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的练习十八第8~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8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复习导入】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8= 8×6= 8×8=
3×8= 7×7= 4×8=
5×8= 6×7= 8×3+8=
4×8+4= 6×8-8= 8×8-8=
2.写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3.背8的乘法口诀。
4.根据口诀表,写出乘法表。
3
5.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学生动手摆卡片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2)第一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学生动手摆学具后,说说怎样摆?
【进行新课】
知识点 8的乘法口诀
1.完成课本第77页第8题。
教师制作算式卡片,指名学生随机抽取,并让全班同学进行抢答。
2.完成课本第77页第9题。
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3.完成课本第77页第10题。3组中每组人数为多少?共有多少人?如何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77页第11题。5×8+8运用哪句口诀计算?为什么?教师引导找出规律,再计算。
5.完成课本第77页第12题。
(1)先在电脑中出示餐桌图,让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
指名学生说图意。(有四张桌子,前三张每张坐8个人,最后一张坐着四个人)
电脑中出现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能讨论两种方案:
①8×3+4=28
②8×4-4=28
引导学生说清这两种方法所表示的意义。(第一种方法是先算前三桌的人数,再加上第四桌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四张桌子够坐多少个人,然后减去4个空桌位)应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题,然后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
一共够坐多少个人?
还可以再坐几个人?
……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有意思的问题,并及时要求解答。
【课堂作业】
1.填空。
2.找规律填数。
(1)7,14,21,( ),( ),( ),( )。
(2)8,16,24,( ),( ),( ),( )。
3.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4.猜一猜。
有一篮鸡蛋,比60个多,比70个少,摆放在纸箱里,摆的排数和每排的个数同样多,这篮鸡蛋有多少个?
答案:1.8 8 4 8
2.(1)28 35 42 49
(2)32 40 48 56
3.5×8=40(个)
4.64个
【课堂小结】
提问:你们能提出生活中遇到的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小结:我们已能将8的口诀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但还不是很熟练,以后要进一步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十九。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找出表中的规律和记忆口诀的规律,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
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所发现的条件内容简单板书,避免其他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记不清数据和题意。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从为学生服务这个观念入手。
二十一世纪从哪年开始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199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00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01年。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