思路与技巧,我们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只要正确选定教学目标,让学生都动起来,真正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我们的课就是好课。对听课者来说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弄不明白的,应该向执教者询问,多提问题,多听人家解释,少主观评价,是最聪明、最有效的议课方式。
根据以上听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简单提出如下对策:
一、真正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老师讲、学生听的落后教学模式改变为老师导、学生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种提法已有多年了,但要真正改变确实不易,教师听课时的关注点实际反映了课堂的模式,老师还是演员,学生还是观众,我们不看老师看什么。上学期我市在市区学校已全部推开了高效课堂模式,在乡镇学校也进行试点,就是让学生围绕老师编写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然后分组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再独霸讲台,学生真正成了演员,课堂上出现了生动活泼、争先恐后的学习局面。 二、先关注教学内容,再确定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上提出来“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些教师对这一观点理解还不到位,仍停留在“教教材”的阶段,对教材内容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不知道让学生掌握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么。他们去观看别人上课时,也不知要向别人学习什么,只好看别人的上课模式,别人让学生分组他也让学生分组,别人让学生展示他也让学生展示,只学到一些外在的花里胡哨的形式,高效课堂变成了“搞笑课堂”。最近语文教育界对教学内容方面的讨论很热烈,我们一定要多关注这方面信息,认真钻研教材,慎重选择教学内容,然后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让方法服务于内容。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理论指导下参与教研
我们的教师大都不怕辛苦,在教学上肯下功夫,但不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所以有些人的教学是盲目的,他们的问题名家早就指出来了,并作了充分论述,但他们浑然不知。所以,学习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在理论指导下,去审视我们的教学,去参与教研活动,我们就会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社会形势不断变化,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更应该不断参与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探索,去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河南省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