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 第40卷第3期 地下水 Ground water May.,2018 Vo1.40 N0.3 广东省英德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赵建军 (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800) [摘 要] 英德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自然环境脆弱,在降雨条件下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属地质灾害高发市。 本文在对英德市近10年来已发地质灾害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英德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进行 研究,结果表明:英德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岩溶地面塌陷等,影响因素主要有内部控制条件 和外部诱发因素两个方面,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明显,规律性较强,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产生时间基本同步,空间上 具有明显区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英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条件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184(2018)03—0108—02 Research on Geological Disaste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onditions in Yingde City,Guangdong Province ZHAO Jian—jun (Guangdong Provincial Chem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 5 1 0800,China) Abstract:Yingd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as a fragile natural environment.Geolog— ical disasters can easily be induced under rainfall conditions.It is a city with high geological risk.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past 1 0 years in Yingde City,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ditions,development charac— teristics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Yingde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types of geo— logical disasters in Yingde are collapse,landslide,debris flow and karst ground subsidence.The main factors are internal con— tro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inducing factors.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sasters is obvious,and the regularity is strong.It is basically synchronized with the time of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rainstorms,and has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pace.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Yingde. Key words:geological hazards;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conditions 英德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隶属于清远市,总 面积5 634 km ,为广东面积最大县级市。境内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雨量多集中4~9月,占全年的83.0%;其中4 ~害时空分布及特征的分析,充分掌握了英德市地质灾害的 发生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地部署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成功避让多起地质灾害,连续5年实现英德市地质灾 害“零伤亡”。 6月占全年的50.2%;年平均降水量1 906.2 mm,丰水 年最多达2 657.2 rain(1975年),枯水年最少为1 399.9 mm(1963年),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近1倍。境内地 貌形态主要有中山区、中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岩溶盆地 1 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据近10年英德市已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统计结果,英德 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 累计地质灾害点总数为280个,其中典型崩塌161个,滑坡 78个,泥石流3个,岩溶地面塌陷38个,分别占地质灾害总 数的57.5%、27.8%、1.1%、13.6%。以人为削坡造成的土 区及峰丛洼地区。区域资料显示,英德市经历了加里东、华 力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构造阶段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 壳运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断裂及岩浆岩侵入活动 都较突出;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下古生界(Pz )、泥盆系 (D)、石炭系(C)、侏罗系(J)、白垩系(K)、下第三系(E) 和第四系(Q)组成,地层条件较为复杂;英德市自然环境脆 弱,沟谷、水系发育,高、陡边坡众多,在降雨条件下极易诱 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东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质斜坡诱发的崩塌居多,其次为人为土质滑坡、岩溶地面塌 陷。英德市已发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6万元,潜在 经济损失12 695万元,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点46个,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作为英德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多年来对英德市 地质灾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调查,通过对英德市地质灾 [收稿日期]2017—08—09 [基金项目]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粤府(2016)86号];广东省英德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GDXCG2016—073) [作者简介] 赵建军(1983一),男,广东广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相关工作。 