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确定、提供、维护和管理为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达到符合产品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包括: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d)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对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控制。
3.2办公室协助生产部对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4
程序
4.3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4.3.1设施的识别
工厂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车间、办公场所等)、过程设备(包括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工、卡、量具及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运输设施、通讯设施或信息系统)。4.3.2设施的提供
a)工程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
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管理代表者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物控部实施采购。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由工程部设计,经工程部与总工程师共
同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部组织加工制造,执行《设计和(或)开发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3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工程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
求后,由工程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验收,记录由工程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工程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
处理结果;c)工程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施管理卡》和设施档案,并
在《生产设施一览表》上登记;
d)工程部根据合格的设施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施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4.3.4基础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工程部组织编写设施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由部
海南食品有限公司文件编号实施日期版本/状态页码HN/QMS-CX-062009年5月18日A/1第2页共2页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门技术负责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b)工程部制定《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招待情况。工程部每季度收集《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计划的依据。
C)工程部每年12月拟定下年度的《设施检修计划》,发至各部门执行。
d)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检修单》报工程部检修。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工程部应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施管理卡》上。
e)现场使用的设施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4.3.5设施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工程部部填写《设施报废单》,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工程部在《设施管理卡》及《生产设施一览表》中注明情况.。
b)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填写《设施报废单》报工程部经理批准,即可报废。
C)报废的设施应挂黑色报废牌。4.4工作环境
办公室应协助生产部识别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等器材,避免噪声,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照明和职业卫生、安全;
c)工程部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5、相关文件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6、记录
6.1《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6.2《设施验收单》。6.3《设施管理卡》。6.4《生产设施一览表》。6.5《领物单》。
6.6《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6.7《设施检修计划》。6.8《设施检修单》。6.9《设施报废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