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试题(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瘫痪(tān huàn) 侍弄(shì) 翻来覆去(fù) ....B.诀别(jué) 憔悴(cuì) 仿膳(shàn) ...C.豌豆(wān) 絮絮叨叨(dao) 砸碎(suì) ...D.整宿(xiǔ) 劲头(jìn) 央求(yàng)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①⑤②④③ B.①⑤④③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②③①④

4.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请说出你的想法并说明原因。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0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6.选文“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一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7.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抓”为什么用得好。

8.谈谈你对选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9.“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说明了什么?

10.“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7题。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地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

两个字。

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她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 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合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11.选文第③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12.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1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14.请简要回答选文第⑮段画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5.选文中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16.“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

三、综合运用

17.假设你应邀参与策划学校在5月19日开展的“爱心助残日”活动,请你: ①为活动会场撰写一条宣传标语(以“平等关爱”为主题)。

②为活动设计一项有新意的具体内容(以“献爱心,送温暖”为主题)。

18.(淄博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创新是人的本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说,“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

B.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所展示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C.史铁生、铁凝、贾平凹、余秋雨……等作家,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厚重的文字,带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

D.我戴一个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19.(四川巴中中考)你所在的育英中学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

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 示例:主题班会

(2)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

(3)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中的“豌”应读wān。 2.(1)覆 (2)悴 (3)诀 3.(1)挡 (2)喜出望外 (3)热烈

4.作者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5.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6. “无常”的意思是变化不定。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突然”“猛地”。 7.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8.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会做出“傻事”,于是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此时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9.母亲全身心地照顾“我”,对于那些喜欢的花也无暇顾及。

10.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互依,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11.承上启下(过渡)。

1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13.“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14.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15.(1)坚强: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2)细心: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16.(1)线索。(2)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3)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 17.①示例1:用真诚温暖他们,用平等感动他们,把爱心献给他们。示例2:蓝天下有你有我,人生路携手同行。②示例1:我和父母开私家车接肢体残疾的同学到郊外去观赏风景,感受生活。示例2:陪某一聋哑同学愉快地度过他的生日。

18.C

解析:C项中有了“等”字,再用省略号多余,应删掉省略号。

19.答案示例:(1)主题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2)一丝轻柔的春风 吹走我的忧愁 一场甘甜的春雨 滋润我的心田 (3)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

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解析:题(1)设计活动形式时首先应明确该活动的主题、目标,从而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该活动形式应能够体现活动的主题或内容。题(2)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前后的语句,注意结构一致,此外还要注意语意要准确,能够揭示“母爱”的内涵。题(3)首先要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再进行个性化表达。表达时要注意:围绕主题,不偏离;观点鲜明,不模糊;理由充分,不生硬;符合要求,不遗漏。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很少有人清楚母亲的生日”,感想则要围绕此主题展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