108 第4O卷 第3期 地下水 2018年5月 ;鼬奶 凯——— 署 5 O 5 0 5 0 5 0 5 0_ 2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对英德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 质灾害发生时间的统计显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大气强降雨 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德市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份,崩 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5—7 月,占参与统计地质灾害点数的72%(如图1),可见崩塌、滑 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灾害性暴雨产生的时间基 本同步,且具“集中并发”的致灾特点。 2.2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英德市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这与其 地质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从地形地貌角度托分析,英德市地质灾害多分布在中低 山、丘陵区,分布在中低山、丘陵区的地质灾害建卡点占全部 建卡点灾害总数的55%,而分布在中山区、平原区、岩溶盆地 区及峰丛洼地区的分别占1%、16%、15%和13%。 从工程地质岩组角度分析,层状较软变质岩组区为地质 灾害的高发区,有地质灾害点85处,占灾害点总数的30%; 其次是层状中~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区,有地质灾害 点6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24%;砂、砾石及粘土多层土体区, 有地质灾害点50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8%;层状较硬碎屑岩 组区,有地质灾害点39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4%;块状较硬 一坚硬侵入岩组区,有地质灾害点3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 13%;层状较软红层岩组区,仅发现有滑坡3处,占灾害点总 数的1%。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工程地质岩组中的风化土 层,有25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2%;发生在工程地质岩组中 的岩石层有23处,占灾害点总数的8%。 1 2 3 4 5 6 7 8 9 10 ll i2 图 、 ; #v { 例降 线地 线 雾蛰囊翁高 图1 已发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月降雨量关系曲线图 3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较多,可以归纳为内部控制条件和外 部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内部控制条件主要为:地形地貌、工 程地质岩组等.夕 部诱发因素主要为降雨、人类活动等。 3.1地形地貌 英德市四面环山,中低山广布,中山区海拔较高,交通不 便、无人或少人居住,人类工程活动相对较弱;可溶岩峰丛峡 谷地区,灰岩裸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溶地貌景观,峰丛林 立,河谷深切割,两侧高差约150~300 m;由于断裂构造切割 和破坏,在沟谷或山间盆地边缘常发育有悬崖峭壁,在长期 裸露于地表和表层岩层本身所具有的可溶性,常见悬崖上凸 下凹或崖顶竖立数米~数十米小岩峰,这些地段遇雷暴 震动或久旱后遇大一暴雨雨水冲刷,悬岩、小岩峰在自身重 力作用下失去平衡,发生崩塌或滑坡地质灾害,据调查,全市 受岩块滚落或坠落灾害威胁的自然村有20余个。中低山、 丘陵区,人口较多,民房依山而建,对山体进行开挖,形成大 量高、陡边坡,对原有地形地貌改变较大,大大改变了原有地 质环境条件,且大多坡体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在雨水作用 下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平原及盆地尽管人口众多, 但建房及修建公路几乎不用削坡拓宽地基,故对原地形地貌 改变不大,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致灾可能性小。 3.2工程地质岩组 不同的工程地质岩组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具有显著差 异 ,英德市工程地质岩组主要有层状较软变质岩组,层状 中一强岩溶化较硬碳酸盐类岩组,砂、砾石及粘土多层土体 岩组、层状较硬碎屑岩组、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组,层状较 软红层岩组;据调查统计,英德市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工程 地质岩组为层状较软变质岩组,层状中~强岩溶化较硬碳酸 盐类岩组,砂、砾石及粘土多层土体岩组区,发生在以上工程 地质岩组区的地灾点占总数的72%。 3.3 降雨 英德市年平均降水量1 906.2 mm,其中月降雨量在200 mm以上,尤其是日降雨量60 mm以上的地段是地质灾害多 发地段。从已发地质灾害点的建卡点统计资料,在这个降雨 量地段发生的灾害点占本区地质灾害点总数的85%,降雨与 强降雨是诱发本区地质灾害主要外界因素之一。 3.4人类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关系非常密切 ,从英德 市地质灾害分布来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最 重要的外在因素,人为因素形成灾害点数占灾害点总数的 43%,主要分布在城镇、村庄、学校、交通沿线、矿山和农林水 电工程附近。这些地段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人工削坡数量 大,岩土体原有稳定性被破坏,形成大量不稳定斜坡,当遇到 灾害性天气时,易形成地质灾害。因此,人类工程活动是本 区致灾的主要诱发因素,表现出人类工程活动强的区域地质 灾害多发。 4 结语 英德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明显,规律性较强,对其 成因的分析,对英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有裨益。但英德 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自然属性与人为不确定因素较多,导 致区内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因此地质灾害应以预防为主,加 强领导,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地灾防治制度,加强地质灾害科 普宣传,提高防灾意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明军,王邦贤.浙江省泰顺县地质灾害成因及分布特征浅析 [J].地下水.2017.39(1):148—150. [2]毛正君,倪万魁,杨晓华,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l1.31(3):245—250. [3]闻绍毅,李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J].地质与资源.2O14.23(3):296—300.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