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方县岔河水库灌溉工程坝址比选方案确定

来源:筏尚旅游网
水利水电 大方县岔河水库灌溉工程坝址比选方案确定 周德健 毕节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岔河水库位于大方县西南面的高店乡大山村,坝址距县城24 km。水库所在的岔河为白甫河一级支流,属乌江流域长江水系。库岸山体高大厚实,坝址初选择在梁子河河段(狮子山~松林岩)。本文对比分析上、下坝址在工程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成坝适宜性、防渗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推荐下坝址。 关键词:岩溶渗漏;成库条件;地层岩性;坝址比选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1-0131-01 1 前言 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坝址的选择需在坝址区河谷宽阔,两岸岸坡较平缓,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 2 工程概况 岔河水库位于大方县西南面的高店乡大山村,坝址距县城24 km。水库所在的岔河为白甫河一级支流,属乌江流域长江水系,本次可研阶段共选上坝址和下坝址两个坝址。上、下两个坝址以上集雨面积均为45.3km2。上坝址河床高程1392.0m,水库设计正常高蓄水位1447.0m,高于现在河床水位约55.0m左右,拟建最大坝高64.35m。下坝址河床高程1383.0m,水库设计正常高蓄水位1445.00m,高于现在河床水位约62.0m左右,拟建最大坝高69.1m。 3 坝址河段选择 岔河发源于大方县绿塘乡后坝村龙昌坪大山,河源高程为2316m,流经绿塘乡、文阁乡、双山镇,在双山镇木革村一把伞汇入白甫河。岔河全长27km,集雨面积102km2,流域地处黔西北高原山区,最高峰高程为2316m。流域东面为白甫河,分水岭高程1430~900m;南面与六冲河相邻,分水岭高程1900~2316m;西北面为归化河,分水岭高程2316~1440m。河流整体流向为N45°E,河谷为“V”型。建坝河段可分为鱼洞河段(鱼洞~狮子山)、梁子河河段(狮子山~松林岩)、松林岩河段(松林岩~岔河);从整条河流发育情况看,其地形上均具备建坝条件。从地质条件看,松林岩至鱼洞河段出露地层均为连续分布的三叠系夜郎组九级滩段(T31y)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左岸坡上部出露三迭系永宁镇组第一段(Tyn11)灰岩地层,该河段无断层通过,岩层呈单斜产出,总体缓倾左岸偏下游,但松林岩河段三迭系永宁镇组第一段(T131yn)与三迭系夜郎组九级滩段(T1y)的接触带在高程1430.0m左右,如在该处建坝,存在通过T11yn可溶岩向左岸苏麻地一代下游及直流邻谷的岩溶渗漏问题,防渗面积大且防渗边界较难确定;故松林岩河段不具备成库条件;综合岔河河流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库工程规模、灌区布置等综合考虑,坝址选择梁子河河段(狮子山~松林岩)较为合理。 4 上、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较 根据选定的坝址河段(梁子河河段),本次地质勘测工作中在该河段选定了岔河水库上、下坝址。上坝址位于梁子河下游高店乡石墙院至谢家寨之间河段,梁子河与白花沟小支流交汇处下游约50m。下坝址位于大方县高店乡石墙院与大方镇穿洞接壤处,上、下坝址相距0.4km。下坝址~松林岩河段长1.2km。 现将上、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河谷 上坝址:“V”型河谷,基本对称,河段呈反“S”型,左岸较单薄,正常蓄水位河面宽126m。下坝址:“V”型河谷,基本对称,河段呈反“S”字型,正常蓄水位河面宽150m。结论:下坝优。 河床冲积层厚度(m) 上坝址:1~3。下坝址:1~3。结论:相当。 地层岩性 上坝址:T31y碎屑岩,左岸1410m高程,右岸1415m高程以下为泥质粉砂岩,以上为粉砂质泥岩。下坝址:T31y碎屑岩,左岸1410m高程,右岸1405m高程以下为泥质粉砂岩,以上为粉砂质泥岩。结论:相当。 ④地质构造 上坝址:无断裂构造通过,岩层倾向下游偏左岸,倾角3~9o,发育主要控制性裂隙1组“X”节理。