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针织面料[实用新型专利]

针织面料[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筏尚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343586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1.08

(21)申请号 201820573041.3(22)申请日 2018.04.21

(73)专利权人 浙江梦迪针织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

余北大街(72)发明人 刘肖 冯书佩 

(74)专利代理机构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53

代理人 李伊飏(51)Int.Cl.

B32B 7/12(2006.01)B32B 27/32(2006.01)B32B 27/06(2006.01)B32B 27/08(2006.01)B32B 27/4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B32B 3/24(2006.01)B32B 9/02(2006.01)B32B 9/04(2006.01)B32B 5/08(2006.01)D04B 1/14(2006.01)D04B 1/00(2006.01)

CN 208343586 U(54)实用新型名称

针织面料(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包括外层,所述外层通过绵纶、第一竹炭纤维、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相互编织构成,所述外层的底部设置有香味层,该香味层的底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部设置有聚乙烯气泡层,该聚乙烯气泡层的底部设置有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布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竹炭纤维与第二导电纤维交织组成亲肤层,达到了抑菌抗菌和抗静电的效果,且面料与肌肤接触感更加舒适,降低了静电产生的优点,通过设置绵纶、第一竹炭纤维、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相互交织组成外层,达到了使面料表层的柔软度提高,阻燃、弹性和耐磨增加,且还具有抗紫外线的优点。

CN 20834358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针织面料,包括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通过绵纶(10)、第一竹炭纤维(11)、阻燃涤纶(12)和第一导电纤维(13)相互编织构成,所述外层(1)的底部设置有香味层(2),该香味层(2)的底部设置有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3)的底部设置有聚乙烯气泡层(4),该聚乙烯气泡层(4)的底部设置有聚氨酯层(5),所述聚氨酯层(5)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布层(6),该透气布层(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透气布层(6)的底部设置有动物纤维层(7),该动物纤维层(7)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9),亲肤层(9)由第二竹炭纤维(14)和第二导电纤维(1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竹炭纤维(11)与绵纶(10)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且阻燃涤纶(12)和第一导电纤维(13)分别与第一竹炭纤维(11)和绵纶(10)组成的双线圈纵横交错相互编织,该外层(1)与香味层(2)之间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香味层(2)为檀香浸泡后的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竹炭纤维(14)和第二导电纤维(15)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亲肤层(9)通过粘连剂与动物纤维层(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3)由阻燃珍珠层(16)和阻燃XPE棉层(17)压合而成,且阻燃层(3)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香味层(2)和聚乙烯气泡层(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布层(6)内部的通孔(8)数量不少于三个,且通孔(8)等距离设立于透气布层(6)的内部,透气布层(6)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聚氨酯层(5)和动物纤维层(7)连接,聚氨酯层(5)与聚乙烯气泡层(4)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

2

CN 208343586 U

说 明 书针织面料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面料美观、柔软、舒适。[0003]现有的针织面料通常不具有阻燃性,一旦起火,很容易起燃烧,防火安全性差,同时抗静电性、抗菌性等也有所欠缺,且亲肤的舒适度不佳。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性,抗静电和抗菌效果明显,且亲肤舒适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织面料通常不具有阻燃性,一旦起火,很容易起燃烧,防火安全性差,同时抗静电性、抗菌性等也有所欠缺,且亲肤的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面料,包括外层,所述外层通过绵纶、第一竹炭纤维、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相互编织构成,所述外层的底部设置有香味层,该香味层的底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部设置有聚乙烯气泡层,该聚乙烯气泡层的底部设置有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布层,该透气布层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透气布层的底部设置有动物纤维层,该动物纤维层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亲肤层由第二竹炭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组成。[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竹炭纤维与绵纶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且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分别与第一竹炭纤维和绵纶组成的双线圈纵横交错相互编织,该外层与香味层之间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香味层为檀香浸泡后的布层。[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竹炭纤维和第二导电纤维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亲肤层通过粘连剂与动物纤维层连接。[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珍珠层和阻燃XPE棉层压合而成,且阻燃层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香味层和聚乙烯气泡层连接。[0009]优选的,所述透气布层内部的通孔数量不少于三个,且通孔等距离设立于透气布层的内部,透气布层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聚氨酯层和动物纤维层连接,聚氨酯层与聚乙烯气泡层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竹炭纤维与第二导电纤维交织组成亲肤层,达到了抑菌抗菌和抗静电的效果,且面料与肌肤接触感更加舒适,降低了静电产生的优点,通过设置绵纶、第一竹炭纤维、阻燃涤纶和第一导电纤维相互交织组成外层,达到了使面料表层的柔软度提高,阻燃、弹性和耐磨增加,且还具有抗紫外线的优点,通过设置阻燃层为阻燃珍珠层

