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参加这次竞赛。你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就会有出色的表现! 时间100分钟。 阅读积累(30分) 1、读童谣,忆唐诗。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不禁想起“床前明月光, 。”“遥知不是雪, 。”“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毛浮绿水, 。”
“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边塞的战士,异乡的客。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 不禁想起“月落乌啼霜满天, 。”“何当共剪西窗烛, 。”“醉卧沙场君莫笑, ?”“独在异乡为异客, 。”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草原景色,提起草原风光,我们的脑海里便想起 、 等成语。“十二生肖”是传统的吉祥动物,我想到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有 、 等。“开封有个包青天……”这首歌中“包青天”是指 ,我可以用两个成语形容他的特点: 、 。 3、在本学期的《回顾•拓展》中,我们积累了很多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 例如:《周易》:天行健, 。 《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 。 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 。
叠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 歇后语:孔明借东风—— 关公赴会——
4、本学期的很多课文都节选自名家名著,学了课文,我们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如《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 》;《将相和》选自《 》;《草船借箭》选自《 》;《景阳冈》选自《 》。在《课外书屋》中,还向我们推荐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你阅读了其中的哪些书呢?向我们简要地介绍其中的一本。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阅读体验(70分)
(一)关注时事 让我们触摸跳动的信息脉搏 (4+2+2+2)
甲文 《猪出没,注意!》
一场突如其来的猪流感疫情本月13日起在墨西哥爆发,引起全国高度关注。但医学专家们不敢轻易断言新的全球性流感爆发正在形成,也不排除在今后数周内烟消云散的可能性。
猪流感最初是接触活猪或者猪肉制品而感染的,市民谈“猪”色变,以致我市猪肉销量下降,价格下跌。以市区兴文里农贸市场为例,猪肉摊位生意惨淡,当日价格从11.22元,降到11.1元,收摊前又降至11.01元。
乙文 《人出没,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流感传播警告级别从3级提高到4级,这意味着全球面临流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较先前显著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猪流感爆发比作第二次“非典”。
截至目前,这种病毒只攻击人类,并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猪等动物身上尚未发现。在墨西哥,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受到感染,他们与动物并没有直接接触,这再次说明病毒不是从动物直接传播到人身上的。看来,我们是“误会”猪了!
1、以上两篇文章分别载自4月28日、4月30日的《温州都市报》,对比阅读,你会发现其中很多的信息存在差异,请说明其中的两处不同。① ②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谈“猪”色变—— 4、市民们谈“猪”色变,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了,你会怎么利用文章中的信息劝告叔叔阿姨,不必为“吃猪肉得猪流感”担忧呢?
叔叔阿姨, (二)关注万物 让我们敬畏生命的精神品格(2+2+3+3)
竹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刺穿僵硬顽石,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苍穹。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属于第 种解释。
2、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3、“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联系上下文,句子中“竹子的品格”是指 。 改为陈述句: 4、“岁寒三友”,历年为诗人所题咏,如竹:“咬定青山不放松, 。”松:“明月松间照, 。”梅:“不要人夸好颜色, 。” (三)关注生活 让我们感动人间的亲情温暖(2+3+3+2+2+2)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萎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茏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蛛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①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回家路上,看看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 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②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③娘从灶间抬起头,笑着,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 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1)第5自然段中的“你看——”使用的破折号表示( ) A、声音延长 B、话题转变 C、解释说明
(2)第6自然段中的“我慌乱地点点头……”使用的省略号表示( ) A、说话断断续续 B、语意未尽 C、列举的省略 2、本文已经用“//”分成三段,请概括第二大段的段意。
3、文章三次写到了娘的“笑”,但其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理解“笑”的含义。 ①处:“娘笑了”是因为 ②处:“娘笑笑,没吭声”似乎在对我说: ③处:“娘笑着向二丫娘夸我”,笑中包含着 4、为什么说“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呢?
