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张海红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一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这堂课的设计.本文主要谈的是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
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来进行设计,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课程;根据学生认知结构,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设计.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
目标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会产生挫败心理,丧失学习信心;目标太低,学习毫无压力,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而合理的教学
,目标制定要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思想”就是让学生明白
要通过努力才可以达到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内容的容量多少,是指是否包括了“三维目标”教学模式所要求每一个部分,特别对““情感、过程与方法”态度和价值观”这两部分的设计是否全面合理,是否真正的可以陶冶他们情操,对思想进行教育.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课设计:导课可以用视频,诗,歌曲,实验,故事等导入,效果很好.如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用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学习中的思想情绪,尤其是现有知识水平,还要能预测到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计划,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多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
自主学习设计:内容简单,自己能解决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部分设计合作探究:学生自己看不懂的内容设计成合作探究:如讲洋流分布规律时,教师设计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合作生成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合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情境创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设—如可以把讲课内容设计成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轻松掌握本节内容,或者把教材内容顺序打乱,把重点内容设计成情境材料,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讲自然地理时重点的突破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已画图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反思的设计:反思这节课的环节,过程,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完成了三维目标,重难点内容是否得以突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具运用是否辅助课堂教学等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423.07 【1003-9619(2019)15-0035-01 【
三、教学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计是否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
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显然“问题”的设计也离不开这个目标.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教师在课前进行设计时尽量能提供有趣的地理现象、案例,最好能够与当地的乡土地理结合起来进行提问.
(二)问题设计是否激活学生思维,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方式的训练与提高等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实质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会学生重组新旧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问题”教学.
(三)问题设计是否有连贯性、层次性、开放性,让学生有探讨、思考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问题的设计更应该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问题”设计应针对学习的这种心理需要,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同时可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而设计一些子“问题”做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可能,所以
“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
”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开发创新学
习潜能的开端.可见,教师的教学思维和问题设计对培养学习的创新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问题”设计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洁地重演于课堂,让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探索猜想和发现,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提升.
(四)问题设计能否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合作.有效的生生互动,问题设计是关键.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本来热闹的教室里迅速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头低的很低.当教师点名某个学生回答时,该学生垂头丧气的站起来,其他同学则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教室里又开始热闹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问题设计的不好,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没有使不同层面的学生主动参与.好的问题能够使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
有效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和分布规律.也让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作业,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充满信心.当然在进行教学时,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更具体、更全面,落实每个细节,尤其是学生薄弱环节,让学生在有效教学这一科学理念下得到更大的进步.
3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