3

CN 208343586 U

说 明 书

2/3页

和阻燃XPE层粘合而成,达到了增加面料整体的阻燃性,进而提高使用该面料制造出衣服对人体保护的优点,通过设置动物纤维层、聚氨酯层和聚乙烯气泡层,达到了增加面料保温的优点,通过设置香味层为檀香浸泡后的布层,达到了使面料的气味改变,进而增加制造出衣物带有香气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层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亲肤层结构示意图;[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燃层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1外层、2香味层、3阻燃层、4聚乙烯气泡层、5聚氨酯层、6透气布层、7动物纤维层、8通孔、9亲肤层、10绵纶、11第一竹炭纤维、12 阻燃涤纶、13第一导电纤维、14第二竹炭纤维、15第二导电纤维、16阻燃珍珠层、17阻燃XPE棉层。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8]请参阅图1-4,一种针织面料,包括外层1,外层1通过绵纶10、第一竹炭纤维11、阻燃涤纶12和第一导电纤维13相互编织构成,第一竹炭纤维11 与绵纶10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且阻燃涤纶12和第一导电纤维13分别与第一竹炭纤维11和绵纶10组成的双线圈纵横交错相互编织,该外层1与香味层2 之间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香味层2为檀香浸泡后的布层,外层1的底部设置有香味层2,该香味层2的底部设置有阻燃层3,阻燃层3的底部设置有聚乙烯气泡层4,阻燃层3由阻燃珍珠层16和阻燃XPE棉层17压合而成,且阻燃层3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香味层2和聚乙烯气泡层4连接,该聚乙烯气泡层4的底部设置有聚氨酯层5,聚氨酯层5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布层6,该透气布层6的内部开设有通孔8,透气布层6内部的通孔8数量不少于三个,且通孔8等距离设立于透气布层6的内部,透气布层6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连剂与聚氨酯层5和动物纤维层7连接,聚氨酯层5与聚乙烯气泡层4通过粘连剂相互连接,透气布层6的底部设置有动物纤维层7,该动物纤维层7 的底部设置有亲肤层9,亲肤层9由第二竹炭纤维14和第二导电纤维15组成,第二竹炭纤维14和第二导电纤维15交织成双线圈结构,亲肤层9通过粘连剂与动物纤维层7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竹炭纤维14与第二导电纤维15交织组成亲肤层9,达到了抑菌抗菌和抗静电的效果,且面料与肌肤接触感更加舒适,降低了静电产生的优点,通过设置绵纶10、第一竹炭纤维11、阻燃涤纶12和第一导电纤维13相互交织组成外层1,达到了使面料表层的柔软度提高,阻燃、弹性和耐磨增加,且还具有抗紫外线的优点,通过设置阻燃层3为阻燃珍珠层16和阻燃XPE层17粘合而成,达到了增加面料整体的阻燃性,进而提高使用该面料制造出衣服对人体保护的优点,通过设置动物纤维层7、聚氨酯层5和聚乙烯气泡层4,达到了增加面料保温的优点,通过设置香味层2 为檀香浸泡后的布层,达到了使面料的气味改变,进而增加制造出衣物带有香气的优点。

4

CN 208343586 U[0019]

说 明 书

3/3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0834358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834358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