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作为书法初学者,对于书法的一切几乎都是陌生的,所以针对初学者的问题,我特地整理了一下和初学者有关的学书笔记】
一、书法的内涵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摘自百度百科书法的定义)
另: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可以称之为书法的,不是随便写写字就是书法,未经训练的字也不能成为个人风格。
二、关于写字的审美观
每个人的审美观是有所不同的,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我们对美的认知与感受是有差异的。但是,网络上(贴吧、最右、抖音为盛)某些签名设计帖以及各种毫无结构、胡乱连笔、随意出锋的字真的漂亮吗?(如下图)张牙舞爪的字不叫潇洒,笔顺不通、胡乱连笔的字不叫个性。
我们必须弄清楚一点,美,是一种让人看了心情愉悦的存在。美的类型繁多,欧阳修的
是险峻之美,颜真卿的是磅礴大气,赵孟頫的是妩媚动人……而秀“个性”的无异于东施效颦,除了丢人现眼,哗众取宠什么都不会剩。初学者当务之急就是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而提升审美最快的途径就是多欣赏好的作品(古帖)。在这里我附上适合初学者审美又能提升初学者审美的古帖。 楷书:欧阳询《 九成宮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 赵孟頫《汲黯传》《道德经》 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文征明《草堂十志》
行书:王羲之《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兰亭序》
三、练字需要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的方法:
1 / 4
练字笔记
1.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有走者也。”这是说楷、行、草书三者犹是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 再写行草书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2.先楷书,后求篆。有了楷书基础后,也可接着学隶篆。篆书和隶书的产生虽然早于楷书,但“书法备下正书”(苏轼语),意为楷书是各种字体中点画笔法最齐备的。练好楷书,打好了笔法基础功夫,隶书篆书就不难。
3.先点画,后结体,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间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在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因毛笔性软,其线条粗细、方圆、藏露、浓淡、枯湿、燥润变化十分丰富,而且还有中锋、侧锋用笔的不同,正确把握毛笔的用笔,须花很大的功夫,因而毛笔书法有“以用笔为上.”之说。而钢笔尖而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因而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点西、用笔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仍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西上更加扎实、娴熟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四、摹帖和临帖
临摹是两个动作,先摹后临。
摹就是我们常说的拿张纸盖在字帖上写,也叫描红;临就是拿张纸,把字帖放一旁,观察字帖后在纸上照着写。摹,这个过程是在得结构。临,在自己写的过程中体会笔法。 摹帖和临帖各有所长,效果各异,姜變《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草书易得市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者字帖,自己照着样子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馆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體学到手。“幕”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面。所以守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幕儿遍,有利于把攒结构。但摹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值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幕并用,相互补充。这里介绍一下练字的三个步骤。 1.读帖
读帖也就是观察字帖上的示范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读帖要求观察笔画长短,笔画之间的关系,笔画之间的连带,笔画的轻重,每一笔画落在米字格的哪个位置。 2.临帖
临帖要求把读帖观察到的重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用笔在另一在纸上尽量做到相似地写出字帖上的示范字。 3.背临
背临顾名思义,就是不看字帖,用脑海中记着的字形写到纸上。这要求对字帖相当熟练。
五、楷书的笔画
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由这八种笔画也衍生出较多的笔画,例如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竖有悬针竖与垂露竖之分。 下面给出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2 / 4
练字笔记
1.横画要写得平稳,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2.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3.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
4.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5.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3 / 4
练字笔记
6.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7. 竖钩写法是,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卧钩写法是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六、尾声
因本人水平有限,所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练字无捷径,看似是笨功夫无意义的临帖才是最聪明的举动。
2018年6月16日 H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