下坝址:无断裂构造通过,岩层倾向下游偏右岸,倾角3~11o,发育主要控制性裂隙1组。结论:相当。 ⑤岩溶水文地质 上坝址:无可溶岩,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有流量极小泉点(<0.01L/s)。下坝址:无可溶岩,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无泉水出露。结论:相当。 ⑥物理地质现象 上坝址:表层残坡积0~1.0m,河床部位强风化层厚3m,两岸强风化8~12m。下坝址:表层残坡积0~1.0m,河床部位强风化层厚3m,结论:上坝优。 ⑦防渗 上坝址:库首无可溶岩,左岸存在邻谷渗漏的可能,帷幕底限河床部位以高程1340m控制,其余部位进入透水率小于5Lu以下一段,帷幕边界以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线相交控制。重力坝:右岸在高程1448.30m设一灌浆平硐(h×b)(4.0m×3.0m),长66.0m。防渗工程量:造孔进尺8100.0m,帷幕灌浆进尺7127m,无效进尺973.0m。固结灌浆工程量为:共布固结灌浆孔640个。固结灌浆工程量为:造孔进尺4480m,固结灌浆进尺3200m,无效进尺1280m。面板坝:右岸在高程1450.70m设一灌浆平硐(h×b)(4.0m×3.0m),长66.0m。灌浆工程量为:造孔进尺11773.0m,帷幕灌浆进尺10823m,无效进尺950.0m。共布固结灌浆孔87个,造孔进尺609m,固结灌浆进尺435m,无效进尺174m。 下坝址:库首无可溶岩,河床部位以高程1319.4m控制,其余部位进入透水率小于5Lu以下一段,帷幕边界以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线相交控制。面板坝:防渗工程量总进尺8732.00m,其中帷幕灌浆进尺7734.00m,无效进尺998.00m。固结灌浆工程量:两排固结灌浆孔,利用一排帷幕孔,共计布95孔,固结灌浆工程量:总进尺665m,其中固结灌浆进尺475m,无效进尺190m。重力坝:左岸在高程1445.0m设一灌浆平硐(h×b)(4.0m×3.0m),长73.0m。灌浆工程量为:造孔进尺6225.6m,帷幕灌浆进尺5710.1m,无效进尺515.5m。固结灌浆与防渗帷幕相结合,共布22排孔,第一排利用帷幕孔,共计913孔,固结灌浆工程量:总进尺7304m,其中固结灌浆进尺5478m,无效进尺1826m。 结论:下坝优。 ⑧承载力、变形稳定 上坝址:岩体较完整,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9Mpa,属BⅢ2类,其抗滑及变形性能受结构面控制,满足建坝要求。下坝址:岩体较完整,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3MPa,属BⅢ2类,其抗滑及变形性能受结构面控制,满足建坝要求。结论:相当。 ⑨边坡稳定 上坝址:基本由T31y地层构成,岩质边坡,左岸为逆向坡,右岸为顺向坡,因岩层产状较平缓,边坡稳定性较好,水库蓄水后有局部覆盖层和强风化岩体塌滑 下坝址:基本由T31y地层构成,岩质边坡,右岸为逆向坡,左岸为顺向坡,因岩层产状较平缓,边坡稳定性较好,水库蓄水后有局部覆盖层和强风化岩体塌 结论:相当。 5 结论 根据上、下坝址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勘测成果,对上、下坝址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成坝适宜性、防渗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上、下坝址均具建坝成库条件,下坝址在地形条件方面占优势,再根据上、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对坝型的适宜性,施工难度等综合因素比较,下坝址方案优于上坝址方案,故推荐下坝址. 参考文献: [1]陈德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2]鞠占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范》(SL567- 2012). [3]满作武.《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SL73.3-2013). 2017年11期︱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