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

来源:筏尚旅游网
铜陵市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学段(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命题教师:徐传成 审题教师:杨国兵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50 分)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 1),回答 1-2 题。

图 1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较大的城市是 A.abc B.bcd C.acd D.ab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图 2 为某我国两个省区近年来的人口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图 2

3.该图所示最可能表示的是

A.从湖北流向陕西 B.从山东流向山西C.从广西流向广东 D.从江苏流向安徽 4.下列因素中,对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影响最弱的是 A.两地生产力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B.乙地的社保体系更加趋于完善 C.甲地生产长期受自然灾害困扰 D.家庭成员长期甲、乙两地分居

人口负担系数=(14 岁及以下人口数+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15~64 岁人口数)×/100%, 国际通常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下图中(图 3)①②③④ 分别为四个国家,其中 a、b 、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 5-6 题。

图 3

铜陵市一中期中考试

第 1 页 共 9 页

5.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负担系数最低的是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6.下列有关图中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国家以及其所采取措施组合正确的是 A.①国 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B.②国 增加基础教育投入 C.③国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④国 积极吸纳国际移民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表格(表 1)及所学知识,回答第 7 题。

7.若 2017 年该岛屿的人口总量用 X 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 Y 表示、环境承载力用 Z 表示,则 三者的关系是 A.Z>Y>X

B.X>Y>Z

C.Y>Z>X

D.Z>X>Y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示,截止 2017 年底,中国内地适婚单身青年数量已经高达两 亿人,中国的第四次单身潮正在到来。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8-9 题。 8.单身潮可能带来 A.出生率增加 B.劳动人口数增加 C.死亡率降低 D.老龄化趋于严重 9.“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国婴儿的出生率并没有快速提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①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②社会抚养成本较高 ③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④处于旺盛生育年龄的女性人口比重较低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图 4、图 5 两图分别表示我国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情况。读 图回答 10-11 题。

图 4

10.图 4 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

A. 主城区迅速扩大 B.郊区城市化 C. 逆城市化现 D. 再城市化 11.若图 5 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 b 地出现高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A.距离市中心最近 B.为老城区中心 C.人口最为稠密 D.交通通达度最高

图 5

铜陵市一中期中考试 第 2 页 共 9 页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 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 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图 6 示意城 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回答 12-13 题。

图 6

12. 城市连廊最适宜布局在 A .高级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新兴工业区 D .科教文化区 13. 空中连廊系统能够( ) A .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图 7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 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完成 14-15 题。

图 7

14.下列有关图中 a、b、c、d 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地种植粮食 B.b 地种植粮食 C.c 地为林果业 D.d 地饲养奶牛 15.图中 b 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B.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 C.乳畜业 市场广阔 D.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丰富

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对揭示区域人口分布地域特征 ,把握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规 律 ,制定相关的人口优化措施和城市规划调控政策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图 8 为 1990-2012 年安徽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回答下列 16-17 题。

铜陵市一中期中考试 第 3 页 共 9 页

图 8

16.下列有关于图中安徽省人口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北侧 B.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侧 C.人口重心与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 D.人口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速度逐渐加快

17.关于图示部分显示出的人口重心转移特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皖北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吸引省内人口大量涌入 ②皖南受长三角辐射更深,区域劳动人 口流失更多 ③皖南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人们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④皖北地区平原面积广 大,更有利于人口聚落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图 9),完成 18-19 题。

图 9

18.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张家口 B.石家庄 19.与石家庄相比

A.北京的服务种类和其基本相同 C.唐山的服务范围与其完全一致

C.承德 D.北京

B.保定的服务种类比它要少 D.天津的服务等级较其要低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 20-21 题。

铜陵市一中期中考试 第 4 页 共 9 页

图 10

20.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是 A.①为季风水田农业 B.②为混合农业 C.③可能为乳畜业 2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强 B.②科技水平高 C.③生产投入少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D.①地机械化水平低

下图(图 11)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 22-23 题。

图 11

22.图示四个区域中,主要农业产出有羊毛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降水稀少,荒漠草原广布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此完成 24-25 题。 24.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到自下而上分布由农田、茶园、竹林等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

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铜陵市一中期中考试 第 5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