5、作者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拟了以下三个题目,根据本文的中心,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 》
6、读了这篇文章,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不易觉察的生活细节之中,你是否发现了珍贵的母爱?说说发生在你身上的母爱故事。
(四)关注大川 让我们探究作者的文学笔触(4+2+2+3+3+2)
山海关
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看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了。
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五个大字,笔力雄厚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地形的险要。不信,你顺着那城门左侧的阶台往上走吧,你走到城墙之上,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墙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你往北看吧,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将身躯直冲下来,头颅猛得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万里长城的尖端。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其形势的险要,正如古人所说: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站在这雄关之上,人的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势,大踏步地向着西北走去,一路上,去登临那一座座屏藩要塞、烽台烟墩,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雁门关,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关口。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溽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甚至更想身披盔甲,手执金戈,站立在这威武的雄关之上,做一名捍卫疆土的武士。啊! 雄关! 这固若金汤的雄关! 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1、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请摘录四个,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造句。
摘录:
造句: 2、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划出一个过渡句,并运用过渡句将这一段划分为两层。 3、在第三自然段中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 ”划出一个拟人句。
4、读懂含义深刻的一段话,我们要学会紧扣关键词语,抓住要领,概括大意。如第四自然段,可以根据“真想……也想……甚至更想……”将这段话简要地概括成一句话:
站在这雄关之上,精神振奋,心胸开阔。真想 ,也想 ,甚至更想 。
5、本文的开头和结尾密切相关,其作用是 。细读开头结尾,会发现本文是围绕 和 这两方面来写出“山海关是一座威武的雄关!”。 6、请以“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为开头,为山海关设计几句广告语。
山海关,万里长城第一关! 。(五)关注名著 让我们走进灿烂的文化经典 (3+4+6+2+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月亮已经上来了,照得厅堂外面如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得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本文选自长篇小说《 》。它与《三国演义》、《 》《 》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及时雨 、智多星 、
浪里白条 ,我还知道 。
3、名著魅力之一,就在于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选文中的“林冲”和“洪教头”各是怎样的人物呢?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中发现的呢?请结合选文中的词句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的林冲: ( )的洪教头:
4、名著的魅力之二,就在于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选文花了很多笔墨写了“洪教头试图棒打林冲”,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只用了寥寥一句,请用横线把这句话划出来,并将其中的动词圈出来。
5、名著的魅力之三,就在于勾起了强烈浓厚的探究欲望。读了选文,你的脑海里也一定产生了很多对于人物、对于这部名著想探知的问题,请列举两个你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6、资料一:关于梁山好汉,有这样两副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性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资料二:这部名著曾经被拍摄成大型电视剧,专门创作了片头歌《好汉歌》,歌词中有这样几句:生死之交一碗酒 / 说走咱就走哇 / 你有我有全都有 / 路见不平一声吼 / 该出手时就出手 / 风风火火闯九州 读了以上资料,“梁山好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结束语】恭喜你,成功地完成了试题!但请你再回头检查是不是在不经意中漏做了题目、写出了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希望你以后继续和书交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答案 阅读积累(30分)(每格一分,最后一题“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两分)
1、疑是地上霜 为有暗香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红掌拨清波 江枫渔火对愁眠 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逢佳节倍思亲 2、略 3、君子以自强不息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连碧水碧连天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巧用天时 单刀直入 4、《城南旧事》 《史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阅读体验(70分)
(一)1、①甲文中“猪流感最初是接触活猪或者猪肉制品而感染的”与乙文中“病毒不是从动物直接传播到人身上的。”不同 ②甲文中“不排除在今后数周内烟消云散的可能性”与乙文中“全球面临流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较先前显著提高”不同 ③甲文提醒读者注意“猪”,乙文提醒读者注意“人”。2、举例子 列数字 3、谈到活猪或者猪肉制品,想到“猪流感”,就心理恐惧,大惊失色 4、应当根据《人出没,注意!》第二自然段中的信息合理劝说 (二)1、③① 2、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或者 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划出一句即可)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刺穿僵硬顽石,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苍穹。3、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4、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泉石上流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1、A、B 2、由于饥饿我贪吃了学校发的三个馒头,妈妈却奇迹般地用五个馒头保护了我的自尊心,令我无比羞愧(内疚、愧疚)。3、①处:“娘笑了”是因为 感受到儿子的孝顺之心 ②处:“娘笑笑,没吭声”似乎在对我说: 扣住“安慰、宽容”来理解 ③处:“娘笑着向二丫娘夸我”,笑中包含着 喜悦、自豪、也隐藏着对儿子自尊心的保护 4、扣住“感动于娘无言的爱,并有了愧疚之情,使我懂事了、长大了”理解即可5、略(能结合课文中心,理由合理、充分)6、略
(四)1、略2、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地形的险要。过渡句归下一层
3、比喻句: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拟人句: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将身躯直冲下来,头颅猛得扎进了渤海岸边。4、 走向长城尽处 反身回来到渤海 站立雄关当武士5、首尾呼应 气势的雄伟 地形的险要6、略 (五)1、《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2、宋江 吴用 张顺 武松等3、 应结合选文中的具体词句来谈 林冲:冷静、机敏、谦和……洪教头:傲气、鲁莽、性急……4、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5、略6、扣住“生死之交、忠诚义气、行侠仗义、无所畏惧”等来理解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