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三(湖北武汉专用)

2020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三(湖北武汉专用)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20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三(湖北武汉专用)

(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物理量:海水的密度ρ=1×103Kg/m3 C水=4.2×103J/(kg℃) g=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温瑞塘河上,美丽的山丘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小孔成像 2.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用相同的力敲击,最左边水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主要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C.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D.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

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前后上升的气泡情景,图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8 页

A.甲图:纸盖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 B.乙图:(b)显示的是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景 C.丙图: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丙图:水的沸点是98℃,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召开,我国健儿积极备战。如图是高台跳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在即将到达赛道底部时,他双膝弯曲,使劲一蹬,顺势跃向空中。为减小空气阻力影响,他上身前倾,双臂后摆,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向前滑翔。有关滑雪中的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撬底部是光滑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便于运动员滑得更快

B.运动员使用撑杆向后用力撑地增大下滑速度,目的是为了增大惯性,从而利用惯性跳得更远 C.整个身体就像一架飞机,是利用空气的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获得升力 D.雪撬板有较大面积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员脚对雪道的压力

6.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 2 页 共 8 页

B.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 C.由甲、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由甲、丙两图不能得到探究结论,也不能比较出小桌的压力作用效果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8.如图是运动员在做蹦床运动,他离开蹦床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在蹦床上,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到最高点时,运动员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B.下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 D.从刚接触蹦床至下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动能一直减小

9.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8 页

A.图中的两根进户线分别为火线和地线

B.该家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C.该家庭一共用电123.4kWh

D.当电路中发生漏电时空气开关会起到保护作用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 S2,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11.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如图所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实验中,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12.定值电阻R1、R2和滑动变阻器R3接入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2:1,电流表的示数I1=1A;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压表

第 4 页 共 8 页

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2:5。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3:1.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为4.5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压为10V

B.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位于a点时,R3消耗的功率为8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4Ω

D.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2W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21.(3分)居家上课,主动学会科学防控,我们及时监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有一盒口服用药的说明书写到:【用法用量】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服,小儿依据体重服药,小儿一天30mg/kg,分2次服用。每袋药剂量为0.16g,共12袋。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16kg,则此盒药小孩 天内能用完。

14.(3分)如图甲是学校重大活动时常用的伸缩隔离柱。均质底座呈圆盘形,厚度不计,正中有一立柱杆身,顶端伸缩头中有可收宿的布带,内部有弹性装置固定,松手后布带会自动收回伸缩头中。其模型结构如图乙,A为伸缩头固定位置,B为杆身和底座连接处(杆身直径和布带宽度不计,除底座外其余部件质量均不计),AB长75cm,底座直径30cm,标配底座质量4.5kg,收缩布带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第 5 页 共 8 页

(1)将图甲中的收缩布带向右拉出时,可将隔离柱整体看成是一根杠杆,请在乙图上画出隔离柱受到的拉力和拉力的力臂。

(2)在使用“标配底座”时,布带可承受的拉力为 N。

15.(4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1)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分析图象可知,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通过图象乙可知食用油的比容热为 J/(kg·℃)。

(2)实验完成之后,该同学又用电加热器给另外的A、B两杯液体加热,由测得的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如果A、B液体的质量相同,则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如果A、B液体是同种液体,则 液体的质量较大。

16.(5分)小红同学制作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探头,进行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受到压强会向内发生凹陷。

第 6 页 共 8 页

(1)比较图2甲图和 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图2甲图和丙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 有关。 (3)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

①向溢水杯中注满水,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缓慢浸入水中直至刚好浸没,溢出的水全部流入量筒中,如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 N。

②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移(细线足够长:直至线成松弛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字母)。

A.一直变大 B.先不变后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7.(4 分)如图是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点燃蜡烛,眼睛从蜡烛 A 的这一侧可看到凸透镜里有两个像,你认为这两个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接着调整元件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有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若此时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再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光屏向 (填“ 左” 或“ 右” )移动才能又看到清晰的像。

18.(5 分)为了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 6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 8V 不变。

第 7 页 共 8 页

(1)为了完成实验,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 2V 时,电流表 示数为 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为 W。继续移动滑片, 使电压表指针刚好满偏,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Ω,理由是 。

19.(10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全长5.6km,隧道由33节180米长、11.4米高的沉管和“最终接头”组成.33节沉管已经全部成功安装,只剩E29和E30之间留有十多米的空隙,这就是“最终接头”的位置.“最终接头”质量约为6.0×106kg,体积约4×103m3,虽然和之前的沉管相比小了很多倍,但入水后受洋流、浮动等因素影响,姿态会发生变化,安全平稳地把接头吊装到约30m深的海底是十分艰难的过程,记者在现场看到,“最终接头”由面积约2.5×103m2吊装船吊装(如图),通过系列平衡调整,从上午9时开始“最终接头”从距离水面约18m高处匀速下放,9时15分开始入水,9时30分刚好全部没入水中,12时16分40秒“最终接头”下沉到位,此过程中吊装起重机的机械效率约为80%.(ρ海水取1.0×103kg/m3)问:

(1)“最终接头”在空中下放过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2)“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后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大? (3)“最终接头”浸没水中后,吊装船的吃水深度变化了多少? (4)“最终接头”在水中下放过程中,吊装起重机输出功率是多少?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