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来源:筏尚旅游网


现代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介绍入手,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途径,文章最后以新时代商厦企业文化建设作实证分析,指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完善制度管理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是从两方面得以实现的,一,通过体现并承载员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是硬性的管理部分;二,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常常被忽视,其结果,一方面,只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了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和灌输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成为主要手段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考虑本企业管理的实际,想通过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完成企业落后管理的兑变;这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所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关系,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本单位经营管理、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利、缺乏指导员工的标准工作流程、没有形成规范的员工行为准则等管理薄弱现象,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理体制。

(二)在继承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段论述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心在很多企业家都在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管理我们的企业,同时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来改进我们的企业文化。许多国有企业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没有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提炼、概括和宣传贯彻、组织实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广泛发动职工,回顾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提炼本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另一方

面,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宗旨等企业文化主要内容,并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宣传贯彻,组织践行,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强调以人为中心,激发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的实质决定了企业文化基础的一致性。但是,在外部,因国家、民族、地域、行业的不同,在内部,因发展历史、类型、性质、规模、心理背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经营准则、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因此,即便在企业文化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在管理实践中,它的独特性仍然会保留,在一定条件下独特性越明显,其内聚力越强。所以,文化建设重点是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只有是自己的,才是社会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科学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上,不要盲目地模仿,更不能抓住老框框不放,要真正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以解决本企业问题为目的,提炼、概括出既体现企业领导班子的治企策略,又反映广大职工意志,既符合本企业实际,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真正形成“他是他,我是我,自我发展,自成一家”的企业文化。西欧的企业家普遍认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才是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才能更好地内规员工行为,外树企业形象,而这种形象不只是企业的品牌、效益,更主要的是培养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示给社会的是美好的东西。他们认为,由于各个企业不同,每个企业的文化必然有差异,关键是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提炼出更具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他们着力追求企业独特的内在文化。宝马与奥迪同是汽车公司,但他们的企业文化有明显差异。宝马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

二、结束语

企业文化就是决策层意志和行为在企业管理实际中和员工认识中的投影。建设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不是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而是要让领导们清醒和明白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和代价。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的行为规范,而这需要内在的约束力,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的内在约束力,科学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而且在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一点。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来说,通过宣传媒介、强化教育等形式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烘托固然是个办法,但实际上影响员工行为的却绝不是这些,而是决策者、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行为,所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是“文化促管理”,而是“管理促文化”——至少在未形成固有的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之前,管理行为的辐射力是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比如说企业倡导诚信,可在管理规定和经营实践中

却处处以“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为行为准则,这样引导出的文化氛围势必是适得其反的。其实,企业文化是不需要特别去建设的,它与企业的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管理行为等同生同息,所谓的文化就是这些行为在企业人众中的反馈和折射。那些为了文化而文化的所谓宣传册、口号,其实不要也罢。

参考文献:

[1]陈兆庆.文化引领,知行合一,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农电管理,2010(02)

[2]孙章乐.差异化经营与企业文化个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