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工程设施对县级公路 交通安全的影响 口文/覃遵齐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县级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对交通工程设施设置中的诸多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县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工程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拥有量不 断增多,特别是我国的混合交通致使交通事故不断增 多。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减少特大道 路交通事故,以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已成为我国各 级交通部门注重加强解决的难题,因此道路交通安全任 重而道远。据社会调查,近6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县级 公路上特别是公路上。我国县级公路普遍存在以下问 题:危险路段路侧没有设置任何防护措施,或防护设施 强度严重不足;标志设置不合理,版面尺寸偏小,标志数 量不够;标线缺损,设置不规范等。通过对我国县级公路 视距不良。许多司机跨越中线驾驶而占用对方车道行 使,故多发生车辆对撞事故等等。究其原因:①还没有建 立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立制度;②由于资金和管 理等因素而被不作为者大量忽略。 1.2公路两侧护栏 目前我国县级公路的两侧防护设施由于资金和管 理等方面的原因,设置极不规范,或不设置或设置其防 护性能和可靠度均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特别是在 一些县级攀山公路回头线和急转弯段落应该设有钢性 防护栏的地方,却往往没有这些安全设施。我国常规设 的交通安全现状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县级公路交 通工程设施着手制定应对整治措施是今后公路部门的 一计的直墙式混凝土防撞护栏、间断布置的砌体防撞设 施、路侧警示桩等路侧防护设施都存在防护能力严重不 足的问题。 个工作重点之一。 1交通工程设施设置中诸多问题对行车安 全产生的隐患分析 1.1公路导向隔离设施 我国很多二级以下公路在一些路段应设置交通安 全设施的一般没有加以设置,故此,道路的转弯处或行 车断面变窄渐变段成为交通安全隐患点和事故多发点。 转弯的路段,因为没有中线隔离设施,加之在转弯部位 (1)设计截面型式不尽合理,无缓冲过渡消能设计 理念。作为一种刚性护栏,直立截面不能让走下行陡坡 失控车辆通过沿护栏延缓陡坡面爬升而消弱车的前冲 失控能量。在车辆与直墙护栏的碰撞过程中,由于刚性 直立护栏本身几乎不变形,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要由车辆 本身及车辆中的司乘人员来承受,这对保护驾驶员及其 成员的生命安全是十分不利的。 广东科技2们。’2总第25 期i185 f (2)设置的护栏的结构强度不足。首先由于护栏埋 设深度不足,造成其与路基的连接缺乏整体牢固性;其 次大部分是没有配置钢筋的素混凝±结构护栏,不但抗 拉、抗剪强度不足,而且混凝土受力也不能很好地沿护 栏纵向传递,致使护栏的材料强度和分布强度均不足, 间断布置的砖或片石砌体防撞块就更为严重。这种松散 的结构在车辆冲撞荷载的作用下,它的抗剪切强度和整 体性严重不足,会马上被冲断、冲散,不能对失控车辆进 行有效的保护。路侧警示桩结构非常单薄,一般采用低 标号混凝土,只配置小直径角筋和少量箍筋甚至不配 筋,而且其基础埋深很浅。同时,在车辆冲撞荷载的作用 下,它只能单体受力,因此,它的防护作用很弱,只能起 行车导向作用。甚堪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公路部门都将警 示桩作为一种防护设施在危险路段使用。 1.3公路交通标志 1.3.1标志缺乏或残缺 我国目前二级以下公路系统的交通标志的国家标 准不尽完善,并没有详细的指导实施细则,地方交通主 管部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实施体制和制度,严重存在着 随意性等问题。例如只在已进入小半径平曲线前设置 “急弯”警告标志和只在坡顶设置“下陡坡”的警告标志。 另外,一些标志设置不明显被树木遮挡等等,起不到提 前提示、警示作用。 1.3.2道路“行路权”分配标志和标志标线缺乏及配合不当 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安全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 在道路“行路权”分配上的严重模糊、不明确问题。例如, 无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理应必须用标志和标线来对交 叉口两个有行车冲突方向的道路给予“行路权”分配,即 对次干道的交通车辆要设置“停 或“让”的标志或标线, 从而保障主干道的交通在通过交叉口时具有“优先”通 行的权利,保障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可以明辨交通事故的 主次责任,激发行车人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意 识。标志标线缺乏配合或配合不当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如在进厂矿、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特别是学校门VI的路 段标志中心线应划虚线,但许多路段施划的却是实线, 186I广东科技 0’o 总第2 期 且未在适当位置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牌。 