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

提纲

一、 教学目标 二、 教学准备

三、 教学过程设计 四、 教学多媒体设计

五、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六、 教学过程流程图 七、 历史课应用模式 八、 教学课件结构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六日

《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设计

一 、 教学目标 A 内容标准:

1 通过叙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使同学们认识到它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 通过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使同学们认识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认识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本节课的难点: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走向成熟的,其间经历的一大,二大,国民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最后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 知识与能力

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等。 2 让同学们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原因的探讨

与分析,对比“城市包围农村”道路在中国的失败,以此来培养他们通过历史事件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同学们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C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课本要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2(教师发挥)新中国的建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才换来的,所以,同学们要珍惜今天所有的一切。

二、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上一节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并且预习本节内容,对

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精心准备有关有代表性的图片、音像资源,并结合课本内容制作课件。

三、 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出材料 导入课题

上课前先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遭遇过小偷,让同学们谈谈对小偷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说今天要让同学们看看小偷也有可敬的一面,之后引出材料“小偷罢偷”以支援五四运动来引起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好奇,提醒同学们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它竟然能让小

偷弃恶从善,并且通过此指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 进入本课题学习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其重要,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性。

(2)通过一则材料让同学们思考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引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3)根据中共的目标,引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通过对其失败的分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由此发动国民革命,进行北伐。

(4)由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灭,共产党吸取经验教训,开始了自己道路的探索,通过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让同学们了解到“城市包围农村”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来。

(5)中共逐渐壮大,国民党恐慌,发动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长征胜利,宣传了革命火种,为革命的胜利保存了领导力量。

(6)随着中共走向成熟,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逐渐走向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7)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上的宣布,新中国正式成立。让同学们听听毛主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的音频,体会当时振奋人心的一刻。

(8)总结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伟大意义,分为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联合上节课辛亥革命的内容,引导同学们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底“新”在哪里,并且比较得出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10)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强调,并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艰难,引用唐诗“一将成名万古枯”,使同学们认识到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11)评价:学生结合课后“自我测评”进行评价。

四 、 教学多媒体设计

序号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类型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 有关小偷罢偷的材料 文本 引发同学们对五四的好奇 出示—讲解 1分 下载 2 五四运动背景、过程、意义 文本 了解史实 出示—讲解 3分 自制 3 五四运动过程的对比(超链接) 表格、文本 对比了解史实 让同学们分析得出中共成立的必然 了解史实,对比得出一大与二出示—讲解 2分 自制 4 毛泽东的一段引言 文本 出示—讨论—总结 3分 下载 5 中共成立,一大、二大的对比 表格、文本 出示—讲解 2分 自制 大的差异 6 一大会址 图片 更好地体会一大 了解史实分析中共的经验教训 出示—讨论 1分 下载 7 国民革命相关内容 文本 出示—讲解 2分 自制 8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文本 了解史实 出示—讲解 2分 自制 9 长征、遵义会议 文本 了解史实、认识到中共的成熟 体会长征胜利的伟大 认识到胜利的艰难及伟大意义 体会新中国建立的激动心情 出示—讲解 2分 自制 10 三军过后尽开颜 图片 出示 1分 下载 11 伟大胜利 文本 出示—分析—讲解 4分 自制 12 开国大典 图片、音频 出示—讨论 2分 下载 13 作业 文本 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充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 出示—分析—讨论—总结 5分 自制

五、高中历史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目标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资源 通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音频,结合课本,做成课件 整体划分 时段 (分) 教学内容 媒体使用 使用 方式 效果与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 1、出示“小偷罢偷”相关材料 文本 出示,引导 2、教师引导导入课题。 通过此材料,引出同学们对五四的好奇,它到底是一场怎么样的运动,由如此大的影响力。 增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史实的了解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时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 17 4 学习史实 与课本相关的历史事件 文本 出示、讲解 展示图给学生提供反映相关史实的图片、音频 片,更好地理解相关史实 分析问题 给出材料,或根据已学内容,引导同学们自己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 学习收获 谈谈学完本课后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 评价自己 评价一下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没有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图片 出示,讨论 8 文本 出示、讨论、提高同学们认分析、总结 识、对比分析史实的能力 讨论 巩固、总结 评价 2 1 交流 自我评价 1 评价教师 评价一下老师在本节课中的表现_ 回答 评价他人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结构流程图

开始 课件 材料 教师讲解课件 2张 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课件 材料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评价分析总结 课件 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中共成立史实 课件 图片 学生欣赏并体会思考 课件 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国民革命 课件 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课件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长征 课件 图片 学生欣赏并体会思考

课件 基本内容 教师讲解伟大胜利 课件 图片 音频 学生欣赏,体会 课件 课堂思考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评价分析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自我测评”进行测评 结束

注释:

教师活动 媒体运用 学生活动

七 课件应用模式

制定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协作提供材料,导入课题 吸收教材 文本。图片,音频教师讲解,学生思考 课堂互动 欣赏体会 提供情境,体会学习 思考反思 众评互评 总结评价,发展提高 总结提高 修正控制新的教学需求 教学三维目标反馈 按照这一模式,充分地贯彻新课改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并且通过各种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并且对其进行适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以更好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八 教学课件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课件结构图

卫星收视 因特网 下载 组合 自制 封面图像 课题名称 主页 导入 演示 课堂总结 评价 退出 一则材料 课后自我测评 课堂提问 图片,音频 文本 基本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