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必修课

必修课

来源:筏尚旅游网


孩子开始上学,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早上赖床不肯去学校、回家忘了带书包、上课坐不住等等,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应该如何迎战呢?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自理习惯的养成问题,孩子进入小学,对自理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表现出诸多不适应。

曾经有老师反映,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捡到好多铅笔橡皮,都没人认领。有的孩子回到家,干脆文具盒都不知道在哪里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小时候都会丢三落四的哦。我读中学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小妹妹,是随妈妈来我们家玩的。阿姨先带女儿去药店配了补血的药,小妹妹有点贫血,然后到我们家。我们还逗小妹妹呢,说这次的药要加量的,小妹妹都害怕了,因为那个药不好吃。后来妈妈要带女儿回家了,小妹妹从我房间跑出来,拿好自己的小拎包,把药放进去,说:“妈妈我好了”。当时惹得我们全家都笑了,这个五岁半的小不点,还真事事上心,连自己讨厌的药都记得牢牢的。

习惯不分大小,都是养成的,有的家长可能要问:我们一直在告诉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可孩子就是不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首先,要激发孩子做事情的欲望。

我们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是不能要求牛喝水。所以首先要让孩子想做这件事。比如收拾东西,孩子觉得无聊没意思才不去收拾的,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讲理的效果是不理想的,那我们就直接做事情吧。孩子总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和宠物玩等,那我们跟孩子协商好,只有收拾好了才可以去做喜欢的事情。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收拾,让孩子感受到收拾东西的过程,慢慢的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收拾了。 其次,孩子要有做事情的技巧。 如果孩子答应了会收拾东西,可是孩子可能不知道收拾东西怎么做。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说一句“把东西收拾好”就可以了,而是具体为“把所有的小汽车放到蓝色的箱子里或者把所有的铅笔放进铅笔盒里”。也就我们先示范给孩子看,或者给出明确的语言指导,因为对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是还要学习的。 也许有的家长要问了,孩子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怎么激发做事情的欲望?那我们就培养孩子的欲望呗,我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有个孩子总是说“无所谓”,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一个人不会对所有事物都不喜欢的,关键是找到这个“喜欢”并且想办法利用这项事物。经过沟通发现,因为一次回老家的经历,孩子喜欢上了乡间的美景,于是我们建议爸爸妈妈把阳台布置成老家院子的感觉,而且让孩子参与设计,去花鸟市场选择花草,还买了一颗黄瓜苗来养。从此孩子很认真的照顾这些植物,开始,水浇的太多了,反而养死了一些花,孩子很伤心,于是爸爸妈妈就带孩子去查资料。慢慢的,孩子做事情的效率高了,而且会自己安排时间整理好东西,写完作业,观察研究自己的小阳台。后来,孩子不止表现出很好的自理能力,还对植物学产生了兴趣,虽然还是小学生,掌握的植物知识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多。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个人习惯,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安排事物的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是好习惯;那么,安排好自己的人生需要的就是好能力了。所以当习惯祝我们的人生一臂之力的时候,好习惯就是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