1.3-3公路进入城镇交通的车速限速标志缺乏 缺乏公路车速限速标志是目前二级以下公路交通 安全隐患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国省干道在进入城 镇区域之前,通常仅设有一处提示进入城镇的标志或只 有城建界标志牌而没有车速减速标志牌,未给驾驶员一 个较充分的减速思想准备,由于车辆进入城镇区域时车 速过高,易造成车辆与行人自行车、车辆与车辆相撞的 行车安全事故。 1.4地面交通标线 二级以下的公路路面状况在交通安全方面普遍存 在公路路面标线不清晰或老化而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公 路交叉口和进出口的地面标线普遍存在较严重的不规 范、不合理、不人性化的问题。由于长期中线和地面标线 不清晰,造成驾驶员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淡薄。如:超 越中线,随意进入对方车道行驶,非交通规范的超车等 引起车辆与车辆相撞,车辆与行人、白行车相撞等各种 交通安全事故。 1.5公路照明设施 公路照明是交通安全设施的一个内容,也是一个开 销费用相当高的项目。它主要应用于车流交汇多或有较 多干扰的地带,比如隧道、立交桥、交叉口,或者行人自 行车通道等。道路照明可以使驾驶员提高注意力和加强 安全事故防范。很多县级公路,在交叉口和行人较多的 乡镇地区,缺乏必要的道路照明,因此这些路段往往也 是事故多发地段。 2合理设置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弥补公路安 全缺陷对策 2.1公路连续降坡险要路段 在公路连续降坡险要路段,由于连续刹车车辆产生 热量会造成刹车失灵进而致使车辆失控,造成严重的行 车安全事故。陡坡路段首先要在合适路段点设置“下陡 坡”警告标志,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限速”、“禁 止超车”等禁令标志、减速标线和紧急避险辅路标志牌。 即在设计施工时应在一定行车路段内设置车辆失控应 急缓冲刹车浆砌陡坡辅路,且要求辅路表层铺设足够令 重车车辆拖底的碎石料,尽头设置1.5m厚、lm高的护 墙体,以防备重车车辆失控应急。 2.2线形不良、线形组合不良或视距不良路段 线形不良主要指急弯、陡坡:线形组合不良主要指 急弯和陡坡组合或相接;视距不良路段主要是指无法清 除障碍物的急弯和陡坡。急转弯路段首先要设置“急弯” 警告标志、视线诱导设施如线形诱导标、轮廓标,其次根 据路上车速、流量情况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禁令 标志。在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前适宜位置设置护栏,风景 旅游区公路适宜采用波形梁钢护栏或采用缆索护栏。 2.3交叉路口 交叉路口应明确设置双方向通行“优先权”的管理 控制标志设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交通量 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控制设施。在交叉口双方向交通量均 较大的情况下,应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通过交叉 口。同时,应完善标线的设置,包括双方向的停止线和交 叉口渠化标线;在双方向交通量差异较大的路口,可以 通过在交通量较小的路口设置“停车让行”标志或停止 线来确定主要交通量方向的行路优先权 控制支路的车 辆停车等待后再通过交叉口。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明确交 叉口“通行优先权”的分配,有效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 叉口交通事故的发生。 2.4道路照明 对于不安装照明设施的隐藏行车安全隐患公路路 段,路面中间应设置反光标线或反光道钉。司机将利用 车灯照射路面标线或道钉反射亮光的引导,安全行驶在 车道内。特别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趋成熟的今天,交 通部门对道路照明的实施更应该有一个新的正确的认 识,在决策设计阶段就应加以考虑,把该工作项目经费 纳入概预算。 3结束语 调查资料表明,有20%的交通事故与“路”有关。分 析总结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人、车、路、 环境等几个方面。无论公路等级如何低劣,也不足以导 致交通事故,但由于人的不当驾驶、空档溜坡、车辆超限 超载驾驶等,就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在当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打造路通人和的交通服务品牌”的宗旨要求 下,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必须从影响“路”的交通事故因素 去研究分析,提高公路等级。注重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质 量和工程实施质量,发挥其社会效益,尽可能地减少事 故发生的可能性,不断提高中国公路路网的安全运营情 况,竭力打造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交通支 撑。 参考文献: 【1]任福田,刘小明.论道路交通安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1. [2】包丽华,逯艳华,武泽峰.公路事故多发点改造与安全设 计【JJ.辽宁交通科技,2006,(2):7~8,28. (作者单位:张家界市武陵源交通局) 广东科技 。’。’ 总第 期l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