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 壮族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 唐姊茜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紧密,欢欢相扣又不嫌拥挤,可见意匠之巧妙。 二、雕刻艺术 [摘 要]宜州民居,具有典型的广西壮族民居建筑风格。壮族喜欢依山傍 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构成独特的一派风景图,这 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壮民族素有门雕、窗雕、木雕的习俗。主要表现手法 传统建筑 [关键词]壮族民居 建筑装饰 为木雕、砖雕和石雕。“三雕”艺术以其独特而精湛的雕刻 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和题材内容反映壮族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 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 城,同样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 宜州民居,具有典型的广西壮族民居建筑风格。壮族 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 楼,构成独特的一派风景图,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而1950年以后。从卫生的角 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 审美价值。 木雕指建筑干栏、木梁等木结构上的雕饰部分。壮族 民居建筑中的木件雕刻,受明清时期木雕盛行的大环境 影响而流行。木雕技术一经引入壮族民居,很快成为壮族 民居装修中的重要技艺,有雕刻壮族民间故事的,雕刻壮 族民族人物的,雕刻壮族自然风光的等等。 而门雕指的是在民居房门(大门、屋内门)进行雕饰。 除了年画。宜州壮族民居还普遍雕刻有神话人物、历史人 度考虑,将人畜分开,木楼民居逐步为平房或楼房替代。 罨器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 活区。本文以宜州几个颇具代表性的村落民居为例,谈谈 宜州壮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一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物。雕刻技法纯熟、图案独特,颇具审美情操。例如怀远的 杨氏故居,大门雕刻有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抽象图案,画面 简洁但能表达歌仙会歌的场面。 而宜州壮族民居的窗雕都以简洁的图案进行装饰, 这与中原地区繁复的装饰图案形成对比,也体现了壮族 民居贴合自然、天人合一的装饰风格。 三、白墙彩画 、空间形态 壮族称居住的房屋为“干栏”。这种住房形式,宜于潮 湿多雨,夏日酷热,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坡地。广西的瑶、 苗、侗诸族,也有一部分人家居住干栏,但壮族的干栏建 筑较有代表性。壮族的整个干栏建筑,设计巧妙,用料精 宜州壮族民居的外墙一般使用白墙,这与云南白族 民居颇相似。而白墙上绘制彩画,这与白族民居的灰色素 画另有区别。 彩画是壮族人民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彩画色彩斑 斓,题材不限,内容丰富,一般以壮族民间故事、人物为题 材。以红色、绿色为主。 致,工艺颇高。房屋形式,有一幢三间,一幢五七间,以至 一幢九间的。视其家人口多少和其家富裕情况而定,一般 为一幢三五间较普遍。主屋的两旁,还附设仓纱,这不仅 增宽房屋的面积,而且还能起着防风挡雨的作用,使主屋 建筑不受风雨的吹打而霉烂。房屋一般为三层,上层放杂 物或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放牲畜家禽。中屋正中间为 厅堂,前后左右,分设房间,房间开窗,通风明亮,居住舒 适。厅后为火塘,以泥筑成,煮食取暖用。正厅两则,无论 三间五间,均以木板或竹片为壁隔离,木板还雕刻着花鸟 宜州德胜村落覃氏民居的几面白墙以刘三姐成长、 出游、会歌三大主题进行绘制,色彩鲜艳,把整个故事情 节表达得淋漓尽致。宜州大部分民居的白墙彩画,都体现 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操,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良好的艺 术借鉴。整体画面庄重、典雅,雅俗共赏。 结语 虫鱼之类的画图;木板竹片,是活动的,遇上喜庆婚嫁,可 以撤开,摆桌设席。房屋的前面或后面,建有晒台,以晾晒 物品和纳凉;从地面进入中层住人的大门,用方块石条砌 宜州壮族建筑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 成一级一级而上的阶梯。壮族的这种房屋建筑,建在村寨 的山腰,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十分壮观。 装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壮族人民简单、风 趣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装饰艺术的审美观、价值观都 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宜州的怀远、德胜的大部分村落,仍采用“干栏”式的 建筑,干栏式建筑,空间宽敞,功能齐全。以怀远唐氏故居 为例,正院由中间的献厅分开,使之分为前后两院;献厅 是祭祖摆放供品之地。正厅则是阔面五间,配厅则是准备 在正厅供满木主后,按照相应设置续行安放。各空间联系 [1]闫锦锋,浅析常家庄园北祠堂装饰艺术,美术大观,2012.9 [2]杨志勇,山西晋中花灯的艺术内涵与传承,美术大观,2012.9 责任编辑:杨建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