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l XUEYUAN 2013年第23期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张丽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二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 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 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家校联系对孩子的 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种方法, 让则是一种愚钝。这时候教师不能对后进生的家长流露出厌 烦情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 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东 西。在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后,教师要坚定立场、耐心细致 是班主任带好班级的窍门之一,是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相互协调的手段。但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家访工作呢? 一明确家访的目的和内容 教师进行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达到的效果是什 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家访的目的和内容是根据班级工作 需要制定的,有时是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问题,希望家长在哪 些方面配合,如何应对哪些生成性的家访问题等。有时是为 了融洽师生感情,有时是为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 二掌握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 只有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 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所以在家访前,必须了解学生的一些基 本情况,准备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这是做好家访工作 的首要条件。要将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并客观、公正地评 价学生,避免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简单地作出“好”与“坏” 的主观评判。准备好后,就要先与家长预约,看双方在时间 上有无冲突。并且,家访一定要让该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 为你偷偷摸摸地去告状,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也会减弱家 访的效果。 三找到家访的共同话题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的愿望是一致的。家 访开始,避免单刀直人,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 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创设良好的谈 话气氛,力求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 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一般来说,家 长都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的优点、长处,特别是后进生 的家长,所以在家访时,要尽量多谈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 并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家长的教育。这样的家访,家长一定 会高兴。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学生, 使其进步得更快、更好。实践证明,只有当家长相信教师是在 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子女时,才有可能实现双方的合作。 四耐心对待后进生的家长 社会是复杂的,生活境遇的不同常导致生活理念的差 异。有些家长认为:子女的调皮顽劣是一种聪明,而谦恭忍 迨投灞 地从学生年龄段心理特点人手,阐明观点,引导家长改变片 面的观点,起到间接教育的作用。 五要保持平等的教师、家长关系 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 好学生。所以,教师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给人以 亲近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不要盛气凌人地 对待家长,更不要对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这样会给家 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对表现差、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家访时, 有时会碰到蛮横无理、一意包庇孩子的家长。此时,教师要 有礼有节,开诚布公地指出缺点,说话时不能吞吞吐吐、含 糊其辞。不然,家长会觉得教师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从内 心里瞧不起你。 六做好家访记录与反馈 每次家访后,教师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 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 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 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 估,制订新的教育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七经常联系监督学生的情况 如今科技日益发达,通过手机电话、网络都能起到交流 沟通的作用。电话的交流仍是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之一。 教师也可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 随时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在交流中发现 学生存在问题,教师与家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帮助学生 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长 此以往,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访在增进和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和联系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是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的纽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关键环 节。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达 到育人的目的,教育才能成功。作为班主任,应积极努力地 去探索家校联系和沟通的有效途径,了解了学生的症结所 在,方能“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庞远燕] 迎 订 一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